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柳宗元 >> 正文

 

钴姆潭记

,充分表明了作者对钴姆潭的深厚感情和潭上景色的高度赞美。然而,作者只不过是苦中作乐罢了。表面上旷达闲适,内心却是沉痛悲哀,潭上美妙的景色处处透出凄清的意味。
  地理位置
  钴鉧潭,位于永州市芝山区柳子街旁的愚溪之中。《钴鉧潭记》是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所作。
  钴鉧潭是由冉水汇成的,因而作者先从冉水着笔:“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奔注”二字描状冉水强悍的生命力,大有迅猛而来,一泻千里之势,但偏偏遇上了屹立不动的山石挡住了去路。“奔注”之水毫不示弱,抵石而下。但水毕竟“抵”不过山石,只得“屈折东流”似乎示弱了。转眼间又一奇迹出现了。经过山石激荡后的溪水,变得更加湍急狂暴了,直到“啮其涯”狠命地“啮”完了水涯的沙土,奔注之水全部流到潭中,有所归依,才甘罢休。在此,作者以飞动的笔势写出了湍急的溪水景象。接下来,作者则描绘“鸾广而中深”的水潭。约有十亩大的潭水则显得格外的平静,格外的清澈。至此,作者的笔势也由峻急而变得平缓起来,不仅表现了溪水因落差过大而迸发出的巨大冲击力,而且进一步写出了溪水“流沫成轮”的又一性情,生动地描画出旋涡溅沫卷雪、旋转如飞的奇景。由此我们看到,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山水是流动变幻的,神秘瑰伟的,并且是有着强悍的生命力的锦绣卷。这似乎与作者顽强执着、自信自强的意愿相合,其精神不禁为之一振,长时间被压抑的内在不屈与傲岸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冉水由“奔注”而遇阻,而“屈折”,而“荡击”,而“啮”食,直至冲出个水潭来。这是一种充满了力度、骨气凛凛的壮观之景。“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这又是一种安宁疏朗,深婉幽美的恬静之景。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山水有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只有与大自然融合一体,才能识得天机,悟透人理。在柳宗元笔下,永州山水完全是为“我”而独有的。其一一木,一泉一石,动静远近等等,都是或兴发感慨,或寄寓哲理的抒情载体。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唐河东人(今山西永济县西)。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十四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在今陕西蓝田)尉,后拜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擢为礼部员外郎。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十年后任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卒于任上。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之一,与朝愈同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并称‘韩柳’。所写山水游记,最为世人称道。柳宗元的诗歌也很有成就。与韦应物并称为“韦柳”。
  公元805年,柳宗元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遭到政敌的迫害,被贬到永州当司马。当时,名义上还是政府的官员,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权力,不能过问政事,实际上跟罪人一样。他在柳州这个偏僻的山沟里,整整住了十年,此间他发愤读书,寄情山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其中,著名的《永州八记》就是他在永州时写成的。《钴潭西小丘记》是八记中的第三篇,第二篇叫做《钴潭记》。钴潭是冉溪的一个深潭。冉溪是潇水的一条支流,也叫冉水,又写作染水。“潭”就是“渊”,南方方言叫“潭”,钴潭的形状是圆的,好象一个钴(圆形的熨斗),故取名为“钴潭”。小丘,就是一个小山包。这个小山包没有名字,所以只能说钴潭西面的那个小丘。用临近地区的名字或者方位来说明它的存在。后来柳宗元在另一篇文章中,给这个小丘起了一个名字叫“愚丘”,他还把“冉溪”的名字改为“愚溪”。这含有深刻地讽刺意味。“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一篇属于山水游记。
  柳宗元在这篇文章的结尾,特意提出小丘“有遭”,实际上就是希望自己“有遭”,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重用,能致之沣镐雩杜,即从永州回到长安去,回到朝廷去,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克服唐王朝的种种社会矛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可惜的是,柳宗元的这个美好的愿望,一辈子也没有能够实现。
  这一段78个字,主要内容是发表议论,谈感想。这是一篇游记文,一篇好的游记文,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来源于作者所创造的美的艺术形象,离开了具体的艺术形象,读者也就无法感受美的存在了。而作为山水游记,塑造形象的唯一工具就是语言文字,柳宗元的这篇小丘记,在运用语言方面很有一些特色。全文271个字,每一个字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他选用的词语,看起来很平淡很质朴,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但细细研究一番,就不难发现,作者是经过精心构思,很下了一些功夫的。我们随便举两个例子来谈谈。如写石头‘负土而出’,这个‘出’字是非常平常的一个字,可是它用在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跟石头一联系起来,就很不平常了。石头明明是耸立在山上,而作者却说它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不经过深入构思,作者能随意吐口而出吗?由于作者在构思中找到了‘出’这个动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柳宗元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钴姆潭记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诗词赏析
    柳宗元诗鉴赏 入黄溪闻猿
    柳宗元诗鉴赏  田家(其二)
    柳宗元诗鉴赏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现世与超世思想的撞击
    柳宗元纪念馆
    以史证文:柳宗元《黔之驴》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词赏析
    古典诗文选集:柳宗元文选
