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春,朱德勘察南泥湾。这是朱德同当地农民亲切交谈。
廖盖隆
我作为朱德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秘书,是在1955年12月到1961年上半年:开头一段是随朱德出访苏联、东欧、蒙古等七国,随后又为八大发言作准备;1957年7月起的4年我担任他的专职秘书。当时正当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因此我想谈谈朱德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重要贡献。 从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错误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寻找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如《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所指出:在那次探索中,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正确或比较正确的和错误或比较错误的两种趋向,朱德是站在正确的趋向方面的,他并且在党内出现“左”的错误时,不断地有所抵制。正因为这样,他同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林彪、江青、康生一伙反革命野心家诬蔑为“老右倾”。 那次探索开始时,毛泽东是正确趋向的集中代表。他在1956年4月所作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了同年9月中共八大制定的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正确路线的基本指导思想。他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但可惜的是,正如邓小平所说,毛泽东“左”的错误思想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发展,逐渐占了上风,压倒了党的指导思想中的正确趋向,使党、国家、人民和毛泽东自己从那时起,在将近20年内遭到了很大的不幸。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决议》在列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提出的重要思想观点之后,指出:“朱德同志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的多种经营的观点。” 当然,《决议》在这里提到的只是朱德最重要的思想、观点。所以有必要作一些解释和补充。以下我就所见所闻谈六点意见。 一是他主张建设社会主义要走群众路线,要加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他认为,无论是进行民主主义革命还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关键都是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这个中心思想,就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朱德选集》中。他在1943年7月发表的《我们有办法坚持到胜利》一文中说:“我们依靠群众。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我们依靠居民中的群众和军队中群众的力量,战胜了敌人,战胜了一切困难。我们没有别的本事,我们的本事就是同群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显然地,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我们就必然要失败。”(《朱德选集》第94页) 朱德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同样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他在中共八大的重要发言,题目就是《加强团结,建设社会主义》。他指出,根本的任务是要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发挥6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建设社会主义,为此就要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他认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6亿多人民;有相对来说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问题是要使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起来。这也就是朱德所说的问题是要:一、地尽其利;二、人尽其力;三、货尽其用。我们要从全局的角度出主意,想办法。 二是他主张要长期注意我们民族所特有的手工业,反对轻易地把手工业合作社变为国营工业,反对轻易地取消我们特有的出产土特产品的手工业。1956年,我国的各种手工业劳动者共有2000万人,这是我国经济建设战线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他认为,在流通领域也是同样,不要只有国营商业,没有合作商业和个体商业。可惜,朱德的这些重要意见没有被重视,而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更采取了相反的政策,搞“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要使资本主义所有制和个体私有制绝种,甚至企图急于向所谓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乃至向共产主义过渡。只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朱德的这些意见,才得到重视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朱德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朱德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重要贡献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