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W >> 往事依依 >> 正文

 

于漪《教作文》开阔视野,广为采撷

于漪《教作文》开阔视野,广为采撷
人民教育网站

开阔视野,广为采撷
——勤于积累
写作上的“有米之炊”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积累。尽管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但一个人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要打开写好作文的广阔天地,须学习、掌握更多更广博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为此,在青春年少之际,要广泛阅读,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以开阔视野,实实在在地下一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细功夫。再说,人不可能事事都直接经验,都亲目能睹,亲耳能闻,亲身实践,通过阅读,能懂得许许多多个人无法接触到的事物,冲破个人生活的局限。须记住:阅读是吸收,吸收得越丰富,表达时笔下越有神。


文心絮语
佳作借鉴
习作评说
要语一束
文心絮语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中学生无不读过。它不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情操给后人以深深的启迪,就是对洞庭景色的描绘,也是景物描写中的一绝。“朝晖夕阴”的万千气象,“霪雨霏霏”的阴风浊浪,“春和景明”的上下天光,把巴陵胜状刻画得有声有色,如在眼前。然而,你是否想到:范仲淹据说没有到过洞庭湖,也没有登过岳阳楼,笔下所描绘的巴陵胜状,非亲眼所“观”,而是虚拟的。既是虚拟,为何又写得如此逼真,使人拍案叫绝呢?原来他有生活上的积累,再加上读所得,笔下便出现绝妙好景。
范仲淹是苏州人,从小熟悉太湖景色,后来又官贬饶州(现江西上饶),又对鄱阳湖的景色十分了解。生活上有太湖景、鄱阳湖景的积累,再从滕子京那儿得到《洞庭秋晚图》的,仔细阅读,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巧妙地揉合,笔下洞庭湖的景色就活灵活现。

上面这个例子清楚地告诉我们,生活积累对写作是多么的重要。深知其中道理的年轻人常以作家为榜样,勤奋地把生活中撷取的朵朵浪花记下来,如春意盎然的美景,扣人心弦的场景,精彩纷呈的对话,鞭辟入里的议论,均可作点手记。生活手记是写作素材的仓库,经久不懈地储存,必然富足。

也许有同学认为:我们的记性好,这些事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忘不了,何必一丁点儿的东西要麻烦“笔”呢?其实不然。人类确实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据研究,人脑可以储存1015比特的信息,容量巨大,保持的时间也很长。巴金说过,有两百篇文章储存在他的脑子里。日本索尼电器公司职员友寄英哲能背诵圆周率到小数点后2万位。然而,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做到事事有清晰的记忆,遗忘会悄悄跟随着每一个人。因此,写作材料的仓库不仅靠记忆,更靠手勤。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说得好:“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要提高写作能力,还须勤于从书刊阅读中采集,善于积累多种材料,凡材料厚实的文章,或启人深思,或拓人视野,都可看到作者勤学、积累的功力。众所周知,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每天要到大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去翻阅书刊,他前后翻阅了1500多种书籍,作了大量笔记。他在图书馆习惯坐同一个位置,有时一天在图书馆里坐十几个小时,他座位下的地板小知不觉被踩成了两个脚印。当然,中学生习作所要求的无法与如此的巨著相比,但写巨著的这种废寝忘食、苦苦积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精读,撷取有价值的材料。有些佳作,不仅语言好,内容好,材料也很丰富,能增进知识,增长见识。阅读时应精细、精心,反复咀嚼,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摘录备学备用的材料。例如唐弢的《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以十分丰富的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对学习语文的中学生来说,很有摘录的价值。有的可直接摘录,如: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引自清人沈德潜著的《说诗畔语》,全句是“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

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相传他在《送无可上人》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注的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唐朝范阳人。他的《苦吟》诗前四句是:“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有的自己作简要的概括,如:
文学语言同时要具备绘和音乐的特点,有色彩、有音响地来描写生活和反映思想。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多次更易,先后用过“到”、“过”、“人”、“满”,最后才选定“绿”字。

