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谆教诲——于漪老师的厚爱
我曾五次听过于老师的报告。1983年12月5日,我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报告,那激动人心的结尾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得到延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学生身上求索。这些话在每一个到会的人都有深刻的启发。散会了,我在热烈的掌声中望着这位年过半百的令人尊敬的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同志。
这是我第一次听于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的报告,当时我正在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进修,于老师到北京开会结束后返回上海,途经南京时,应学院领导之邀请,给我们作报告。记得那天下午一时许,江苏教育学院化学楼前就挤满了人:有消息灵通的远道而来的南通、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地语文教育工作者,有省教育厅、江苏教育编辑部的领导和同志,南京市各中学的语文老师来得最多,教育学院中文系、语文研究班、外语系的学生和学员都来了。一点四十分,满面春风的于老师在院领导和中文系领导的陪同下缓步走来了。于老师的语文教育教学报告有充沛的激情,有丰富的文采,有理论的准确阐释,有个例的精到剖析。尤其是通篇闪耀着她的智慧的光芒和展示着她的人格的魅力,体现出她对事业的忠诚和对青年教师的深切关怀。
讲者动情,听者会意。当时,我三十出头,正参加中文本科脱产进修,于漪老师的报告,尤其是她那教师,须激情似火、教师,须师爱荡漾的对职业的理解,深深打动了我们,使我们巩固了专业发展的思想。第二次是在1988年8月5日,我到沈阳参加中学语文教师讲习班,于老师第一讲,讲了一天。上午讲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语文教材、教学情况,下午讲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于老师讲课富有激情,话语生动,非常受学员欢迎。第三次是在1990年8月,泰州中学洪宗礼老师邀请于老师出席泰州语文研讨会议,我也到会聆听了于老师的报告。记得于漪老师讲教师语言的魅力时,深情地讲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须悉心琢磨自己的语言,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的语言。
她又从教师的语言要善于激趣、要深于传情、要工于达意、要巧于启智等方面做了阐释。我认真地听,认真地记,并在后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特别注意养思想,练语言。第四次是在1995年8月,全国青语会成立大会在泰安召开,于漪老师接受了我们几位理事长的邀请,到泰安作报告。会议期间,她和我们几个负责人座谈,对全国青语会今后的发展,尤其是如何引领全国中学的青年语文教师搞好教学,提高质量,提出了要求。于老师热情地期待青年语文教师,她在《贺词》中说:联谊会的成立聚青年语文教师的优秀分子于一堂,切磋砥砺,大至宏观全局,小到探幽发微,交流思想,智慧碰撞,会给语文教学领域吹进一股清新的风,展现勃勃生机。全国青语会还成立了于漪研究课题组。
第五次是在2003年9月19日,我特邀于漪老师来到连云港作报告。记得那还是在2002年8月,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青语会理事长工作会议也同时同地召开,我有机会接触了全国中语界许多前辈,并就连云港市中语会、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拟邀请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和语文教育专家来连研讨的事,征求了诸多语文教育专家的意见,有几位专家当场接受了我的邀请。于漪老师未出席会议,回连后,我一直想请于漪老师来作报告。2002年年底,我与于漪老师电话联系,请于老师来连给中青年语文教师作关于语文新课标的学习辅导报告,以期帮助中青年教师正确地把握语文新课程理念,推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于老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这使我喜出望外。
那时我在新海实验中学任校长,学校和连云港市中语会联合召开了一次面向全国的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邀请了于漪老师、朱绍禹教授、陈钟梁先生来连云港作报告。于漪老师来到学校后,新海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集聚在学校大门口热烈欢迎。我提出建议,由语文教师石德平执教苏教版初一语文中于老师写的文章《往事依依》,请于漪老师前往听课。听课期间,石德平老师邀请于老师上台和同学们说说为什么选些了四件事,于漪微笑着健步走上讲台,她说:刚才老师教同学们学习的是《往事依依》,老师是激情澎湃,全身心地投入教课,而我们同学朗读得很好,理解得也很好。这看起来读的是《往事依依》,今天我坐在这儿是现实地享受到了我们同学们的青春活力的感染。她又说:刚才老师说,为什么要写这四件事呢?当时写的时候,有一本杂志要我写回忆童年的文章。
