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事依依》教案
|
一、教学设想
《往事依依》作者是于漪,著名语文教育家,本文是一篇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散文;鉴于本文内容浅、易懂。因此,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一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二是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之理,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名师,最终让学生能像于漪老师那样热爱文学。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爱好文学,勤奋读书的好习惯。
2、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3、反复朗读精彩语段,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学习文中刻画、描写读书(画)的情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7:50)
同学们,第一单元,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把我们带进了亲近文学、走进文学之门。但我们一踏进大门去就觉得眼花缭乱,似走入仙境,又似走入迷宫,近处是弯曲盘旋的山路,远处是波澜壮阔的大海。这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让人痴迷又让人不敢涉足。
没关系,这节课,于漪老师用她曾经跋涉过的脚印,指引我们拥抱文学,用她曾经渡过这雾海的小船,载我们去遨游五彩斑斓的文学海洋。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第六课,首先,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于漪老师。
(二)作者简介(课件一)
于漪 (1929- ),女,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等。
于漪老师认为讲课要有情趣,应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中,做到声情并茂,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一次在讲课时朗读《祖国啊,我的母亲》,读到动情之处,于老师真的声泪俱下,听课的师生无不为之震撼。
(三)配乐朗读,了解课文(课件二)
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在她70余岁时,应邀为我们写了这篇文章,下面我们先一起欣赏这篇课文,在欣赏课文,请思考下列问题:
思考问题,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
1、遇到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把它圈出来。
2、从哪一节可以看出是对往事的回忆?
3、全文写了哪几件事?(例:看一幅画,读一本书。)
4、于漪老师在教坛上辛勤耕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的成长源头是什么?(用文中的材料回答)
(四)品读课文 (8:00)
1、扫清字词障碍:(先学生提问,同学互答。老师补充提问)
①第二节第六行的“泊”读什么音?为什么?当它解释为“停泊”时,读“bó”,如“门泊东吴万里船”。
②第五节的“雕镂”和“镌刻”都解释为什么意思?既然意思相同,为什么不用同一个?(为了避免重复,使语言富余变化)
③第六节第三行“教导”前两个字读什么?谁知道“谆谆教导”是什么意思?(zhūnzhūn,十分恳切的教导)
2、请一位同学不看书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从哪里看出是对往事的回忆?
(对小时候几件事的回忆,第一节)
①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的第1段朗读一遍,要带着感情读。在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想一想: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生齐读课文第1段,感情投入,在“年华似流水”和“但”等处作了重音和语调的处理。)
②“年华——似——流水——”这几个字为什么要如此朗读呢?听到老师的朗读,你领悟到其中哪些感情?(年华像流水一样,非常快,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就流走了,很难再回来。回忆往事,感慨万端,它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也紧扣了题目。紧扣题目的是哪一个词呢?——依依)
③请大家看书下注释,什么叫“依依”呢?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形容留恋)“杨柳依依”出自《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故人离去时,杨柳作摇摆之状,以拟人的手法实表离别之时的不舍之情。现多用此意。如“依依惜别”,而作者在此又将此意作进一步引申,指心中对往事的那份难以割舍、难以忘怀之情。
到这里我们已基本明白,文章的第1段很重要,它有总领全文的作用,它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下面的文章应该怎么写呢?应该回忆往事了吧?下文回忆哪些事呢?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件事吗?这句话力求精练、准确。(生回答,老师总结)
主要写了四件事情:一是读《水浒传》,二是读《千家诗》,三是听国文老师讲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四是听新派的老师讲田汉的新诗《南归》。
4、读文章只粗略了解内容可不行,还得细细品味语言。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品一品,好在哪里?(学生朗读) (8:10)
学生读、讲;教师点评。
①积累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词汇,四字短语用得恰到好处;
如:“搜索枯肠、雄伟险峻、烟波浩淼”;第四节第二句“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美不胜收”(学生齐读这一段,在朗读中品味“美不胜收”到感觉)
刚才同学们谈到了不少用的好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文中还有多处,希望大家课后把它们抄在字词本上,在课外阅读上也可以这样积累,不断丰富你们的词汇库。
②化用古人诗句,对称呼应,韵味十足。
(齐读诗句春夏秋冬)
同学们也读了很多诗歌,其中有描写四季风光的吗?
