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B >> bai >> 白居易 >> 正文

 

白居易的政治与经济管理思想

白居易认为士(统治阶级)与农工商上下之间的利益要均衡,农工商互相之前的利益也要均衡,不能夺下以壅上,也不能厚此而薄彼,要有全局观念。“故王者平均其贵贱,调节其轻重,使百货流通,四民交利,然后上无乏用,而下亦阜安。”(《策林》十九)利作为一个常数,“若羡于上则耗于下也,有余于此则不足于彼也,”国君要适时调节四民之利,使之均衡。“谷帛者生于农也,器用者化于工也,财物者通于商也,钱刀者操于君也,君操其一,以节基三,三者和钧(均),非钱不可也。”(《策林》二十)
白居易提出的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均衡比传统的重农抑商观点要进步科学。因为它对全社会有好处,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希望,但当时的社会实际是调节失控。趋“农桑者劳而伤”,趋“游堕者逸而利”,“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结果是四野荒芜,“室如悬磬,人力罕施,而地利多郁。天时虚运,而岁功不成,”(《策林》十九)生产破坏,经济进一步恶化。白居易提出二条,首先要节欲于中,省用于外,这是根本的富民措施;其次要加大力度保护农业,减少农民的税收负担,使农业尽快恢复。现在是“籴甚贱,钱甚重”,粮食卖不上好价钱,“则伤农”,是其一。国家税收“失其本”,只要钱,不要农产品,使农产品进一步贬值(应该恢复唐初的租调实物政策),是其二。白居易认为,国家的一切利都出自农业(直接生产部门),是“本于 农桑而兴利”、“若不本于农桑而兴利者,虽圣人不能也。”(《策林》二十二)“不自地出”之利,都是“巧取于人”的“曲成之利”,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虚利。
举例来说,盐法之谋,榷酤之法,山海之利,关市之征,固然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从一个方面减轻了一下农民的负担,但是与商人争利的结果是商人完全可以把这一部分税收加入到成本中去,甚至加得更大一些,实际上受害的仍是农民。这利税加得越多,商人的利越多,农民受害越大,结果是“人心穷,王泽竭”,对生产越不利。“利穴开而罪梯构”,国家“但见其害不见其利”。这种利“日引月长”,农民就“日削而朘瘦”,所以,应该在盐铁专卖、榷酤之法、山海之利,关市之征上全面放开,使“利散于下,人逸而富”,如果利壅于上,则人劳而贫。
“君民一体,四海一家,人富则君能不足?子富父焉能贫?若夺其利财害生,若除其害则利生”,利害都要归于百姓的,这就如同囊漏于贮中一样,所以,只有减税,不重用计数之吏,不畜养聚敛之臣,避免侵削于下诛求于人,使利出一孔(即农民只向国家缴税,不接受任何额外摊派)。如果利出多孔,就容易伤农或伤工,“农伤则生业不专,人伤(工商业)则财用不足,不管是伤农伤工,甚贵或甚贱,以国家来说都是损伤,国家经济平稳运行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三)、国家要有力量调节商品流通
要做到“四人之利咸遂”,关键在于国家要有力量调节商品流通。他说“古者圣王在上,而下不冻馁者,何哉?非家至日见,衣之食之,盖能均其衣食之源也”。就是通过国家对商品流通的调节来满足人们的衣食需要,利用货币、谷帛、财物三者的相互轻重关系来调节流通。白居易认为“天之道无常,故岁有丰必有凶;地之利有限,故物有盈必有缩。圣王知其必然,于是作钱刀布帛之货,以时交易,以时敛散之。所以持丰济凶,用盈补缩,则衣食之费,谷帛之生,调而均之,不啻足矣。”他认为,“王者平均其贵贱,调节其重轻”,就会使“百货通流,四人交利”。“上无乏用,而下亦阜安”(《策林》十九)。他还强调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将对整个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他说:“平均调节”是“当今权节重轻”的关键,作为一国之君,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又说:“夫钱刀重则谷帛轻,谷帛轻则农桑困。故散钱以敛之,则下无弃谷遗帛矣。谷帛贵则财物贱,财物贱则工商劳。故散谷以收之,则下无废财弃物矣。敛散得其节,轻重便于时,则百货之价自平,四人之利咸遂,虽有圣智,未有易此而能理者也”(《策林》二十)。可见,他对货币的调节作用是非常重视的。
白居易在国家调节商品流通方面的思想贡献:
一年岁的丰歉固然能影响粮价的变动,粮价变动又影响百货价格的波动,传统的做法是散物以敛谷或散谷以敛物来平息物价变动,白居易提出了用货币来干预调节的思想,“谷帛者生于农也,器用者化于工也,财物者通于商也,钱刀者操于君也。君操其一,以节其三,三者和钧(均),非钱不可也。”增加了货币缓冲的因素。比如他建议“方今关辅大稔,诚国家散钱敛谷、防险备凶之时也”(《策林》二十)。就是提出在散物敛谷的同时,国家可以启动一批资金,来储积粮食,保护粮价。
二、国家的最高目的不是敛财于国,而是使“百货流通,四民交利”,这与管仲的思想大不相同。他认为,不管是农伤还是人伤(工商伤),对国家来说“其伤一也。”钱“或积于国府,或滞于私家”,减少了流通,对生产就不利,赋税征钱不征物,农民有物没有钱,使物价越来越低,等于赋税增加一倍,生产布帛粮食不能流通,就会影响生产,“布帛之价转贱,农桑之业转伤,十年之后,其弊甚于今日矣,非所谓平均调节之道也”(《策林》十九)。解决的办法是国家用货币手段灵活地调控市场,以促进物资的流动。
(四)、堵塞经济黑洞,杜绝官倒奸私
