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对胡耀邦说,你跟我走,到部队做政治工作,那里有仗可打,可以有一番作为。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的乞降诏书由天皇本人亲自广播。这天下午,盟国广播都宣布了日本天皇已下诏投降的消息。消息传到重庆,重庆市民欢呼雀跃,举行了胜利大游行。消息传到延安时,中央军委总部正在召开会议。会议室里的人们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兴奋地跑了出来,尽情欢呼。
晚上,延安举行了有几万人参加的火炬欢庆游行。城里城外,火把成龙。人们纷纷寻找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偏偏延安是一个缺少柴禾的地方,哪里来那么多的火把?兴高采烈的人们居然把自己生产的草帘子也翻出来,点着了就跑。
副总参谋长叶剑英看见后大叫:你们干什么?把好东西都烧掉了!
在叶剑英身边,胡耀邦也加入了欢乐的人群。
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决定加快建设巩固的根据地,要向各战略区派遣大批干部,号召中央机关的干部们自愿报名。胡耀邦马上向叶剑英表明了自己的愿望:想到前线去。
在此之前,林彪从苏联养病回到延安,住在王家坪,离胡耀邦的住所很近。胡耀邦有一次见到了抗大老校长林彪,向他征求对自己今后工作的意见。林彪积极主张胡耀邦上前线去打仗,并表示希望胡耀邦跟随他到前线去。他说,你跟我走,到部队做政治工作,那里有仗可打,可以有一番作为。林彪的话更加坚定了胡耀邦的信念。
胡耀邦在军委组织部的部下也纷纷报名要上前线,其中就有杨寿亭,他特别热切地期望上前线干一番事业。胡耀邦同意他的请求,并说,我们应该一起上前线,可是现在最好等一等,现在毛主席到重庆谈判去了,一切大事都在待定之中,等到毛主席从重庆回来了,我们一起去。
10月11日,毛泽东回到延安。得悉领袖安然返回,胡耀邦即向叶剑英提出了上前线的要求。叶剑英向毛泽东转达了胡耀邦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批准。
胡耀邦的请求被批准了。妻子李昭对他说,我下了决心,要和你一起上前线!胡耀邦也有这个想法。但是,难题也冒出来了。原来,李昭又怀孕了,已经临产。胡耀邦决心等妻子生下孩子以后再走。可是,难道让刚刚出生的孩子也去前线吗?
李昭的决心特别坚定。后来她这样回忆说:“胡耀邦要上前线,我也想去,因为一旦和耀邦分开,彼此就不知道死活,我希望和他在一起。至于孩子,打仗当然不能带孩子,我想,要把他放到当地的老乡家去。”
林彪的妻子叶群曾经鼓励李昭把孩子带到前线去。李昭对她说:“我没有奶,没有办法带孩子。”当时叶群刚生下女儿林豆豆不久,就对李昭说,她的奶水多,可以匀一点给就要降生的孩子,路上再找个有奶水的女同志就行了。
叶群的这番话使李昭很感动,但她没有接受这个意见。当时,赶往前线的军政将领把小孩子托付给陕北老乡是常事,胡耀邦和李昭都想到了这一点。在此前后,李昭经常对胡耀邦说:我希望到前方做一些工作,不希望关在屋子里当家属。这是我们说好了的,你一定要支持我。
在胡耀邦支持下,李昭找到同一个支部的陕甘宁青委书记李瑞山说,我生完孩子后,你帮我找个人吧。我要跟着胡耀邦上前线去,没办法带孩子,想把孩子送人抚养。
胡耀邦、李昭把刚生下的孩子送给了陕北人刘世昌,并吩咐他:日后要让娃念书。
1946年夏天,一个男婴在延安的窑洞里降生了。他没有名字,父母也没有打算给他起名字。他还没出生就注定了要送人,这名字大概就要和他的养父商量了。
孩子出生了,李昭又找到李瑞山,重提为孩子找人家的事。这回李瑞山认真了,马上张罗着办,找到了延安城里的城南供销社主任刘世昌。刘世昌是陕北人,妻子生过几个孩子,除了一个女儿,都夭折了。他一听是胡耀邦、李昭的儿子要送人,马上就答应了。
月子里的女人身体弱,胡耀邦决定等李昭出了月子再出发。这个月里,也好让李昭细心照料刚刚降生的孩子。生下孩子约40天左右,刘世昌来抱孩子。胡耀邦对他说:“我只有三个要求:一、要让娃讲卫生;二、要让娃念书;三、日后让娃自由恋爱。”
“好。”刘世昌都答应。
胡耀邦还提出了第四条:“给你的孩子要姓刘,就叫刘胡吧。”
胡耀邦又想了一下,觉得以“胡”为名实在罕见,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意见:“还是叫三点水的‘湖’字好,听起来像个名字。”
“行!”刘世昌答应了。刘湖的名字就这样确定了。
临走前,刘世昌对胡耀邦、李昭夫妇说,你们就要上路了,路上会遇到许多难处。我还有一点积攒,就给你们一点钱吧。
胡耀邦说,我们都是革命军队的人,不讲这个。你的钱也不多,今后要用的地方多着呢。
刘世昌抱着刘湖回到了家。
刚生下的孩子送人了,身边惟一的孩子胡德平怎么办呢?胡耀邦和李昭商量,把胡德平交给警卫员林汉成照料。他们的想法是,只要孩子活下来了,有一个单位管着就行了。当时去前方的干部们,几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