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站在了楼之巅
2008年初,南王北潘在中国房地产界掀起了一股大讨论:房价算不算高、会不会拐?万科董事长王石披挂上阵,说房价已临"拐点",SOHO董事长潘石屹应声跳起,还有人称"大炮"的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亦前来助阵,好一番论战。
28年前,也有一场关于房地产的大争论上演。这场争论可谓今日王潘之争的历史源头。
房:从商品"第一房"到房价收入比冠全球
1980年1月,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发表署名苏星的文章《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文章指出住宅是个人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商品化道路。一石激起千层浪。自此,关于住宅属性、房租等问题的研讨、争论在全国理论界和实务界轰轰烈烈地展开。
当北方人热衷于理论争鸣时,不太好这一口的南方人悄悄地进行了试验。这一年,同样为住房难大伤脑筋的深圳经济特区干了件未有先例之事:让特区房地产公司与香港妙丽集团合作,深圳出地,对方出钱,共同开发罗湖小区。一年后,中国第一个准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建成销售。这个小区是中国房地产业的一个"起点":住房商品化、按揭贷款、物业管理的起点。但土地还是政府划拨的,所以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品房。
全国的步伐显然没有深圳特区这么快。房改大讨论对低租金的种种弊端进行了"痛打落水狗"式的充分分析,作为结果,全国住房租金改革领导小组在1985年1月成立。一年后,住房租金改革领导小组升格为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1988年1月,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国人的翘首企盼下召开,提出了我国房改的整体构想,勾勒出我国政府新的城镇住房政策的轮廓,宣布将房改正式纳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分期分批推行。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
史家会记载:这年4月的一天,邓小平登上了北京城前三门一座高楼,鸟瞰四周灰旧低矮的建筑物,发表了如下观点:要考虑城市住宅分配的一系列政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住宅出售以后,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他老人家就这么画了个圈,20年来,人们解决住房问题还在这个圈子里转。
也是在这一年,新中国第一个土地以拍卖方式获得、房屋以按揭贷款形式销售的完全意义上的商品房小区--东晓花园在深圳竣工。单价每平方米1600元,上市即销售一空。
不巧,彼时严重的通货膨胀侵袭了中国。1988年的通货膨胀率达18.5%,比1986年高出12个百分点。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开始了,此后3年房改基本处于停顿状况。
真正吹响房改进军号是在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即23号文)明确指出,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此为标志,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随即,老百姓开始进入买房市场。
一个全新的市场--房地产市场从此在中国熊熊燃烧。顾云昌说,中国房地产这架巨型飞机之所以能一飞冲天,主要靠"两个发动机、一个燃料库"。一架发动机是房改,如果不是住房商品化,楼市就不会这么热;另一架发动机是土改,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允许使用权上市出让。燃料库则是个人住房贷款,没有金融支撑,老百姓就不能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住房梦。房改是个潘多拉魔盒,带来了房市繁荣、居住改善,也带来了房价扶摇直上。21世纪的头三年,全国房价年涨幅还在百分之三四,到了2004年,直线拉升到15%,上海、杭州、南京等热点城市的部分房价甚至在短短一年内翻一番。
宏观调控接踵而至。2005年3月至2006年间,"国八条"(《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国六条"(《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国十五条"(《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以及针对放贷的定向加息纷纷出台。就数字而言,全国房价平均涨幅下降到百分之七点几、百分之五点几。老百姓的感觉则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从2006年开始,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房价一飞冲天;到2007年,同比月涨幅在10%以上的城市比比皆是;中西部房价狂飙突进、东部房价强烈弹升,普涨行情逐月走高,全国房价已无可争辩地进入了新一轮上行通道。
是年末,地产大佬王石忍不住说话了:房价如此涨法让人"心惊肉跳"。据万科计算,目前中国的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达到了8.3,而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发达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一般在1.8~5.5之间,发展中国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在3~6之间。
有人援引数据反对:1998~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约9.1%,房价年增长8.2%,收入涨速快于房价。
看似客观的数据掩盖了基数问题:一套房子的总价基数远远超过中等家庭年收入基数(8倍以上),即便收入增幅真是略高于房价增幅,多挣的钱也远远赶不上房价涨,到头来免不了有"多收了三五斗"的感觉。长期以来,在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下,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积累匮乏。三五年前,因为凑不齐数十万首付,认为房子贵,缓一缓;现如今,储蓄是增加了,可今日之房价已不是昨日之房价,购房梦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遥远。
但楼市交投为何火热?透支消费、分配不均使然:20%的人掌握了大量财富,投资买房盛行,导致高房价、高成交的旺市掩盖了中等收入人群买不起房的现实。
地:从惊天"第一拍"到囤地资本化
岁末年初,最令房地产股"惊魂"的消息莫过于土地流标。自2007年底以来,"长三角土地市场骤然降温"的消息遍布媒体,最近3个月来,一些地块以底价成交,甚至流标。而半年前,各地"地王"层出不穷,天价地价的纪录不断刷新。
变化似在土地市场发生了。
20年前那个年底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