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朱德 >> 正文

 

[图文]1957年毛泽东请辞国家主席 朱德力荐刘少奇接任

蒋介石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等朝代。他们在先追随孙中山革命未果,后幻想国民党救国破灭后.最后从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也找到了他们的归宿。中国共产党面对长期战争破坏留下的烂滩子,励精图治,团结全国人民,硬是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恢复了国民经济,创造了几乎不可能的奇迹,令他们折服;他们在新中国政府中担任要职,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和宽广胸怀。他们把这种对中国共产党的折服和感谢集中在了毛泽东身上,为新中国有这么一位领袖而骄傲自豪,真诚地希望他永远当新中国的掌舵人.新中国永久的象征。如今,听说毛泽东无意当下一届国家主席,有点接受不了。

就在天安门座谈会结束当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双启挑的陈叔通和黄炎培,受其它民主党派负责人委托,进行了紧急磋商,联名给全国人大委员长刘少奇和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写了一封信。他们认为,现在形势“不可以说国家己经稳固了.况台湾尚未解放,国际两大阵方尚在剧烈斗争”,“在短期过程中全国人民还认识不清楚,”因此,“集体领导中突出个人威信,仍是维系全国人民的重要一环”,否则,“可能因国内人心的震动,而给以国际间推波助澜的造谣的机会”。最后,他们干脆“披沥直陈”建议刘少奇、周恩来“及时邀请人大政协同志,就这一问题,交换意见.如大家都有上面所呈感想,即请转呈毛主席”。他们希望通过刘、周力劝毛泽东收回成命。

事关重大,刘少奇、周恩来阅后立即直接转呈毛泽东。

陈、黄的来信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毛泽东心里清楚,他们来信表达的意图很有代表性.不仅党外人士.连全国人民一时都接受不了,就是党内也有相当部分人不赞同。如果解释工作不做好,会引起人们思想上不必要的混乱,甚至误会,好事反而办成了坏事,于党于国不利。总之,他当不当下任国家主席,不是他个人的事。认真看完来信后,毛泽东在信的末尾郑重地写了一段很长的批语,再次申明了他不担任下届国家主席的理由:

“第一任主席有两个理由说清楚可以不连任:(一)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期己满八年,可不连选;(二)按宪法制定时算起,可连选一次,但不连选,留下四年,待将来如有卫国战争一类重大事件需要我出任时。再选一次。而从一九五八年起让我暂时摆脱此任务,以便集中精力研究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以中共主席或政治局委员资格,在必要时’,我仍可以作主题报告)。这样,比做主席对国家利益更大。现在杂事太多,极端妨碍研究问题。……”

为慎重起见,毛泽东没把对陈、黄信的批语直接交给陈、黄本人,而转给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真等人,特别指示他们“此件需经政治局同意,然后发出。请少奇同志召集一次有l00人左右参加的政治局会议,展开讨论一次,取得同意。”

要求政治局大张旗鼓地做工作。首先务必在党内统一思想,这表明.毛泽东不再担任下届国家主席的决心是下定了。


西方的一些通讯社很快就捕捉到了毛泽东将辞去国家主席的信息。1958年6月,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代办宦乡不断听到毛泽东将辞去国家主席的传说,并被西方政要和媒体记者频频要求予以证实。还没有听到国内正式传达的宦乡,便紧急向外交部报告了此事。

7月31日,正想通过非官方渠道扩大他辞职影响的毛泽东看到宦乡的电报后灵机一动,决定借力造势,立即亲笔回了一封电报,不仅要求宦乡证实“所传辞职事是真的”,还要求他‘经过新华社记者在伦敦新闻记者中相机陆续放出一点空气。以便逐步使人们不当作谣言,而当作事实’。毛泽东自己还亲自“放风”。1958年11月,毛泽东在访问苏联期间,又专门把自己不连任国家主席的情况告诉了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

由于毛泽东的一再坚持,中央政治局在党内外的广泛“透风”和卓有成效的解释工作,围绕毛泽东不再担任下届国家主席这不大不小的风波逐渐平息。考虑到了党内外人士的情绪,中共中央作出的《同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他不作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候选入的建议的决定》特意作了这样一些“缓冲”和“铺垫”:

“毛泽东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久经考验的领袖,在他不再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以后,他仍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袖。在将来,如果出现某种特殊情况需要他再担任这种工作的时候,仍然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和党的决定,再提请他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

