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63年4月20日,周恩来和薄一波同志陪同毛主席接见专业会议代表。
毛泽东同志一生为革命笃志嗜学,博览群书,深刻领会,指导实践,给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楷模,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许多同志都深深感到毛泽东同志的智慧和才能是过人的,这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说,一些看来很平常的成语或格言,经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解释、改造和发挥,从中发掘出深刻的哲理,就顿时增添了新的涵义和光泽。这使人们想起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中摘引黑格尔的一段话:“——正象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mào@①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我和许多同志一样早已听过读过,但不过是把它看作一句普通的寓言而已。当我听到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将这个古老的寓言加以提炼,引伸,才领会出它的深刻寓意。他以愚公的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大形象,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比作太行、王屋二山,激励大家团结起来为挖掉这两座大山奋斗到底。当年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早已被新时代的愚公推翻了,毛泽东同志发掘的这个古老寓言,今天仍然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启示和鼓励我们把横在实现四化征途上的重重障碍一一推倒,缔造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实事求是”这句普通的成语,在中国已经用了近两千年。毛泽东同志对它作了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他用这句成语教育干部,应当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这句成语,经毛泽东同志赋予深刻的现实意义,几十年来一直成为指导我党工作的极其重要的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申和确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正是以实事求是作为根本点的。
毛泽东同志曾经借用孟子的话“心之官则思”,来启发大家要善于运用思想器官进行思索,养成分析的习惯,学会分析的方法。他还题了“多想”二字,同全党同志共勉。记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面前摆着许多问题要去研究处理,毛泽东同志给大家出过一批题目,内政、外交各方面的都有,劝大家头脑里经常装着一些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出答案。那时,在毛泽东同志带领下,全党同志“开动机器”,深思熟虑,在实践中使许多问题相继得到了正确的处理。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坚决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同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的要“多想”、避免僵化和浮躁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正是由于违背正确的指导思想,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严重损失。记得在1959年4月党中央召开的上海会议之前,为了纠正已经察觉到的错误,毛泽东同志向全党连续发了四封《党内通信》,反对浮夸风等“左”的倾向;在上海会议上,又着重议论了多谋善断、留有余地等问题。毛泽东同志提出,希望大家看看《三国志》中的郭嘉传。郭嘉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最初在袁绍部下,但他认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后经荀yù@②推荐,成为曹操的重要谋臣,追随左右,策谋帷幄,协助曹操南征北战,擒吕布,破袁绍,北伐乌桓,功绩卓著。郭嘉中年夭折,曹操非常惋惜,称道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郭嘉足智多谋,而曹操能够问计于郭嘉等谋臣,听取他们的意见,果断作出决策,这说明他是一个知人善用、多谋善断的人物。毛泽东同志介绍大家看郭嘉传,意思是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做事要多谋。他说,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就是为了断。他还说: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变计划。反对党内一些不良倾向,也要当机立断。这在今天,对于我们指导各方面的工作,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
(二)
毛泽东同志精心阅读马列的书,垂老不倦。他曾经建议把三十几部马列经典著作印成大字本,发给高级干部作为必读之书。他并且注重总结国际工人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是大家都熟知的。在这同时,他还经常阅读中国的古书,而且很讲究读书里的学问,从来不是无所谓地去读,而是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人民的事业联系起来,常常把书里可以借鉴的内容自然而贴切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