我想:每个人只有一个童年,一个少年。我读这些诗的时候,大概和同学们一般大小,【慈祥地弯腰望着前排的同学,微笑地】是十三、四岁。真是年华似流水啊,已经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已是70几岁的人了,所以我在听这课的时候,真是幸福的感觉不仅是涌上心头,而且让我充满憧憬。最后,于老师奉送同学四个字——把握现在!她满怀期望地说:将来你们再写‘往事依依’的时候,肯定比我写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了。9月20日上午,于老师作报告,由我来主持,这使我又有一次聆听于老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于老师报告的题目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主要内容有:体悟内涵,把握精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个性特点;让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报告期间,五百多名与会代表不时地爆发出阵阵掌声。我记得,于老师在讲自主、合作、探究时,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她这样讲道:我讲茅盾的《白杨礼赞》时,有个女孩突然站起来说,茅盾先生说白杨树是如何如何的好,她说白杨树是不成材的,而楠木是成材的。她因怕人微言轻,还搬出了一本书与我较量。我马上就表扬她,说你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课外阅读来找依据,这就是学得自主,学得积极。她说大田园作家屠格涅夫说:白杨树叶子硬得像金属,枝条也不美,只是夕阳西下时太阳照到枝条上才有点美。所以,茅盾是说错了。我肯定了她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她还应该积极地阅读下去。我告诉她,茅盾的《白杨礼赞》是用象征的手法来写的,象征的手法从来是景随情移的,客观的景随着作者主观的情而变动的。
这时候我作用于她,她反作用于我,我再讲下去,她的一句话影响了其他学生,很多学生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男生说他有一个句子想不通,作者说,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而是树中的伟丈夫。他挺拔伟岸,严肃又不缺乏温和。他说根据我的生活经验,严肃的人我们是敬而远之的,而茅盾先生说白杨树既温和又严肃,说明他前后矛盾,用词不当。这个问题出乎我的意料,我也不敢想茅盾先生会用词不当。我当即表扬孩子提出问题很好。我说有时候一个人温和,有时候又严肃。但这个孩子却不服,他说树也不会变脸的呀。这时候老师的指导作用就要表现出来,一定要言之成理地把这个问题给学生讲清楚。我说一般是不可以的,但在有些形象上是可以统一的。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就是这样。有人问:《论语》十二篇中问子何人也?回答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可见,在孔子身上二者都统一起来了。所以自主、合作、探究不是很神秘的,我们的老师都是有很多经验的。听于老师报告,听众往往有如坐春风的感受。她的每次报告都有新意,决不重复前次报告的内容,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和对中学语文教学时弊的洞察。正因为如此,我对于老师既有着高山仰止的敬佩,又有着心向往之的愿望。这次会议之前,我打电话给于老师,征求于老师的意见,打算编选一本于老师论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用于会议研讨、交流,给中青年语文教师提供学习的材料,希望中青年语文教师能够读其文,见其人,锻造自我,提升生命品质。
我知道,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了一部六卷本长达254万字的皇皇巨著《于漪文集》,选编哪些文章,我心中无数,想请于老师提个主导意见。于老师说,很高兴到连云港,你事多,忙,编选文章的事由我来做。2003年3月初,于老师寄来语文教学方面的文章复印件及手写目录并附信说明。于漪老师在信中说:选的教案与课堂实录均是反映教师不足之处的,目的在希望在岗的老师能从中吸取教训,免走弯路。信中还说:印书就要收费,不能增加教师很多负担。做教师要坚持语文阵地不容易,要教好更是困难。如果对老师有一点用,那就心满意足了。我读了于漪老师的信和选文,感受到于漪老师的为师风范,深感为人师者当如于漪老师一样:博爱、厚重、严谨和朴质。
《于漪论中学语文教学》一书是于漪老师亲自选文并厘定目录,由我冒昧拟定书名的,于会议前编印出来了。于漪老师非常热心帮助青年教师的发展。1988年7月,我在赣榆县中学任教,和语文组的几位老师一起创办了一份《中学生习作报》,想请于老师题词。这点小事,怕于老师不应允,心情惴惴的;但是,我们几个年轻的语文教师整天怀着期盼的心情,希望能接到于老师的题词。8月23日,忽然收到了于老师的来信,果真以毛笔题词: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并注放翁诗句。1995年10月6日,我给于老师写了一封信,请她担任《全国青语论文集》顾问,到10月17日,就收到于老师亲笔来信,对青语会工作表示支持,同意担任顾问。1999年4月《全国青语论文集》(二)由开明出版社出版后,我寄给于老师一本,时她因眼疾动手术,收到后于5月4日抱病给我复信。
