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抗日游击战争
|
个抗日游击队要怎样打仗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最热心地、积极地行动,争取主动地位,集中自己的全力,用一切方法向敌人进攻。 第一,为什么能够积极呢?因为抗日游击队的活动力量,完全以其编成分子的抗日精神为基础。每一个抗日游击队员都清楚地认识他的任务,他不是一个雇佣的士兵,而是一个自觉的抗日民族自卫战士。由这种自觉,才能产生战斗的积极性。就凭这种积极性,才能克服困难,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也能积极活动。在正规军里面,积极性和自动性、机动性常常受到各种束缚,但也必须在统一指挥、总的意图之下机动地积极活动。但是,在游击队中,这种积极性更可能尽量地发挥。因此,无论在怎样困难的环境之下,都能成立游击队,也都能活动;无论怎样原始的武器,到了游击队员的手中也能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而给敌人以重大伤害。 抗日游击队为什么一定要积极地行动呢?因为游击队多种条件处在劣势,积极正可以补救自己的弱点,且可寻求敌人的弱点。但是,积极决不是只应付敌人就算数,更不能游而不击,避免战斗。只要有机会可以打,立刻就要打;屡次错过机会,必然会造成游击队恶劣的环境,消磨了游击队员的英勇气概。专门防御的、专挨打的游击队,不但不能取得胜利,反而要处处吃亏。因为抗日游击队具有这种积极性,又必须用积极的打法才能取得胜利,所以,它一定要争取积极。 第二,什么叫做主动呢?主动的意义,无非是无论敌人有多少,依据当时的敌我位置、数量、质量和武器及时间等条件,抗日游击队要不断地扰惑、破坏、疲劳和消灭敌人,使敌人不愿和我们作战而又不得不和我们作战。抗日游击队在敌人后方,如被敌人正式围攻,敌人寻求我们作战时,我们也不妨避开,偏偏不和他们作战。所谓“避实击虚”、“避强攻弱”、“声东击西”、“围魏救赵”(23)、“能进能退”、“速战速决”等类的话,都有争取主动的意义。做到这样,不打就罢,打则常胜,就是偶然吃点亏,多少也赚回一点,不会折大本。 第三,什么叫做集中呢?游击队的人数,经常并不很多,武器又劣,训练也差,如果老是分散各地,不但难于给敌人以打击,反而阻碍自己的进步。所以,游击队的主力,应当常常和领导者在一起。抗日游击队的首长,自己是一个计划者,同时又是一个执行者。规定了一个计划,应该迅速地就去执行。所以他应当随时集中力量,不但要扰惑、破坏敌人,而且要随时以突然的动作打敌人一点,消灭一部分敌人,这才是有效的战术。 因此,抗日游击队如果不是在随时可以集中的条件之下,并不以“化整为零”做经常的原则。除非在敌人强力的压迫下,或者必要时为了解决粮食的问题,或做群众工作,或迷惑扰乱敌人,是不采取分散的办法的。 因为想要达到上述的三种条件,抗日游击战术的基本形式不是别的,而是突然袭击的进攻。非袭击不能取得胜利,非袭击不能培养游击队员的胜利信心,不能适应抗日游击队的主观的需要。 有人说,游击队既然无优良武器,人数经常不多,怎么能够采取进攻的方法呢?殊不知正因为敌人较我们装备好,人数多,所以我们才采取进攻的方法。不过抗日游击队并不着重于正规的阵地攻击,而着重于突然的袭击,乘敌人火力未曾展开、大炮不能发挥威力、队伍密集的时候,出其不意施以猛烈的奇袭。用这种方法,即使以最原始的武器,也常常能够达到进攻的目的。 甚至于在消极方面,在不得已时,抗日游击队也宁可采取运动防御而不采用坚守防御。退却的时候,经常是突破某一方面,打击某一方面之敌而掩护自己退却。因为游击队员处处都采取进攻形势,而队员随时都有战斗准备,富于积极的精神,所以,就在遭遇意外的事变时,也能够居于主动的地位。 如果不积极采取进攻动作,争取主动的地位,游击队最容易气馁。