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朱德和民主党派领导人(左起)李济深、张澜、沈钧儒在一起。
陈青山
访问时间:1985年7月31日 受访者:陈青山,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副政委。
朱总司令1963年那次到海南,是我和肖焕辉二人陪同他的。东路、中路、西路都走了。我记得突出的是:到处关心群众生活情况,不断询问生产情况。走东路经文昌时,吃过中饭,我请他休息一下,至少闭眼歇一歇,但朱总不休息,要我们谈情况。车行过处,沿途看到很多油棕。他问引种油棕的效益如何。我说,我们不懂行,技术未过关,引起的大都是人家淘汰的品种。他说,这很可惜,这样就是很大的浪费了。他叫我们带他去看种橡胶的情况。车过嘉积市(琼海县城),他叫停车。我请他到县委休息一下,但他不休息,叫下车。一下车,他就转入集市中去看了,我只好跟着。他逐一问价格,菜多少钱一斤?鱼、肉多少钱一斤?原来他是就地调查研究。他向群众打听,我在旁为他翻译。快离开集市的时候,他被群众认出来了,都说:“朱总司令来啦!”围上好些人。我有点着急,请他快走出集市。他说:“不要紧,别这么紧张嘛。”后来慢慢走出集市,上车继续前行。海南很穷,嘉积是当时比较富的地方了,朱总看了很高兴。这次给我的印象很深,朱总很关心群众生活。他又问我:“老陈,你知不知道长三个叶子的树(按指咖啡树)?”他看到掉在地上的橡子,说橡子可以打油。这都说明他知道的很多。 第二天到兴隆华侨农场。农场的同志请朱总喝咖啡。他不放糖。我说,不放糖苦,不好喝。他说:“你不懂,不放糖才好喝。”他很欣赏兴隆的咖啡。兴隆农场当时并不大,个把小时就可以看完了,但朱总看得很仔细,很认真,整整看了一上午。接着要看职工宿舍。他看到职工宿舍很不好,居住条件很差,还有“三代同堂”的。他就此提出了批评。他对兴隆的生产搞得不错比较满意,但对职工生活条件就作了批评,可见他是很实际的。 到榆林,住在军队的大院内。去了鹿回头。很关心历史文物。他问我苏东坡在榆林时住在哪里,要看苏东坡住过的地方。这可把我问住了。我说不知道。他要到落笔洞,我也不知落笔洞在何处,一下把我难住了。到了天涯海角,朱总很欣赏,在那里慢慢地散步,在海滩拣了贝壳。朱总在榆林住的时候,主要是休息。 从榆林回海口走中路,住在通什。朱总到105团去看望干部战士,了解部队生活情况。在那里,偶然看到几盆兰花。询问之下,知道是战士们在山上挖来栽种的。朱总对此很感兴趣,便带了几个人上山挖兰花,他自己也挖。在尖锋岭等处一共挖了一百多蔸兰花,带回海口,他亲自动手挑选。他把一部分留在海口;一部分带广州送给兰圃;一部分带回北京。 105团的一个营,原是琼崖纵队的底子。他问我,为什么长期坚持斗争的琼崖纵队只剩下一个营,连一个团也没留下。我当时不好详细回答。朱总知道“琼纵”能打仗,但有些人不了解,不重视,把“琼纵”看成只是游击队、散兵游勇,一次次整编,便从10个团缩编成6个团,以后又缩编为1个团,最后就只剩下1个营了。朱总认为琼崖纵队坚持斗争23年红旗不倒,现在只剩下一个营,很可惜。他对部队作了鼓励。 回到海口,稍事休息后,又向西路出发。在儋县看了那大农场,看了苏东坡庙(在长坡镇)。当时苏东坡庙很破旧,朱总看了以后,引起地方上的注意,修整了一下。苏东坡在那里教过书。儋县文化比较发达,那里的人能讲好几种方言,这可能同苏东坡在那里教过书有关。长坡镇一带的人,至今讲“苏东坡话”(按指四川话,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这很不简单。当然,东路文昌县的文化也是比较高的。朱总到那里,主要是看最老的橡胶园,这说明他是要对新老橡胶园作比较。一路上,朱总同我们谈了很多关于苏东坡的掌故。给我的印象是:朱总知识渊博,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 在同朱总的接触中,感到朱总很平易近人,毫无架子;很关心群众生活,到处搞调查研究;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严,不让我们为他搞大鱼大肉,也不要住太好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