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行动。李先念率左支队向西行动,而我父亲当时被安排跟随王树声率少数部队掩护其他领导同志突围,结果这支小分队仅前进了一个晚上,就遇到了国民党部队的突袭,我父亲因此跟队伍失去了联系,只好化妆前行。
他一共走了36天,在冰天雪地深山老林间艰难跋涉。途中他遇到过一个大户人家,我父亲饥寒交迫,心想去讨些吃的。那是个地主家,我的父亲担心身份被识破,不过实在太饿,他想冒险试试。谁曾想,那个地主见我父亲衣衫褴褛的样子后,竟一针见血地问:“你是红军吧?”我父亲心里一惊,但转念想,反正已经被认出来了,干脆豁出去,就承认了。那个地主说了一句话:“唉,老天不长眼啊,怎么让你们吃了败仗呢!”原来,他见到红军救国救民,为了保家卫国流血牺牲,深受感动。他不仅没有泄露我父亲的身份,还让他吃了餐饱饭,又拿了一些干粮送他上路。我父亲当时很感动,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是恶人。所以,后来搞统一战线的时候,他对一些人士的态度非常客观。
父亲在前往陕北的途中还遇到过两次马匪。其中一次为了躲避马匪,他偷偷躲蹲在羊群里,披着一条羊皮毯,躲过了他们的追踪。还有一次,他远远就听见了马匪一路狂奔的声音,机智地躲在了路边的沟壑里,想不到马匪到了眼前就停了下来,父亲以为自己暴露了,这时他才发现旁边藏着一只小野兔。他看着小兔子,小兔子也看着他。他恍然大悟,原来那些马匪是来打兔子的,于是他朝小兔子身上丢了一块小石头,兔子惊得朝另一边跑了,那些马匪也扬鞭打马走了!(大笑)
记者:朱将军这一路充满了惊险和艰辛。
朱新春:是啊,他这样走了34天后到了兰州,要过黄河。当时国民党在桥上设置了关卡,就是为了拘捕走散的红军。这时有国民党的高级军官要过桥,身后跟着好多挑行李的人,那时我父亲的衣衫早就破烂不堪,很难被识别出来,于是他就佯装成挑夫,跟着这些人顺利地逃了出来。几天后,他终于抵达了延安。
在部队驻地门口,他被小战士拦了下来,人家不相信他是朱良才。他们在门口正说着,院子里二楼的窗户打开了,山东省军区司令员陈坊仁探出头来问怎么回事,他一眼就认出了我父亲。而我父亲在被接到屋子之后,马上就晕倒了。
[人物]
朱良才(1900——1989)湖南汝城人。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连党代表、军部秘书,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等战斗。长征中,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卫生部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西路军失败后,他只身一人,沿途乞讨36天返回陕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秘书长,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机智灵活的斗争,营救了大批革命志士和西路军失散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8年因伤病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撰写了《朱德的扁担》等回忆文章。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
[印象]
我与湖南有着深厚的情谊
当朱新春快步走进宴会厅的时候,记者一下子便认出了他。因为前不久,朋友给记者推荐了一部长篇历史小说《飞虎队》,而这部小说的作者就是朱新春。他曾经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办过一次签售会,可惜因为工作太忙,记者没能参加那次活动。但是记者却从相关报道中见到了朱新春的照片,而正是这张照片,帮助记者从众多将门之子中一下子认出了他。
对《飞虎队》这部小说感兴趣,是因为此前看过一些与飞虎队有关的纪录片,但没有人用文字描绘过这美国志愿飞行团。当记者穿过人群跟朱新春打招呼时,他略感意外,我提到了他的小说,这让他更觉得惊喜。
朱新春健谈,而且讲起来绘声绘色,很有感染力。他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历史。他说自己正准备将小说搬上银幕。“等这部戏开拍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去湖南,因为那里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战斗区域,我们与那里有着深厚的情谊!”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