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也经过多次改动,著名学者王国维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必须向生活汲取,从人民的口头采集语言。普希金跟奶妈学语言;列夫·托尔斯泰一接触到民间语言,就立意改变自己的文风和语法;契诃夫听到有趣的谚语立即记下;阿·托尔斯泰从法院里审问犯人的一本记录中感受到活生生的俄罗斯语言,并依靠这个宝藏写出了小说《诱惑》;高尔基说:“从16岁开始,我就是作为一个别人私语的旁听者,一直活到现在的。”

社会急遽变化时,新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此时语言会出现大矿藏。尽管这种语言显得幼稚、粗糙,乃至混乱,但其中确实埋藏着“语言的金子”。

请看,一篇短文中容纳了多少有关锤炼语言的材料,稍加摘录,就有10条,如果不注意积累,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从记忆中消失,有时至多留下个模糊的印象。

博览,同样要注意积累,勤于动笔。在现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更要博览群书,文史哲,数理化,音体美等等书籍均要涉猎。阅读面广,智力背景丰富,如蜜蜂采花,采过许多花,就能酿出蜜来。

积累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摘录式笔记。如上文所举例子。可录名言佳句、精彩段落,可对书中、文中主要论点、主要内容摘其要记录下来。
做卡片。可摘录,可提要,可批注,可写心得。
索引。如果要记的内容多,可采用索引的方法,把文题、书名、作者、页码等记在笔记里或写在卡片上,备日后查用。
报刊剪贴。把报纸或杂志上具有价值的简短文章,剪下来贴在活页本上以备阅读、运用。

积累时可铺开一定的“面”,广为收集,也可先列若干专题,如理想、志向、道德、情操,学习方法,名言警句,科学天地等等,定向积累。

无论用哪种方法积累,有两点特别要注意。一是积累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分类整理,千万不能糊成一锅粥,如果眉目不清,材料再好,也难以及时而充分地使用;二是忌滥,积累的材料确有意义,确有价值,评注、心得也是真有独特见地的,如果一般性的都捡到“仓库”里,拉杂不堪,把“宝贝”淹没,也成不了写作的宝库。

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有成效的。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近代学者梁启超等等都在读书积累方面下过大功夫。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数干张卡片。

开阔视野,广为采撷于漪教你写作文二开阔视野,广为采撷(1)

柿叶铺庭红颗秋

我家庭园正中偏东一口井的旁边,有一株年过花甲的柿树,高高的挺立着,虬枝粗壮,过于壮夫的臂膀,枝条特多,大叶四展,因此布荫很广。到了秋季,柿子由绿转黄,更由黄转为深红,一颗颗鲜艳夺目,真如苏东坡诗所谓“柿叶铺庭红颗秋”了。

柿是落叶乔木,高可达二三丈。每年春末发叶,作卵形,色淡绿,有毛,叶柄很短。夏初开黄花,花瓣作冠状,有雌性和雄性的区别。雌性的花落后结实,大型而作扁圆形的,叫做铜盆柿;较小而作深圆形的,叫做金钵柿。我家的那株柿树,就是结的铜盆柿,今秋产量共有五百多只。可惜未成熟时,就被大风吹落了不少,成熟以后,又被白头翁先来尝新,又损失了一部分;然而把剩余的采摘下来,除了分赠亲友外,也尽够我们一家大快朵颐了。在柿子未成熟的时候,皮色尚未转黄,而孩子们食指已动,那么我就先摘下一二十颗,浸在盛着鸳鸯水的钵子中(把沸水和冷水混合起来,叫做鸳鸯水),四面用棉絮包裹,过了十天至半月取出,扦了皮吃,甘美爽脆,十分可口。至于皮色转黄而尚未转红的柿子,味涩不堪入口,必须用楝树叶阉熟,或放在米桶里过几天,也会成熟。柿子成熟之后,又酥,又甜,实在是果中俊物。