白居易认为对国家危害最大的经济漏洞主要有层层奢糜浪费和官倒二条。在《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里说:“君之静躁为人劳逸之本,君子奢俭为人贫富之源”,君“一肆共欲而下有以罹其殃”。为什么?因为“君好则臣为,上行则下效”,国君的奢侈消费品是从民间逐级征取来的,国君不能节俭,官吏就敢纵欲,百姓就会因此贫困,“君取其一,臣已取其百矣”。所谓“上开一源,下生百端者也”,而且“下成其私,其为害又十倍于前者”(《策要》二十一),国君不能节欲或省用,会影响整个官僚层的奢侈浪费作风,“盖所谓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实漏卮”(《策林》二十二),这个黑洞永远无法填补。
第二个是官倒,封建社会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采取盐铁官营、榷酤之法、山海之利、关市之征等手段,以聚敛财富,充实国用。但是盐铁使为了招来盐商,就采取多给盐和降低收帛标准的优惠政策来推销盐。这就造成 官倒和中饱的机会。在《盐商妇》一诗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白居易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白居易的政治与经济管理思想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白居易诗鉴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仙——白居易
    白居易【宿紫阁山北村】
    白居易【轻肥】
    白居易名篇【买花】赏析
    白居易名篇【上阳白发人】赏析
    白居易名篇【新丰折臂翁】赏析
    白居易名篇【红线毯】赏析
    白居易名篇【杜陵叟】赏析
    白居易名篇【缭绫】赏析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真实原因
    白居易名篇【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
    白居易名篇【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的初恋与长恨歌
    问刘十九 白居易
    感 鹤
    长恨歌
    白居易诗鉴赏 宿紫阁山北村
    有木诗八首选一首 白居易诗鉴赏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诗鉴赏
    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小传
    白居易的诗
    白居易名篇【卖炭翁】赏析
    白居易与《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名篇【天津桥】赏析
    后宫词 白居易
    白居易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白居易名篇【舟中读元九诗】赏析
    白居易名篇【放言五首】(其三)赏析
    白居易名篇【江楼夕望招客】赏析
    白居易名篇【春题湖上】赏析
    宦海中隐——浅论白居易的困惑和突围
    白居易名篇【大林寺桃花】赏析
    白居易名篇【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
    白居易名篇【问刘十九】赏析
    白居易生平简介
    白居易名篇【长恨歌】赏析
    白居易后人赴成都讨产权 228年古祠被
    白居易名篇【夜雪】赏析
    白居易名篇【暮江吟】赏析
    白居易名篇【江楼晚望景物鲜奇吟玩成
    白居易名篇【钱塘湖春行】赏析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别州民》
    白居易《池上》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名篇【采莲曲】赏析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草 白居易
    白居易生平事迹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闺怨词》
    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暮江吟》
    白居易《问刘十九》
    白居易遭“国学辣妹”恶搞侮辱 后人声
    白居易名篇【井底引银瓶】赏析
    白居易年谱简编
    白居易
    白居易手迹
    白居易詩選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的商州情结
    白居易饮酒
    清飚散芳馨:白居易九江花木咏
    白居易著作介绍
    《长恨歌》
    琵 琶 行
    《唐诗名篇赏析》【观刈麦】
    白居易 草
    江西东乡发现白居易后裔村 青山绿水风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问刘十九
    白居易 后宫词
    白居易生平与诗歌艺术
    白 居 易 评 传
    白居易著作及研究专著
    白 居 易 寓 洛 管 窥 照 片
    白居易洛阳履道坊故居考辩
    白 居 易 故 里 考
    《新唐书》白居易传
    长恨歌 白居易
    诗人白居易晚年私生活:沉迷声色
    白居易
    白居易与洛阳旅游
    日 本 白 居 易 研 究 概 况
    “醉吟先生”――白居易
    漫话白居易的诗品人品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
    读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试论白居易诗歌的医药学思想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解读白居易
    洛阳拟重开发白居易故居
    霓裳羽衣舞歌 白居易诗鉴赏
    问刘十九
    是谁在唐诗里非法占地?白居易?
