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喜欢独处。涉县129师司令部所在地赤岸村,两侧山峰高耸,村前一水淙淙,山风清凉地拂着人面。林彪从赤岸村出发,他自己多数时间骑在马上,少数时间骑得腿麻木了,下来步行。但无论骑马还是步行,他都沉默寡言,不理会同行的陈毅等其他高级将领,就那样一个人走着。他在想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战争的形势,在想七大后中央的人事变动,在想着山东战场。他非常明白,山东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1938年底,他到苏联治病后,罗荣桓和陈光代师长率115师师部和686团离开晋西,挺进山东。115师的老同志都习惯把686团称为“老六团”。老六团一直是红军的主力,到山东后仍然不负众望。翌年8月,天气炎热,把600多日寇包围在梁山。罗荣桓在一棵树下,一面不停地摇芭蕉扇子,一面了解战斗进程,自己成了诸葛亮,下达命令,指挥战斗,取得梁山大捷。1941年11月,行至留田,被数万日军合围。罗荣桓处变不惊,果断地采取“敌进我进”的策略,指挥部队向日军后方突围成功。山东分局和罗荣桓在山东开辟了大片解放区,又接收了东北军于学忠51军的防地,已经成为华北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老罗在山东干得好,毛泽东几次表扬。现在,向北可进军东北,向西可支援华北,向南可威逼南京。有了这一块基地,大大加强了我党我军在战后的地位。毛泽东曾说:“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下活了。……只有山东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毛主席对罗荣桓一向器重呀。
林彪对这个即将施展自己军事才能的战场还有些陌生,还有些隔膜,平生未去过山东,地形地物均不熟悉。但他觉得我军打蒋介石的部队还是有信心的。我军敢同日军打,还不敢同蒋军打吗?他想,无论在新战场、还是老战场,都要按照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决不浪打,养精蓄锐,以多胜少。令原派往中南和华东的部队和干部立即折向东北。他想,去的人级别不低,两个书记处书记,可见东北在中央心目中的筹码是多么重。东北是富庶之地,丰沃粮仓,大工业基地,背靠苏联和外蒙古,我党同国民党争夺东北,对中国革命有着决定意义,可以作为中国革命的大后方,大根据地。有了东北,我党我军进退有据,中国革命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了。
东北战略意义重大,东北战场诱惑人啊。那真是一个可以纵横捭阖施展才干的广阔天地,他羡慕彭真有这么一个好机遇。毛主席对彭真信任呀,他去重庆,还把彭真增补为书记处书记。9月19日,刘少奇主持政治局会议,通过《目前任务和战略布置》的指示也发给了他:“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最重要的是此电改变了他的去向,决定山东局改为华东局,陈毅、饶漱石到山东,另外成立冀热辽中央局,李富春任书记,扩大冀热辽军区,由林彪任司令员。不到山东去了,到东北的大门冀热辽去。
即将纵横冀热辽疆场的林彪内心激动,兴奋不已,他愿意到冀热辽,到东北,到世界瞩目的热点去大显身手。那一带现在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国共两党都铆足了劲儿,调兵遣将,争夺冀热辽和东北。鹿死谁手,一时成为中国的最大热点、最大悬念。美国人出于同苏联争夺势力范围的目的,不甘心让东北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给蒋介石出主意,鼓动蒋介石派精锐部队据说,胡宗南部3个军,先头已抵灵石、介休。孙连仲部先头部队40军已抵达新乡,后续约三四个军,已集结郑州。汤恩伯亦有沿津浦路北进的消息。目的都是抢占冀热辽和东北这块肥肉。现在彭真、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