古人对于柿树有很高的评价,说是有七绝:一长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蛀,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这七点柿树确兼而有之,为他树所不及。只因落叶肥大,曾有人利用它来练字。据说唐代郑虔任广文博士,工诗善,家贫,学书而苦于没有纸张,因慈恩寺有大柿树,树叶可布满几间房子,他就借了僧房住下,天天取柿叶来写字,一年间几乎把整株树上的叶片全都写遍了;他的书法终于大有成就,被夸为“郑虔三绝”的一绝。

成熟的柿子称为烘柿,晒干而皮上生霜的称为白柿。据李时珍说,烘柿并不是用火烘熟的,只须将青绿的柿子收放在容器中,自然烘熟,好像烘过一样,涩味尽去,其甜如蜜。白柿就是生霜的干柿,做法将大柿压扁,日晒夜露,等它干了之后,藏在陶瓮里,到得皮上生了白霜才取出来,这就是柿饼,那白霜称为柿霜。据说患痔病的常吃柿饼,可以减轻;将柿子和米粉作糕饼,可治小儿秋痢,那么食物也可作药用了。

这是现代作家周瘦鹃的一篇说明柿树、柿子的短文,从这篇短文中,我们可清楚地感受到作者积累的丰富。

首先是园林知识的丰富。对柿树的枝、干、叶、果、生长情况、结实情况了如指掌,因而说明时具体、明白、准确、细致。特别是柿子转色的叙说,不仅具体,而且给人以美感。这是由于作者一边从事创作和翻译,一边以相当多的精力从事园艺工作,从亲身实践中积累了栽培花木、种植盆景的经验。

其次是文学知识的积累。柿树叶子肥大,可利用它来练字,非停留在一般性的叙述水平,而是举唐代画家郑虔的事例加以说明,更有说服力。举例又不拘于用叶写字,而是顺带介绍郑虔的官职——广文馆博士及三绝——诗、书、画(郑虔与杜甫为诗酒友,工诗善,书法出众),使所举例子更为丰满生动。又如文章标题,引的是“柿叶满庭红颗秋”的诗句。全诗是“柿叶满庭红颗秋,薰炉沉水度春篝。松风梦与故人遇,自驾飞鸿跨九州”。诗题是《睡起》。该诗一般不为人引用,且作者一说苏东坡,一说黄庭坚。由此也可见周瘦鹃文学方面积累之深。

再次是古代科学知识、古代文化的积累。如古人对于柿树的“七绝”的评价;又如柿子未成熟时,孩子们食指已动的用典(《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国人送给郑灵公一只大甲鱼,公子

宋见了,食指忽然自己摇动,以为一定可吃到好的东西。)增添了情趣。

医药知识丰富,也是一特色。柿饼可减轻痔病,和米粉作糕饼,可治小儿秋痢等。

至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形容柿树“年过花甲”;用词的生动、准确,如“大快朵颐”(“朵”是动义,如手之捉物叫做“朵”,“朵颐”,就是动颐,嚼。“大快朵颐”形容吃得十分开心。)等等。真可谓用得得心应手。

这篇短文选自周瘦鹃的《花木丛中》一书,如果有兴趣读一读,就会发现书中所反映的花木知识是何等渊博,有趣的典故,美丽的诗词,俯拾皆是。读了,能大大增添学养。

开阔视野,广为采撷于漪教你写作文二(1)

习作评说

尾巴趣谈

动物有尾巴,这个结论童叟皆知。猫有尾巴,那黑白相间的尾巴,就像一把钢鞭,给增添了不少威风;鱼儿有尾巴,那片月牙儿似的尾巴灵活地摆动着,鱼儿也悠闲地穿行在水之间;松鼠有尾巴,那条红棕色的尾巴几乎和身子一般大,每当松鼠在树上活蹦乱跳时,这条尾巴也随着身子一起一伏,高高地翘在后,看上去还挺可爱。