损失了几个人,没有了弹药,没有粮食,都会使游击队员发生动摇。仓促遇见敌人,也不能够顺利应付,这是最危险的。不积极采用袭击的办法,而用消极的战术,是要不得的。相反地,抗日游击队也不能拼命蛮干,冒险打硬仗,这不是进攻,因为这样的打仗法,缺乏积极主动的条件。在处于敌逼迫时,无条件乱打一阵,反而是帮助敌人消灭自己,这也是要不得的。游击战术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运用它是需要技巧和艺术的。 在实际的行动中,抗日游击队要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争取到主动的地位,集中一切力量向敌人施行有效的奇袭呢?这全看这个抗日游击队是否迅速,是否秘密,是否坚决。迅速、秘密和坚决,是抗日游击战术的基本原则。一个抗日游击队的行动,如果经常能合乎这三个原则,它才能胜利,才能生存,才能扩大。相反地,如果违背了这三个原则,它必然地将要失利,将要被削弱,被消灭。一个抗日游击队只有在胜利中才能生存,而且经过胜利,它必然有惊人的发展。 第一,迅速不单指高度的运动性,而且也包含灵活巧妙的意义。一个抗日游击队的行动,固然都要快,不但行军、袭击、进击、退却、宿营要快,就是其他一切行动都要迅速。但单是快还不够,更需要经常地移动位置。积极方面,能够出敌意料之外随时破坏、扰乱和消灭敌人;消极方面,也不会为敌所算,遭受敌人突然的袭击。我们应当养成积极动作的习惯,在灵活巧妙的高速度运动之中,即使遭遇敌人的骑兵和坦克车袭击,也不致为敌所算。 第二,秘密是保护抗日游击队安全的护符,它和迅速一样,是游击队活动的必要条件。一个抗日游击队要能够经常地出没无常、声东击西,使敌人不知道我们究竟在何处;要能够在一段短时间内出现于几个不同的地点,并且在每一个地方完成任务,使敌人感觉到处都是游击队,增加敌人行动和进攻的困难。在广大的群众拥护之下,秘密并非一件困难的事。我们经常能够做到“游”则敌不知我所往,“击”则敌不知我突来。不够迅速、不够秘密的游击队,是不能争取主动的,不但要挨打,而且根本影响到游击队的生存。例如在袭击或打埋伏时,无论我们有怎样好的计划,给敌人知道了,先期展开了火力,有了提防,则什么好计划都一文不值了。 第三,坚决是保障抗日游击队胜利的必要条件。一个抗日游击队经过妥贴的考虑,拟定一个计划,明了地规定了任务之后,就应当立刻坚决地去执行,干脆地消灭敌人的一部,或是迅速地破坏目的物。如果不够坚决,在略一犹豫之间,危险之际,就会改变了企图,在胜利前的一瞬间发生了动摇。只要我们行动坚决,常常在众寡悬殊、于我极不利的生死关头,也能够征服敌人,克服敌人的抵抗。稍微迟疑一下,就错过了良机,在紧张的一刹那,给敌人以时间准备,得以从容镇定。结果,我应当成功的都不能成功。相反地,无结果的战斗是不应当继续的,应该撤退的就毫不迟疑地坚决撤退。 游击战的目的,不只是破坏交通,劫夺粮械,消耗和分散敌人兵力,创造敌人的弱点,它也需要集中兵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一般游击战也可以说是小的运动战,而且,事实上几个游击队也常常联合起来,在敌人进攻时或运动战时,突然集中力量消灭其一股。这种打法,实际就是运动战。相反地,正规军队也可以打游击战。总之,打游击战需要运动战配合,打运动战也需要游击战掩护。在二者之间,并没有一道长城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朱德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论抗日游击战争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
下一篇文章: 悼左权同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