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已到了沈阳,在张作霖公馆开始办公。
10月份,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高岗又乘飞机从延安到邯郸,后经承德去了东北。此后,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李富春、李立三、林枫、王稼祥、王首道、谭政、古大存、陈郁等也陆续到达沈阳。共产党在东北已有了领导机关,东北局肩负重任。中央指示:掌握东北是当前党的最大任务,希望东北局能在两个半月内组织20万到30万能够作战的军队,在冀东屯集5万到10万军队,阻止蒋介石军队从陆路进入满洲。任务重大,异常艰巨,时间紧迫,时不我待,我党必须从陆路、水路两路挡住蒋军,才可在东北大有作为。中央电:“林彪很快到冀东,在林彪未到冀东之前,由程子华主持一切工作。”林彪看罢电报,眼睛瞅着远方,觉得中央这样用他就对了。他想,冀热辽在中央看来,目前为第一重要战略根据地,是战略枢纽。东北是第二战略根据地,华北、华中是第三战略根据地。退一万步说,我党我军即使把关内的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把冀热辽和东北拿到手,就是半壁江山。这是谁都看得清楚的。东北地区属富庶的重工业地区,是一整块地区,不是被分隔的小块根据地。战略资源都在东北,占有这一块,中国革命就等于胜利了一半。
毛泽东在“七大”会议上都讲过了嘛。濮阳一带,丛林尽染,斑驳如画。林彪想,中央把如此重要、如此重大的战略区交给了我,倚重之意,十分明确。他才38岁,统领几十万部队,在世界各国密切关注下,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干和军事谋略,很理想。
林彪走出小屋,到院中的一棵枣树下,枣树上结满了红宝石似的耀眼的大枣。他在小院里连发两电,一电,雄心勃勃报告延安:我们为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意图和任务,决定由此间经冀中、直到冀东,布置冀、热、辽一带的地方工作,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并准备训练军队、建设炮兵及布置战场。因此,我及萧劲光等,为争取时间起见,拟不到山东。
山东出征部队的转移,留守部队的组织,干部配备等问题,都请罗荣桓决定办理。二电,他再次表示了不负重托的决心,他担心蒋介石通过津浦路调兵,先我一步到达北宁路。他说:我们将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来完成中央所给之重大任务。山东北上部队和干部应迅速北去,先期开展群众工作和进行扩军,务望切实加以布置对津浦路的破路工作,最好立即执行。
除破除铁路外,必须挖坏路基。铁路好修,路基难补。我与萧劲光等现在濮阳军区,拟有日(即25日)动身,经冀南、冀中、冀东,需时月余可到。我们带有原北方局电台,请富春多带译电员去。9月25日,天忽降倾盆大雨,道路积水,泥泞不堪。在冀鲁豫军区邓克明21团的护送下,林彪冒雨骑马向冀南兼程进发。忽而山路崎岖,忽而沟壑横陈,忽而泥深路滑,豪雨不止。抢占东北。蒋介石的“国军”正在分兵奔袭北进,他骑在马上,一言不发,微微向前倾着身子,如同泥塑。他满脑子都是冀热辽那个战场,对暴雨如注全然不顾。滑县,秋雨淅淅沥沥,林彪一行人员在过津浦路时,突然打过来一阵乱枪。护送部队很快搞清了情况,是当地伪军捣乱。林彪让部队还击,其他人员继续前进。但没走多远,发现一匹马和马夫不见了,恰好这匹马的驮篓里放着林彪不到两岁的女儿,叶群着急地哭了。
林彪板着脸,命令部队马上返回去找。找了大半夜,在一片花生地里找到了驮篓,小女孩在里边还眨着小眼睛呢。林彪笑了。赶快上路,部队派专人看着那个驮篓。松了一大口气,林彪的思想又集中到目前的形势上来了。毛泽东、刘少奇的战略思想他明白。在蒋军之前先机占领冀热辽,把冀热辽造成一块连结在一起的大块根据地。如果把东北比作一个大院的话,那么冀热辽,尤其是冀东热南就是这个院落的大门。从大门这儿设一个闸门,利用有利地形,不让蒋军进入院内。我党我军可以在这个大院里搞根据地,搞建设,办军工厂,源源不断供应前方,训练部队,积蓄力量。所以要牢牢地控制住此战略要地,把蒋军堵在华北。这是一个大战略构想。毛泽东大气,一构思就是大文章。他们快速通过了平汉路。“到南宫县了。”随员告诉林彪,“南宫是冀南解放区。”林彪不答话,下马进屋。吃饭,稍事休息。他坐上一辆汽车,到了固安10分区司令部。然后,他拄着一根棍子,同大家一样,开始徒步行军,在黄土尘埃中艰苦地跋涉。
林彪在河间与从河南北上东北的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1旅旅长文年生、359旅参谋长刘转连部以及华中干部队会合。人多了,热闹了,他觉得有一点当司令的味道了,话却更少了。
他命令各部取平行道路迅疾向霸县进发。命李天佑、邓克明、朱光、郭维诚、刘锡五以急行军速度先走。黄春林、聂鹤亭、邓华等在河间休息一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