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和内战政策,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解放区和武装力量,继续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但蒋介石集团的这种政策,在国内遭到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以及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国民党军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西南、西北大后方,运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完成其他各项内战准备也需要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集团不得不采取两手政策:一面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企图诱使中共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并取得进行战争准备所需要的时间;一面调兵遣将,积极部署内战,为争取和平民主,揭露蒋介石阴谋,毛泽东主席等于8月28日亲赴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定了会谈纪要。1946年1月10日,又发布了停战令。1月30日,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随后,国民党政府即破坏停战令和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自1946年3月起,首先向东北发动大规模进攻。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对蒋介石的内战阴谋保持高度警惕,领导解放区军民从各个方面做了应付内战的准备,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据此调整了战略部署,撤出处在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下的南方各抗日根据地的部队;从各解放区抽调11万多人的部队和2万多名干部进军东北,开创东北根据地,各大战略区部队进行整编,全军共组成27个野战纵队(含相当于纵队的师)另6个野战旅、14个炮兵团,全部野战军60余万人,另有地方军及后方机关66万余人,民兵220万余人,从组织上实现了以游击战为主向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对国民党军的进攻和停战后的蚕食、袭扰,进行了自卫还击,共争取起义和歼灭国民党军54万余人,保卫了解放区。同时,解放区开始了土地制度的改革,积极发展生产,使解放军的后方渐趋巩固。
1946年6月下旬,由美国政府支持的蒋介石集团在自认为内战准备已经就绪后,便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对解放区的大规模进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面展开。蒋介石凭借430万军队和优势装备,采取全面进攻,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在3至6个月内首先消灭关内解放军,尔后消灭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军在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按照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依托解放区实行内线作战,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经过8个月作战,解放军虽放弃了105座城市,但歼灭国民党军71万余人。国民党军被迫放弃了全面进攻,而于1947年3月改取“重点进攻”,并将进攻重点置于山东解放区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陕北解放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解放军在陕北和山东战场继续实行防御作战,拖住并逐批歼灭进攻之国民党军;而在东北、晋察冀、豫北、晋南各战场展开反攻作战。3月19日,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随后,中共中央决定,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朱德,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进入晋察冀地区,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解放军在3至6月的4个月内,又歼灭国民党军40余万人,连同前8个月共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余人,俘将级军官202名。
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内线作战,总兵力已由127万人发展到195万人。国民党军总兵力则由430万人下降到373万人,士气急剧下降。随著军事上的失利,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经济上也陷入了困境。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科学分析战争形势,确定第二年战略方针是:抓住国民党军主力已陷入解放区腹地,后方十分空虚的有利时机,举行全国性的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以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钳制和歼灭敌人,收复失地。据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于1947年7月至9月大举出击,在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机动作战,经略中原。为配合这一战略行动,西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分别在陕北和山东战场上积极作战,钳制当面的国民党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晋察冀野战军和东北民主联军(19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毛泽东,肖克,王震,贺龙,关向英,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