可是,动物们长了那么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尾巴,作什么用呢?首先,尾巴能帮助动物活动。就拿我们熟悉的鱼来说吧,鱼的尾巴就像船上的浆和舵,它左右摇摆时,可以产生一股反冲力,推动鱼身的前进。金枪鱼的速度之所以能达到70公里/小时,还是尾巴起了重大作用;另外,鱼尾也能控制前进的方向,当它向左偏时,能使身体两侧的水压不平衡,于是,鱼儿就会向左转弯;反之,则会向右转弯。另外,尾巴还能保护自身并成为一种武器。在烈日当空的夏天,牛常常会受到一种叫牛虻的小飞虫的袭击,它们专门在牛、马的皮肤上吸血,牛为了避免受到袭击,往往会拿自己的尾巴在身上拍打,以便赶走牛虻。还有一种动物——鳄,它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二亿多年了。鳄之所以没有在茫茫的生物界中消失,主要是由于它的尾巴,它的尾巴几乎有身长的一半,且表皮十分坚硬,当它猛一转身甩开尾巴时,有几百公斤的力量,可以把一棵大树打断。一般的羚羊、牛、马等动物更谈不上挨它一下子了,连“百兽之王”——老虎,也惧它三分。所以鳄鱼凭着尾巴几乎可以打败除了人以外的一切动物,使它历经沧桑,在二亿年中没有被淘汰。

这就是一般动物的尾巴的主要功能。可是,还有些动物的尾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使尾巴成了这些动物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澳大利亚有一种大家颇为熟悉的动物——袋鼠。袋鼠一般高达2—3米,它前肢特短,生在胸前,后肢特长,这样的结构十分有利于跳跃,使它能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前跃进;可当它站立时,由于前肢很短,不能支持到地面,很容易摔倒。可是袋鼠长了一条1米多长的尾巴,平时跳跃时,尾巴也一上一下地摆动,保持袋鼠的平衡,当它站立时,尾巴又好像“拐杖”似的,直挺挺地支撑着地面,以防摔倒。要是没有尾巴啊,它真的要“寸步难行”了。

绵羊大家一定很熟悉,可它的尾巴也有特殊功能。当绵羊来到水草丰盛的地方,它就会“开怀畅饮”,吃得饱饱的,然后把养料都储藏到尾巴里面,就好像骆驼把养料藏在驼峰里一样,那条尾巴一下子会长粗2—3倍,好像胡萝卜一样;在行走的途中,绵羊就利用尾巴中的养料过活。当它再来到水丰盛的地方时,那条粗大的尾巴已经变成了细细的一根了,接着,它又大吃大喝,把养料再储藏进去……

除了以上几种以外,有些动物的尾巴具有报警的功能,当它把尾巴外面深色的地方竖起时,就表示“没有敌人”,当它把尾巴里面浅色的地方竖起时,就意味着“危险,快逃”……

看到这里,你知道了吧,别看尾巴大小不同,功能各异,可是对动物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了。

这是一篇初中学生参加作文比赛的当堂作文,尽管文字上有缺点,但从知识积累的角度看,还是颇具特点的。

参赛者对动物的尾巴的形态、功能有所了解,并作了一定的积累,有些有关知识储存在记忆中,使用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文中谈到的尾巴涉及的动物面较广,有、松鼠、鱼、牛、鳄、袋鼠、绵羊等;说明尾巴的功能,有一般的,有特殊的,并运用数字和打比方的方法,使说明具体生动。如果平时阅读不认真,不注意积累,笔下不可能有如此生动的材料。

