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朱良才 >> 正文

 

[图文]访朱良才的长子朱庶民

刘辉

  在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湖南郴州汝城,我们见到了开国上将朱良才的长子朱庶民。朱庶民1924年出生,现已年过八旬的他精神矍铄,记忆清晰,思维敏捷。

 

  “我父亲是1928年湘南起义时参加红军的,

在这之前,他在家乡搞农民运动。后来就跟着朱德上了井冈山。当年农民运动时期,汝城搞得很红火的。大革命失
败时,汝城的农民运动还很火,粤赣湘三省的农民运动领袖都集中到汝城来了,所以汝城人参加革命的、上井冈山的特别多。我父亲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李涛,1955年他也被授予上将军衔。”

  那个时候,朱庶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

  “父亲走了,家里只剩下我和母亲两人。敌军回来后,把我母亲抓起来,绑在宗祠前,吊了三天三夜。是乡亲半夜里偷偷给母亲送饭送水才救了她一命。敌军把我的家抄了,还放了火想烧掉,是邻居们把房子给救下来的,现在那老屋还在,火烧痕迹还能找到。”

  “当时我年纪还小,母亲带着我在山上开些地,种些红薯、花生。我靠着外婆家的接济读完小学。”

  朱庶民老人说了一件令他至今印象深刻的事情:“我父亲参加长征以后,每年清明祭祖时,我们宗族在祠堂里分糍粑。喊到名字时,可以上去领一份糍粑。可是喊到我父亲的名字时,我们家却没有份。因为按照族里的规定,只有活着的族人才有资格参加宗族的祭拜活动,而我的父亲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我18岁那年,当了一名小学教员。母亲经常跟我讲父亲的事。母亲当年也是参加农民运动的,是一个乡妇女主任,如不是缠了小脚,早就跟父亲上井冈山了。所以,母亲对父亲抛妻别子、参加革命毫无怨言。”

  朱庶民第一次得到父亲消息是在抗战初期,“当时不是国共合作了嘛。1937年,父亲写的信终于寄到家里了。他当时是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当秘书长。我也写信告诉了他家里的情况。后来,随着时局的恶化,父亲又和家里失去联系。直到1949年6月,汝城解放后,父亲又和家里联络上了。那年12月下旬,父亲派了他的秘书董凤智到了汝城找家人。我便随他上了北京。”

  村里人得知朱庶民到北京找父亲去了(朱良才当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都猜想说他这一去肯定不会回来,“他爸爸还不给他找个官当当?”谁知到了北京后,朱良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的名字给改了:“馨园(朱庶民的原名)呀,我的儿子也应该是人民的勤务员,你的名字以后就叫庶民吧。”

  革命家父亲给朱庶民带来的变化是他26岁上了大学。先是在华北军政大学,后在刚刚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念了四年书,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地质勘探总局。“那你后来怎么又回到老家了?”“这主要是为照顾母亲。50年代时,父亲曾把母亲接到北京去住了3个多月,但母亲在那里住不习惯,主要是语言不通。她还是喜欢回汝城。所以我也调到汝城来工作。”朱庶民历任汝城文化科副科长、科长,后在汝城县政协主席的岗位上退休。

  “遗憾的是,父亲自从1928年参加红军后,再也没有回过家。就是长征途中经过汝城,也是过家门而不入。”想起已过世的父母亲,朱庶民言谈之中露出淡淡的哀思。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朱良才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访朱良才的长子朱庶民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