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M >> mao >> 毛泽东 >> 正文

 

从几件遗物看毛泽东的生活消费观

 毛泽东一生注重节俭,提倡艰苦奋斗。从他留下的部分生活遗物中,可以看出一代伟人严格自律、崇尚节俭、公私分明的消费观。

  韶山毛泽东遗物馆所陈列的文物中,有一份毛泽东上交国库的礼品清单。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公务往来之际,常常收到很多礼品,有人曾劝他把一些礼品留下来自己使用,他说:“不行,这是送给国家主席的,如果我不是国家主席,就不会有人给我送礼了,如果你当了国家主席,他们也会送你的。”毛泽东总是嘱咐工作人员将这些名贵礼品一一造册,上交国库。在他看来,那种利用个人特殊身份、地位享受特殊消费和服务,公私不分、营私舞弊的做法是与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的。

  在一般人眼中,毛泽东外出视察工作,属于公务性质,完全可以由当地免费接待。但事实上,每次外出,他不愿意加重地方政府为他提供生活消费的负担。因此,能带的日常生活用品他都会带着,大到毛巾被,小到牙刷、火柴……。吃饭付粮票,住宿他同样付给费用。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的毛泽东生活账本中还保存有他在武汉付洗衣费的记录。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两条基本原则:凡首长需要的一切东西,托当地办的,必须货款两清,对方不要钱,就不收东西;不得用任何名义向地方要东西不付钱。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得知身边工作人员收了一些水果、茶叶、丝绸等土特产,随即将时任江西省副省长的汪东兴召上庐山,指示道:“你回来吧,主管第一办公室。你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风!”毛泽东根据那份材料统计的情况,决定凡身边工作人员收受的土特产一律作价,从他的稿费中向有关省市退赔,共计3万多元。如今,退赔清单还在韶山完好地保存着。

  抽烟是毛泽东的嗜好,但他从不抽“公家烟”。上世纪60年代,有工作人员打听到国外有种烟嘴能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便委托外交部购买了两打。生活管理员想在招待费中报销这笔开支,毛泽东坚决反对,要求从自己的稿费中开支。购买烟嘴时外交部开具的往来款项结算通知书,同样在韶山完好地保存着。

  毛泽东曾说:“中国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检点,随随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县长们都可以吃了拿了。那这个国家还怎么治理呢?”毛泽东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一言一行无不表现出清正廉洁和公私分明。

  毛泽东很重视对自己家庭生活开支的管理,要求管理员对开支的每一分钱都要有账可查,生活消费要注意量入为出。

  在韶山保存的毛泽东遗物中,有上世纪50年代初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生活管理员制作的生活费收支表42份、日常杂费开支账4本、食品开支账3本、粮食账2本、物品分类账1本,以及衣袜鞋帽分类登记账1本、处理食品款登记账1本、药费账1本、缴纳党费账簿1本。透过账目中一笔笔详细的记载,可以看出毛泽东一家是在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如专门记载日用消费品的日常杂费开支账,其中就包括毛泽东购书,孩子的衣物、生活用品,老家亲友来访在京的花销、往返路费等等的花费。一旦知道收支出现不平衡、钱不够用时,毛泽东就找来工作人员询问查对,叮嘱注意节约。

  1955年,政府实行薪金制以后,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拟过一个《首长薪金使用范围、管理办法及计划》。毛泽东在得知计划中一天3元的伙食费还包括招待费后,才签字同意。月计划所列的主要月开支中,主食450元、副食品120元、日用开销15元、加上杂支零用18元,共计603元。毛泽东的工资原来是610元,进入困难时期后他带头把自己的工资降为404.80元,江青的工资是243元,共计647.80元。不难看出,毛泽东一家的生活开支与毛泽东和江青工资的总和基本相当。

 生活消费中,毛泽东对条件允许情况下的适当享受并不抵制,主张合理地消费,对于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新式日用消费品,他也乐于接受。只是毛泽东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习惯难以改变。

  熟悉毛泽东的人都知道他习惯穿长筒线袜,这是一种老式袜子,袜统长及膝盖。上世纪60年代,尼龙袜开始在中国流行,对于这种新生事物,毛泽东一开始也并不拒绝,他让身边工作人员也为他买了几双尼龙袜,但穿过几次之后觉得脚发烧,不肯再穿。牙膏是极为普通的日用消费品,但毛泽东小时候用的是一种土制的“牙粉”。在韶山毛泽东故居的厨房墙壁上,还可以看到一个用来装牙粉的竹筒。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渐渐地好起来,牙膏也走入寻常百姓家,可是,毛泽东仍然习惯用牙粉。李银有一次忍不住对他说:“主席,现在大家都不用牙粉了,您以后也用牙膏吧!”毛泽东笑答:“我不反对你们用牙膏,生产出来就是为了用嘛。不消费还能发展吗?不过,牙粉也可以用嘛。我在延安用的就是牙粉,我已经习惯了!”