    白居易诗中"情":《长恨歌》《琵琶行
    唐朝诗人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的自然情怀
    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
    白居易《长恨歌》[作品讲读]
    与白居易有染的苦情女诗人为何绝食而
    白居易小传
    白居易进长安
    白居易与茶诗
    观刈麦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后人声明与“老祖宗”专用权
    缭 绫 白居易诗鉴赏
    卖炭翁 白居易诗鉴赏
    井底引银瓶 白居易诗鉴赏
    秦吉了 白居易诗鉴赏
    轻 肥 白居易诗鉴赏
    采地黄者 白居易诗鉴赏
    歌 舞 白居易诗鉴赏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白居易诗鉴赏
    涧底松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名篇【湖亭望水】赏析
    寄唐生 白居易诗鉴赏
    题岳阳楼 白居易诗鉴赏
    买卖人口玩弄女性 白居易换三批家姬小
    观 稼 白居易诗鉴赏
    溪中早春 白居易诗鉴赏
    寓意诗(选一首) 白居易诗鉴赏
    初贬官过望秦岭 白居易诗鉴赏
    江南遇天宝乐叟 白居易诗鉴赏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诗鉴赏
    问刘十九 白居易诗鉴赏
    南湖早春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诗鉴赏 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杜陵叟 白居易诗鉴赏
    乐游园望 白居易诗鉴赏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诗鉴赏
    李都尉古剑 白居易诗鉴赏
    暮江吟 白居易诗鉴赏
    后宫词 白居易诗鉴赏
    邓州路中作 白居易诗鉴赏
    早 兴 白居易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诗鉴赏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白居易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诗鉴赏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
    采莲曲 白居易诗鉴赏
    杏园中枣树 白居易诗鉴赏
    感 情 白居易诗鉴赏
    画竹歌并引 白居易诗鉴赏
    刚正不阿造福于民的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白居易诗鉴赏
    池上早秋 白居易诗鉴赏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白居易诗鉴赏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诗鉴赏 开龙门八节滩石诗二首
    花非花 白居易诗鉴赏
    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 白居易诗鉴赏
    真娘墓 白居易诗鉴赏
    游悟真寺诗 白居易诗鉴赏
    夜 雪 白居易诗鉴赏
    晚秋夜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是怎么养生的
    竹枝词四首 白居易诗鉴赏
    魏王堤 白居易诗鉴赏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诗鉴赏
    惜牡丹花 白居易诗鉴赏
    望驿台 白居易诗鉴赏
    江楼月 白居易诗鉴赏
    村 夜 白居易诗鉴赏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诗鉴赏
    燕子楼 白居易诗鉴赏
    夜入瞿塘峡 白居易诗鉴赏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诗鉴赏
    江楼月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晚年的人生败笔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诗鉴赏
    南浦别 白居易诗鉴赏
    夜 筝 白居易诗鉴赏
    勤政楼西老柳 白居易诗鉴赏
    寒闺怨  白居易诗鉴赏
    杭州春望  白居易诗鉴赏
    秋雨夜眠  白居易诗鉴赏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诗鉴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诗鉴赏
    白云泉  白居易诗鉴赏
    蓝桥驿见元九诗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也不“居易”
    白居易—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
    白居易带病养生成寿星 因何独享天年?
    钱塘湖春行
    【赏析】卖炭翁
    琵琶行 译 文
    白居易与佛教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祖籍”——太谷阳邑
    宴 散 白居易诗鉴赏
    杨柳枝词  白居易诗鉴赏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