不管怎样,毛泽东的愿望实现了。

朱德力荐刘少奇接替毛泽东

谁是第二任国家主席的人选,毛泽东没推荐提名,只是说“让别人干!”这个“别人”没明确,又引来党内外人士的猜测。毛泽东辞职风波仍未完全平息。

1959年4月2日,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实际上是中共中央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二届人大定调子的,其中一项重要的议程就是向二届人大推举国家领导人的人选名中,而新的国家主席人选尤为受人关注。

在当时的中共高层领导中。可以作国家主席的人选应该说有好几位,经过中央书记处的初步酝酿,最屠集中到朱德和刘少奇两个入的身上。

按照惯常的做法,毛泽东不连任,由上届国家副主席朱德继任是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在中共高层领导和党外民主人士中普遍持这种观点。还在半年前,为准备召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组织部和统战部受中央书记处委托,拟了一份第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家领导人侯选人名单,发给中央一些主要负责人征求意见。在这份名单上,仍把刘少奇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而没有提国家主席候选人人选.这就透露出了一个明显的信息:刘少奇仍将留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朱德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1957年毛泽东请辞国家主席 朱德力荐刘少奇接任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共和国十大元帅:毛泽东点评独到,赞
    人数最后一刻才敲定 共和国十大元帅授
    十大元帅成名之前都叫啥
    十大元帅的夫妻合影
    早年林彪的军事才能:三战成名令朱德
    第四次反围剿
    论抗日游击战争
    朱德与“赣南三整”
    八路军
    开国将帅们的“战创”知多少
    彭德怀的临终遗愿让朱德老泪纵横
    一次胜仗都没打过的元帅?关于朱德同志
    民族的骄傲 人民的光荣
    开国上将朱良才之子:朱德的扁担是我
    缠绵悱恻 朱德与四位女性的情感经历
    1959年 朱德缘何拒绝担任国家主席
    湘南起义中朱良才与朱德、陈毅的一段
    朱德在共和国诞生前后
    总司令在解放战争中
    激流归大海
    八路军抗战两年来的经验教训
    开国少将袁也烈 曾误抓朱德当“俘虏”
    前委员长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前
    朱德同志与湘南起义
    朱德与成仿吾的夕阳情
    朱德总司令的几件事
    试论朱德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贡献
    命令冈村宁次投降
    悼左权同志
    我知道的朱老总
    朱德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
    论解放区战场
    开国元勋朱德
    祝刘师长五十寿辰
    渡江战役
    关于四渡赤水战役的电报
    胡耀邦在朱德同志百周年诞辰纪念会上
    朱德亲孙子被处死刑之后
    怎样创造铁的红军
    朱德同志创办南昌军官教育团
    一个让朱德一见钟情的女子
    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
    黄陂东陂两次战役伟大胜利的经过与教
    从讲武堂学员到红军总司令的朱德
    朱德与人民军队的初创
    朱德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杰出贡献
    在编写红军一军团史座谈会上的讲话
    辛亥革命回忆
    大度自然是英雄
    谈几个战术的基本原则
    朱德同志在护国战争中
    朱德五六十年代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
    朱德早期诗词及其思想历程
    回忆我的母亲
    对冀中经济工作的意见
    出任数载 功绩显赫
    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
    朱德和红军长征胜利
    朱德大事年表
    三年来华北宣传战中的艺术工作
    朱德
    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关于干部问题
    外出视察的报告
    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
    朱德对三大战役进程的科学预见
    “南下是没有出路的”
    朱德曾三次视察 南泥湾垦荒决策前后
    朱德孙子揭秘文革时林彪批斗朱德内幕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朱德生平介绍
    朱总司令的平民女儿:14岁前父亲是一
    朱德元帅的成绩单公布 器械课成绩最好
    永记父亲的教诲
    关于朱德去苏联学习的背景资料
    朱德总司令与石家庄解放
    朱德在南昌起义前后作出的贡献
    朱德同志和国际友人在一起
    朱德在大决战的日子里
    朱德(1886—1976)
    朱总司令在延安文艺界座谈会上
    朱总与我谈诗
    朱德高呼——要革命的跟我走
    朱德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重要
    解放石家庄:朱德亲临前线 毛泽东劝说
    我给朱总当秘书
    朱德同志的清廉作风
    试论朱德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朱总指导我们打胜仗
    朱老总与四川的经济建设
    我陪朱委员长视察海南
    军事工业的奠基人
    朱总风范永存我心
    伟大的精神 崇高的品德
    朱德与华北抗战初期的“运动游击战”
    红四军高层风波:朱德反对毛泽东搞家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