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精神 ——记于漪老师
程 翔
“红烛呀!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底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用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来赞扬于漪老师是再恰当不过了。于漪,这位蜚声海内外的教育家,用她自己的心灵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红烛之歌”。
我们这一代年轻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大概或多或少地都受到过于漪老师的影响。早在1984年,我去青岛开会,第一次聆听于老师的学术报告。我被她那精彩的演讲所震撼,浑身热血沸腾,暗暗发誓:要做一名于漪老师那样的语文教育家! 1985年暑假,我听说于老师来济南作报告,我便放弃了去西安旅游的机会,退掉火车票,换成去济南的汽车票。听于老师的报告,如坐春风,沁人心脾。她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无不使我为之折服。两次听于老师作报告,我坐的地方距离于老师很远,她也不会注意我。但自此以后,于漪老师在我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凡她发表的文章,我每篇必看;凡她撰写的著作,我想方设法买到手。在我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深深打上了于漪老师的印迹。
我一直想给于老师写封信,请她接受我为“私淑弟子”。但我知道,她工作十分繁忙,不仅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而且社会活动频繁,身体又不好(文革中遭受严重打击)。因此,我始终不忍心打扰她。1994年底,我开始筹备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成立大会的工作。我想邀请的第一位教育家就是于漪老师。我怀着试试的念头发出了邀请信。几天后,我收到了于老师的回信,她表示“愿为全国青语会效犬马之劳”。我手捧着信,心里异常感激。于老师是知名度很高的教育家,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竟欣然接受邀请,这充分表现了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和热诚关怀。后来,我们书信往来就多了,我接受于老师教诲的机会也就多了。
1995年8月14日,我去济南机场接于老师参加在泰安召开的全国青语联谊会成立大会。一见面,她就给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于老师朴实无华,热情真诚,霭然可亲,是一位慈祥忠厚的长者。她饱经风霜的面容上印着时代的年轮,那双看透人生的眼睛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她微微一笑,告诉你这人间有真善美;她吐字清脆有力,铿锵悦耳,掷地有声,使你竭力记住她说的每一句话。来泰安前,于老师先到了福建,参加了高—中语文新大纲的修订工作,后又到湘西老区义务讲学,东奔西走,风尘仆仆。车上,于老师讲起湘西教师生活困难,仍然坚守岗位,为祖国培养接班人的事迹。她教育我,要时时记住祖国还很穷,还有一些人在过苦日子。言谈话语电表现出于老师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15日,于老师作了一天学术报告。会场内600多位教师如醍醐灌顶,境界大开,不时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于老师的报告刚一结束,教师们一拥而上,请她签名,与她合影,把于老师紧紧围在中间。这动人景象使我联想起青少年“追星热”。如果说青少年“追星”是幼稚的表现,那么,这些受过十几年正规教育,大学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十来年的青年教师可都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们如此敬仰于老师,这不能不说是于老师的人格力量征服了青年教师的心!
于老师的确是一颗“星”。她是教育明星,她是“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巨星!这也表现在
她具有非常谦虚的优秀品质中。我对于老师说,这次大会要成立“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课题组”。她说:“我是很浅薄的,我对自己是非常了解的。我是残缺不全的。”于老师对语文教育事业的贡献是有口皆碑的。四十多年来,她辛勤耕耘,孜孜砣砣,如孔夫子那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像退之先生那样“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坐拥百城,卓然大家。她却非常谦虚,以实际行动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于老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凡请于老师作报告的单位一致反映,于老师好接待,从不提要求。她到泰安来作报告是第一次,我很想请她多住几天,从从容容的欣赏泰山的风光。她说,多住一天,就多给会上增添一天的麻烦。17日上午,于老师就离开了泰安。为了酬谢于老师为大会所作的精彩报告,我们支付给于老师一点微不足道的讲课费。为了不使她生气,我事先悄悄把讲课费放在她的包里。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比起那些歌星影星一出场就有成千上万的报酬,这点钱算得了什么呢?于老师回家后发现有讲课费,便原封不动的退了回来,表示把这点钱捐献给全国青语联谊会。我又一次被于老师的精神感动了。于老师说:“奉献——教师的天职。”她真正做到了像—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啊,于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