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即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驻在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原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任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同年9月11日,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副总指挥改称总司令,副总司令)。下辖第一一五、一二○、一二九师,全军共4.5万余人。1937年8月底至10月初,三个师先后由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进入晋东北、晋西北和晋东南抗日前线,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随后挺进新区,打击敌人,壮大自己,相继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和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华北敌后抗日战场。同时,还担负著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中共中央的任务。1938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在晋东南成立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简称“前指”),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副主任陆定一。1943年10月,八路军前指与第一二九师师部合并,仍沿用“前方总部”名义,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滕代远,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王稼祥从苏联回国后曾兼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王若飞、杨立三曾任八路军副参谋长,谭政曾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到1945年8月,八路军的三个师分别兼山东军区,晋绥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察冀军区,并曾组建了第一至第五纵队以及冀察热挺进军等,总兵力发展到60余万人。
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多次粉碎了日伪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和封锁。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对敌作战共10万余次,毙俘敌约137万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同时,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军事进攻。1947年3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朱德
(1886~1976) 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原名代珍,后曾改名建德,字玉阶。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