信中说:近年来由于疾病的折磨,许多活动不能参加了,文章也写得极少,但语文教学的情况仍时刻在我心中。读到青年教师写的文章,深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钻研,努力创造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与见异思迁的比,实在可敬可佩。青年教师大有希望,语文教学也大有希望。于老师念念不忘对青年语文教师进行鼓励。1996年8月8日,于漪课题组在苏州福乐门饭店开会。程翔、陈军、许建国、程红兵、杨杰、李海林、孔立新、李卫东、曹勇军、唐晓云和我参加了会议。课题组孙荻芬、曹动清、陈小英因事没有到会。陈军主持会议。会上讨论了研究于漪老师进展情况。一是全国不少语文老师要求参加课题组,二是于漪老师对课题组非常关心,三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程翔发言说:课题组要以书的形式作为成果,不少于20万字;稿成后送于漪老师过目;出版经费可以争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育基金。时在湖南的李海林发表了不同意见,他认为研究于漪不能走向情感化,要科学化,请于老师把关正如研究鲁迅请鲁迅把关一样不是科学的态度。上海的唐晓云发言,他表示愿意担任该书的责任编辑。他认为这实际上是青语会对向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学习的倡导。全国青语会的同志对于老师非常尊重,大家表示一定要认真研究,出版一本高质量的《于漪研究》。会议之前,陈军曾写信向于老师作了汇报,并把部分研究成果寄给于老师审阅。于老师非常关心这次会议,她专门写了一封长信,对研究工作作了指导。于老师在信中说:在研究中要明确指导思想,研究我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此为突破口,或者以此为抓手,通过教学个案的剖析、评说,更深入地切近语文教学,探讨和把握语文教学规律。
要注重理论色彩。中学教师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实践,轻理论。这不是哪个人的过错,而是诸多因素形成的。跨世纪的年青语文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有也必须有突破性的进展。我多么希望能有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学语文教育学,不是剪贴的,拼凑的,而是中学语文教师群体创造的有效经验的结晶。这个重任我们这一代完成不了,希望在你们身上。在语文教学领域,我只是铺路石,路是要你们走出来的。于老师的来信,在会议上作了传达,课题组的同志们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方向。于老师对语文教育事业那满腔的热情,对青年语文老师那谆谆的教诲,对课题组那满怀的期待,到会的同志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曾巩年谱》出版后,我寄给于漪老师一本求教。
1998年6月13日,收到了于老师的来信,信中说:年青人能甘于寂寞做学问,在当今社会已不可多得。由于利益驱动,有些人,包括一些中青年教师奔波于利网之中,追名逐利,看似热闹,终究年华虚度。你英年力学,前途无量,可羡可贺!年青就是财富,年青时致力于学术研究,教学研究,应该说是十分幸福的。这既是对我的鼓励,又是对我的鞭策;每读于老师的这些谆谆教诲,心中总会重新勾勒新的研究目标,充满了奋进的工作激情,加快前进的步伐。2003年11月下旬,我寄了一张贺年卡,向于老师祝贺新年,并付了一封信。当时我调到新海实验中学任校长,向于老师汇报,于老师来信:到了新校,重新开创一番事业,肯定是够辛苦的,但是,惟其‘新’,就可以在上面挥洒一番,创造美景。
你文化功底好,思路开阔,教育又执着追求,必能在新天地里大展鸿图。全国中语会委托我在连云港举办一次全国中语会著名特级教师展示课暨课题成果交流大会,时间为2008年7月21-24日,20日报到,会上拟请北京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语文课标研制与修订组专家郑国作报告,题目:语文课程改革与课题研究;拟请福建师大文学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孙绍振作《中学语文经典文本的微观分析》的报告,拟请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江苏省中语会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语文课标研制组专家陆志平作报告,题目:从课程标准到教学行为;还请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湖北省特级教师)、程翔(北大附中)、程红兵(上海建平中学)、黄厚江(苏州中学)、尤立增(河北张家口一中)、李卫东(北京市特级教师)等来连上课。
我真也想请于漪老师再次来连,再次聆听她的报告;但我知道,于老师身体健康状况不允许,只能遥祝她健康幸福。幸福的是:在今年每期《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关注栏目里都能读到于老师的文章。
2003年9月18日,在新海实验中学校园和于老师、陈军合影
于漪老师满面春风地步入教室听课
于漪老师在听石德平老师上《往事依依》课
于老师和学生讲自己的童年时代和《往事依依》的写作经过
2003年9月19日,于老师在连云港黄海影剧院作报告
2003年9月20日,于老师和朱绍禹先生、程红兵、陈军、史有为等出席新海实验中学状元班开班典礼
在新海实验中学校园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