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北平。这是朱德在西郊机场检阅部队。
陈友群
当此庆祝石家庄解放40周年之际,我想起了朱德总司令对第一个打下国民党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1947年3月,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朱德同刘少奇、董必武等组成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到华北进行中史委托的工作。朱德更多地负责军事方面的工作。
深入调查 果断决策
中央工委抵达河北省阜平县后,朱德和刘少奇立即听取了晋察冀中央局的工作汇报和军区作战情况的汇报。那时,为了改变战争形势,争取早日转入反攻,朱德前往平山县封城同聂荣臻、肖克、罗瑞卿等军区负责同志会商,决定由聂荣臻分别召集纵队、旅、团级干部会议,总结军区作战的经验教训。他多次出席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会议,并同许多指战员谈话,了解干部情况和部队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了解,针对存在的问题,他提出在组织上进行调整的意见。首先,恢复野战军,把主力集中起来打歼灭战。决定野战军以杨得志为司令员,罗瑞卿为政治委员,杨成武为第二政治委员。他曾对干部们说,晋察冀地方很大,物产丰富,民兵也很多,如果学会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就一定能打胜仗。同时,建立军区后勤部。朱德指出,为了适应正规战的需要,必须建立后勤部,建立统一的补训兵团,并统一军工生产,搞好兵站运输和财政金融等工作。决定军区参谋长赵尔陆兼后勤部长,军区副政委黄敬兼后勤部政委,统一领导供给、卫生、兵站、运输、交通、补充新兵、训练俘虏等工作,使野战军脱离后方勤务工作,只管训练与打仗两件事。这样,部队就可以轻快有力,灵活使用。经过上述两项重要措施,晋察冀乃至整个华北的战场上,就不断出现新的面貌。
精心部署 具体指导
石家庄是战略要地。要打下这样一个设防坚固的大城市,必须把周围敌人的主力加以歼灭。为此,朱德同军区负责同志商定,发起青沧、保北两个战役,攻克青县、沧县、徐水、故城等地和若干铁路沿线车站,共歼敌约19000人。鉴于这两个战役中在打堡垒和攻城的战术都有所提高,朱德于6月底和7月间先后致电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认为“对较坚固的城堡,如准备得好,时间宽裕,亦可攻破”。并建议晋察冀军区部队7月份进行休整,每个团补足2000人以上;在一个军区作战时,野战军加上地方军,要出动10个旅以上的兵力,争取消灭敌人10个团。还提出,下一战役拟打石家庄。随后,朱德又致电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说到我军将来反攻时,最重要的是炮弹、炸药的补充,晋察冀野战军只要休整、补充好,很有可能打好歼灭敌人10个团以上的歼灭战;并认为在冀东、冀中消灭蒋、傅主力,比在察、热一带消灭更有利。毛泽东回电说:朱总司令意见很好。 8月中旬,朱德同刘少奇、聂荣臻致电晋察冀野战军:如暂时各方不好打,可多整训10至15天,将部队补弃完整,好好训练,待秋高时大举进攻三角地带(指北平、天津、保定之间的地带)、三条铁路(指平汉、津浦、北宁三路)或打石家庄。 鉴于大清河北战役中围战过多,只歼灭国民党军第94军、第16军各一部共5000余人,未获大胜。朱德同刘少奇致电中央军委:他自己拟到晋察冀野战军再整顿一个时期,帮助他们打好一两个胜仗。他随即下去了。 10月中旬,晋察冀野战军发起清风店战役,全歼敌第三军第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