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
见证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卓琳向江泽民提出,要代邓小平去香港看一看。江泽民批准了,去香港时带上了卓琳。
在回归庆典上,特首董建华特意郑重介绍卓琳女士的一幕,曾引来全场掌声。董建华回忆说:“其实那不是‘临时起意’的,江泽民主席在庆典开始前对我特意做了嘱托。已故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为收回香港一锤定音,并设计出‘一国两制’这个史无前例的创举,遗憾的是他本人却不能亲自来到香港,见证荡涤屈辱的一刻。”他说,“我对卓琳的介绍中,寄托了港人对邓公的无限敬意及追思,也是希望透过卓琳聊慰邓公未竟的心愿。”
卓琳对此感觉非常欣慰:“我完成了老爷子的遗愿。”
1999年12月20日
见证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19日,时年83岁的卓琳随同江泽民主席专机抵达澳门,她身穿深色上衣,在女儿邓楠的搀扶下步下舷梯。在机场欢迎的各界人士心中不约而同地涌起了怀念邓小平之情。
1997年7月,她在香港亲眼看到了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变成现实。她再次成为澳门回归的见证人。
2005年11月19日
贺重庆小学60年庆
重庆人民小学建校60周年校庆,年届九十高龄的卓琳女士还亲笔写来贺信。卓琳女士与人民小学的渊源要追溯到1949年。那一年新中国刚成立,卓琳便带着孩子随刘伯承、邓小平的二野总部转战西南。当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她随邓小平来到山城,并居住下来。解放重庆后,干部都要下乡工作,为了照看孩子,孩子们被送到现在的重庆人民小学,由卓琳担任校长。卓琳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庆人民小学的首任校长,任期长达3年。卓琳女士在信上除了肯定50多年来学校继承传统、不断进取外,还对人民小学的师生们分别提出了“以爱立德、教书育人、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不骄不躁、勤奋学习、求真求新、全面发展”的希望。
2006年12月31日
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
香港金币总公司发行的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怀念邓小平纪念币面市。纪念币采用世界通行的勋章的样式,正面是不同时期的邓小平的风采,背面是邓小平夫人卓琳女士的亲笔题字:“永久的怀念!”
2007年4月
参加电视剧首播发布会
2007年4月在央视播出一部电视剧《商贾将军》。这部电视剧再现了卓琳父亲的传奇人生,主要文字素材是卓琳的姐姐浦代英撰写的传记文学《无悔的岁月》以及《宣威浦氏族谱》之“浦在廷公传”。卓琳出席了该剧首播发布会。
2008年5月15日
向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
得知四川地区发生地震的消息后,卓琳寝食不安,无时无刻不关注着灾害救援及灾民的生活状况,并积极发动家人为灾区捐款。几天内,卓琳的家人纷纷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2008年5月15日,卓琳老人又拿出自己积蓄多年的工资,准备全部捐给红十字会。令人感动的是,由于她的工资积蓄不足10万元,她还特地向家人筹措了部分资金,凑足10万元的整数,全部捐了出来。卓琳表示,为帮助灾民,她愿竭尽全力。
2008年12月18日
“小平小道”陈列馆开馆
卓琳发贺信
邓小平在“文革”期间的“下放”地——江西新建县“小平小道”陈列馆2008年12月18日开馆。卓琳发来贺信指出:邓小平在江西三年的思考,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的改革开放等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
卓琳在信中回忆说,在新建县的三年里,邓小平每天参加劳动,看书、看报、听广播,密切关注形势。参加劳动,与工人师傅们的朝夕相处,以及在江西一些地方的参观,使他了解了民众生产生活情况和当时社会的基本情况。
卓琳说,通过三年的观察,邓小平更加忧思国家的命运前途。通过三年的思考,他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这些,对于他复出不久即领导进行全面整顿,以及在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信中,卓琳还回忆了邓小平对江西怀有的特殊感情:1931年,邓小平率红七军到达崇义,这是他第一次踏上江西的土地。此后,邓小平传奇般的“三起三落”,有两次结缘江西。
她说,江西、南昌、新建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拖拉机厂工人师傅们的深情厚谊至今仍然温暖我们的心。而从“小平小道”上延伸出去的,则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