    柳宗元生平概述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诗词赏析
    湖湘文化与柳宗元的诗歌美学
    柳宗元手迹
    读柳宗元《三戒》有感
    柳宗元被贬后的心性设计与主客观矛盾
    柳宗元笔下的动物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
    江雪诗词赏析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
    柳宗元的政治冒险
    柳宗元《驳复仇议》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树
    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入黄溪闻猿
    送元暠师诗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诗词赏析
    植灵寿木
    南中荣橘柚
    戏题阶前芍药
    新植海石榴
    柳宗元小传
    柳宗元是如何成为神的?
    柳宗元是不是政治家
    柳宗元之死
    柳宗元生平
    试论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感悟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诗鉴赏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
    柳宗元
    柳宗元的散文
    江  雪
    晨诣超师读禅经
    溪  居
    柳宗元与《小石潭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句读一得
    石涧记【原文】【译文】
    文学宗师柳宗元
    柳宗元《箕子碑》
    柳宗元《桐叶封弟辩》
    【简析】渔 翁
    【简析】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简析】溪居
    【简析】江雪
    《炎陵志》沿革简论
    渔  翁
    《江雪》的舞美设计图
    柳宗元的改革思想与人格魅力
    谒柳子庙
    亦儒亦佛蓑笠翁 柳宗元的精彩人生
    在柳州遇到柳宗元
    柳宗元文选
    诏追赴都迴寄零陵亲故
    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夏 昼 偶 作
    柳宗元简介
    闻 黄 鹂
    种仙灵毗
    永州八记--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译文】
    【原文】钴鉧潭记【译文】
    【原文】【译文】钴鉧潭西小丘记
    袁家渴记【原文】【译文】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
    石渠记【原文】【译文】
    零陵春望
    “钴鉧潭”癸酉诗作者应是曹来旬
    柳宗元诗鉴赏 南涧中题
    论柳宗元山水诗意象之演变
    『宋词鉴赏』[風流人物] 柳宗元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故事
    柳宗元巧用仙灵脾
    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反迷信的斗争
    柳宗元诗鉴赏 江雪
    柳宗元诗鉴赏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诗词赏析
    印象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词赏析
    柳宗元诗鉴赏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诗鉴赏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柳宗元诗鉴赏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诗鉴赏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诗鉴赏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诗鉴赏 渔 翁
    柳宗元诗鉴赏 柳州峒氓
    柳宗元诗鉴赏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
    别舍弟宗一诗词赏析
    溪居诗词赏析
    渔翁诗词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词赏析
    重别梦得诗词赏析
    溪居诗词赏析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词赏析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词赏析
    南涧中题诗词赏析
    柳宗元诗鉴赏 溪 居
    【原文】捕蛇者说
    黔之驴【原文】
    【原文】江雪
    广告大师柳宗元
    小石潭记(柳宗元)
    柳宗元家世和生平
    从《小石潭记》看柳宗元的“快乐”与
    柳宗元的自然哲学思想
    吴芸珏高足夏梦婕作品:从《江雪》看
    小石潭记(柳宗元)
    柳宗元的吏治改革思想作者:沈有珠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
    柳宗元:晓汲清湘燃楚竹
    柳宗元为何无缘九疑山
    浅析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创作风格的形
    贺进士参元失火书(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
    桐叶封弟辩
    黔之驴
    石渠记
    《三戒》并序
    平中见奇的柳宗元诗文
    小石城山记【原文】【译文】
    临江之麋
    捕蛇者说
    小石潭记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柳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封建论
    【原文】小石潭记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驳复仇议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以佛济儒的柳宗元
    柳州复大云寺记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法华寺西亭夜饮
    始得西山宴游记
    永某氏之鼠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槖驼传
    觉衰
    柳宗元诗鉴赏 别舍弟宗一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
    读柳宗元传
    朱弦一拂遗音在------读柳宗元的诗
    柳宗元的一篇佚作《懿王像赞》及其手
    别 调 独 弹 柳 宗 元
    柳宗元与永州山水
    袁家渴记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