  毛泽东日常生活消费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重精神追求,轻物质享受。在读书、听戏等精神追求方面的开支,他从不吝惜,但物质生活方面的开支能省则省。

  毛泽东酷爱读书,到了晚年,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每天读书。平装小字本的书戴高度数的眼镜都无法看了,他就借助于放大镜。后来,用放大镜看书都十分吃力了,他就请工作人员用自己的稿费把书印成平装大字本或线装大字本来阅读。

  工作繁忙之余,毛泽东十分喜欢听戏,把欣赏戏曲和音乐当作一种休憩方式。为此,毛泽东购买、收集了大量磁带、唱片,其中不仅有很多中国戏曲和音乐,还有不少外国音乐作品。这在当时算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在物质享受方面,毛泽东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吃的、用的东西一直很简单、随意。他常说:“我现在吃四菜一汤就很好了,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中国人民都能过上我这样的生活,我就高兴了。”毛泽东喜欢吃糙米杂粮,特别喜欢吃玉米、红薯,尤其到了晚年,特别喜欢吃小时候在乡村吃过的东西。毛泽东喜欢吃鱼头,如果中南海打了大鱼,工作人员就去买来,留下鱼头,把鱼身子再卖给食堂。一般来说,如果没有重要客人,毛泽东日常吃得都很简单,有时工作人员建议加点菜,毛泽东这样回答:“我吃这个很好了,很多人还吃不饱饭哩。”在毛泽东生活账中有一份他69岁时的生日食谱。这天,他只吃了早餐,晚上仅吃了一缸子麦片粥。在穿着方面,工作人员曾劝他更换一双破袜子、一件旧衣服,他却说:“我们国家还很穷,发的布票很少,你不也穿着补丁衣服吗?我看还是节省点好,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正是这样,韶山毛泽东遗物馆才有了一件他穿了20多年、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的这种生活消费观念,渗透于他的生活遗物背后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例子中。从中深刻地体现了一代伟人的崇高风范,直到今天依然令人敬仰,感人至深。

  〔作者陈新征,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员,湖南韶山411301〕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毛泽东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从几件遗物看毛泽东的生活消费观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毛泽东林彪交恶的根由
    毛泽东个人资料
    各国对毛泽东的评价
    毛泽东晚年政治侧面:曾经须臾不离的
    共和国十大元帅:毛泽东点评独到,赞
    邓小平与毛远新之间“矛盾”的真相
    扑朔迷离:毛泽东和他的“8341”
    1964年后毛泽东为何对刘少奇越来越不
    毛泽东之前的五位总书记有烈士有叛徒
    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
    胡耀邦谈往事:比较毛泽东和邓小平
    毛泽东一生中几个重要的“9月9日”
    手下强将如云 毛泽东为何决战东北只重
    毛泽东评说历代帝王
    张宗逊上将与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的24个经典预言
    周恩来眼里的林彪与毛泽东
    两个大骂毛泽东的人:兼听则明
    1949年毛泽东为何没有下令进攻台湾?
    前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毛泽东外孙女出书披露毛泽东晚年外交
    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子“毛毛”1949年后
    毛泽东的10个儿女们
    国共抗战名将后代齐聚成都缅怀先辈
    红墙内毛泽东的普通生活
    林彪一封信 毛彭误解数十年
    邓小平、华国锋等在唐山地震时的反应
    毛泽东是怎样挑选秘书?
    抗战期间林彪和蒋介石曾有三次激烈的
    曾经轰动海外:红宝书《刘主席语录》
    毛泽东对百团大战不满:过早暴露了我
    王光美:庐山会议前后的毛泽东、彭德怀
    毛泽东的军事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毛泽东对接班人的打算:刘少奇第一邓
    毛泽东评《三国》:自比赵子龙,为曹
    蒋先云:毛泽东和蒋介石最喜欢的弟子
    从亲密到决裂:毛泽东与林彪九次冲突
    德前总理施密特谈毛泽东:外交立场克
    毛泽东为何尊重程潜
    毛泽东的孙辈亲人们
    毛泽东为何说叶挺是中共首任总司令
    毛泽东与杨开慧
    毛泽东延安遇刺客
    毛泽东和他的九弟毛泽连一家
    毛泽东后人生活状况:平民生活的酸甜
    天生不爱摸枪:毛泽东人生中唯一一次
    两人一见钟情 毛泽东与杨开慧试婚
    渐行渐远 七千人大会之后的毛泽东与刘
    毛泽东临终前给李敏留手势遗嘱成谜
    毛泽东为何说叶挺是“中共首任总司令
    毛泽东再婚后:得知杨开慧还在世深感
    毛岸青邵华撰文纪念毛泽东:彩云长在
    发展党员的特殊政策:经过长征的人可
    1969苏联大兵压境 在京高干率先疏散
    毛泽东简介
    晚年毛泽东听曲秘闻 工作人员谈秘密录
    毛泽东在延安两次“挨骂”的史实
    杨开慧第一次随毛泽东回婆家
    周恩来与邓小平战友情深
    薄一波撰文忆毛泽东同志二三事
    莫忘小平同志复出时的感言
    1966年十万人大会 陈毅为文革泼冷水始
    “毛泽东万岁”与妻女离散 是辉煌还是
    两见晚年毛泽东
    毛主席日常开支
    毛泽东的英语水平到底怎么样?
    毛泽东复电:停战签字必须推迟
    第五次反围剿
    邓小平南方谈话未见报的两句话
    毛泽东与叶飞上将
    毛泽东礼遇程潜
    毛泽东眼中的方志敏
    毛泽东评价陈独秀长子陈延年是不可多
    八路军
    邓小平伸出一个手指:裁军100万
    从邓小平受迫害时进行的思考说起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
    开国将帅们的“战创”知多少
    二顾牢房得良将:许世友为何一生都忠于
    许世友拳打毛泽东事件:差点被拉出去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婚姻大事
    有感于邓小平“中国不允许乱”!
    毛泽东与刘少奇在五七整风运动中的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毛泽东题“好好学习”的内幕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 ——毛泽东《沁园
    毛泽东之女李敏撰文回忆:长征路上的
    毛泽东的亲情世界:家世·家书·家风
    邓小平20年前画下房改“圈子” 中国房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
    父亲黄炎培与毛泽东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邓小平
    沁园春·雪
    只有几个月国民党员历史的上将张宗逊
    毛泽东
    秋收起义
    浪淘沙 北戴河/水调歌头
    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及其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介绍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方鼎英密谋带着部队去投降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