说说、背背[学生齐背]
同学们已经有了这么丰富诗词积累,希望大家把读诗、背诗的好习惯保持下去,让你的心灵经常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不断提高你的语文素养。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像于漪老师一样把我们所学到的诗词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
③第五节,“老师朗诵着,……,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请同学朗诵田汉的《南归》:,学生点评,再朗诵。注意感情和重音。 (8:20)
④ 实际,作者在文章中还化用了辛弃疾的词《南乡子》,根据于老师描写的情景,我们也跟着国文老师背诵一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好吗?注意文中有一个描写“悲歌慷慨”(生齐背)
5、同学们真不简单。没有学过,大家竟然背下来了。看来是被于老师所描写的情景感染了,也热爱上这首词了。大家想一想:于老师选择这几件事情都与什么有关呢?可以讨论一下。(生围绕问题讨论)
(与读书(画)有关。)因为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起来,当然离不开读书。
6、作者应邀写此文时,已是古稀之年——七十岁了,回首往事,只选取了这几件事,可见他们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价值。那么,通过我们阅读这篇文章,你觉得于漪老师在教坛上辛勤耕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的成长源头是什么?(用文中的材料回答)
明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第六节)
7、平时读文章亦如此,读懂作者,更要读出自己。下面我们一齐朗读末尾两节。
我觉得,同学们还没有读到位,没有把于老师那种深厚的感情读到位。文章开头写了:“年华——似——流水——”结尾又写道:”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青春的激——情……”(生情不自禁地齐声跟读起来)
好,我们来齐读一遍,要读出“依依”的分量,读出深情,读出前后呼应的感觉。(生齐读课文末尾两段)
8、同学们在课外有计划的读过那些好书呢?只要你觉得好就说出来,向大家推荐。
9、看来同学们已经读了不少中外名著,那么,你们今后还想读些什么好书呢?(生回答:动物、军事等)
(五)结束语
老师很高兴听到大家有如此广泛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的范围千万不能太狭窄,方方面面的作品都要有涉猎,还可以欣赏一些优美的音乐、美术、摄影作品,让自己在多方面的美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同学们,牢记信这一节课,只要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多读一些好书,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像于漪老师那样高尚的人,我奉送同学们四个字一一把握现在!将来你们写“往事依依”的时候,肯定比于漪写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了,我也相信今天的努力一定能铸就你们明天的辉煌。
下面我们在一次朗诵一下文章的最后两节。
五、课外作业(课件三) (8:30)
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可发现:阅读课文犹如走进了色彩斑斓的文学天地,文学这扇大门真是神奇啊,处处是名言绝句,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是否是一日之功呢?作者从小酷爱读书,几十年如一日。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文学熏陶促使她不断奋进,终于成为了当今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那么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像作者一样的经历?你能否举一例来谈谈经历和你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关系。
你课外读了哪些好书?书中的故事、情感、形象为什么会使你着迷,令人陶醉?请你向大家推荐。
例:人物名片:
《西游记》吴承恩,孙悟空:聪明活泼、勇敢忠诚、敢于斗争、胸有大局的理想化的英雄。
《水浒传》施耐庵, 鲁智深:做人要爱憎分明 嫉恶如仇
精彩情节
《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等
《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大闹五庄观”、“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 ”、“三借芭蕉扇”等
阅读收获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又很幽默。在“三打白骨精”中,深入妖精洞内打死白骨精,救出了师傅等人。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身残志坚,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时候曾一度陷入精神危机,在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后,又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保尔那种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钢铁般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往事依依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往事依依》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往事依依、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
下一篇文章: 《往事依依》教案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