语言毛病比较多。有形容不当的,如鱼儿尾巴像“月牙儿”;有以偏概全的,如猫的尾巴“黑白相间”,其实的皮色多样,不都是“黑白相间”;有说明欠准确的,如袋鼠的尾巴在于支撑地面,帮助袋鼠站立,而不在于助跑,不在于没有尾巴,就“寸步难行”;又如绵羊到水草丰盛的地方吃水,不能说是“开怀畅饮”;有的不够明确,如尾巴的报警功能,未举例说明。此外,在说明的层次方面也可作一点调整,使条理更为清晰。尽管如此,由于参赛者平时注意知识积累,故而文章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有可读性。

广为采撷,对中学生来说,也是做得到的,采撷越广,文章材料越丰富多彩。下面是香港一位中学生的习作,从中也可见到平日注意采撷的情况。

面 谱 说

昨天放学经过街角时,被一张夺目的戏曲海报吸引住。这并不精致,可是剧中主角那张涂满油彩的面庞,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勾起了我的回忆。

小时候,婆婆常和我去看粤剧,每次当我见到那些开脸的艺人总情不自禁地想:好好的一张脸为何要涂得像个怪物似的?“哪!黑面的是包公、白的是奸鬼曹操、红的就是关公。面上涂了颜色,好让咱们看戏的容易辨别清楚嘛!要不然,我怎知谁是忠谁是奸呢?”这是婆婆妁.答案。可是我还不明白,

为什么演古人要开脸,演现代人却又不开脸?婆婆答不上,总是说:"从前又岂同现在。”于是我就识趣不问了。问题因此搁置,但对面谱的兴趣却更为农厚了。

其实,不单中国的京剧、粤剧等借助面谱来分辨角色,就是东南亚、非洲乃至西洋也用面谱。就以日本为例,传统戏剧演员,均需涂上面谱。据说白色是代表武士,是忠的。表演时,他们除涂面谱外,还要穿上一套十多磅重的戏月艮,又笨又重。他们认为,这样才能表现出武士的威严和雄壮。至于东南亚、中亚及非洲一些部落在庆典时,喜欢以舞蹈助兴,舞者面上也往往涂上面谱以助辨认角色。西洋一种历史悠久的表演者——小丑,也是涂上不同的面谱,使人辨别他们不同的表情。

从前,各地舞台表演者都用面谱来帮助观众辨别角色。现在,借助面谱的舞台表演已渐衰落,现代角色再不用涂得满脸花花绿绿的了。

你可能会问:“这一来,面谱岂不失去了它的作用了吗?”不,面谱虽已从表演者的脸上取下来,但自古至今,它们从未从人们的脸上剥落。

无形面谱,正如演戏的面谱一样,出现在世界每个角落,不论欧洲人、亚洲人,还是美洲人等,都戴它。

文明与面谱,似乎有不解之缘。文化基础深的民族,面谱的花样自然繁多。比如粤剧,面谱的颜色与式样可说是多彩多姿。中国人是聪明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对于戴面谱的学问自然更精通。一个人随时可以拥有多种多样面谱,可真是世上罕有,一批精于此道的面谱专家纷纷出现了。一

些落后部族,当然不甚了解面谱的妙用,所以一个人顶多只有一个面谱,于是文明人本着一片善心,企图改变他们,把“文明”带到他们那儿去,使他们也变成爱戴面谱的“文明人”。

可是你可知道,“面谱”实在有如毒品与病菌一般,是会毒害人间的!人们借助它,把病毒传染到世界每个角落,腐蚀人的本来面目,使人类走上尔虞我诈、互相仇恨的道路,长此以往,后果真是不可设想!

由此可见,无形面谱是一种不治之症。世人沾染日深,到头来只能是自取沦亡。只有还未戴过面谱的孩子能保留真纯,我不禁想起鲁迅的一句话:“救救孩子。”真的,救救孩子吧!

这篇议论文有一定的深度,启人深思。它从一张夺目的海报引出议论的课题——面谱,然后从纵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纵的方面是演古人开脸,以助辨别忠奸,演现代人不涂面;横的方面由京剧、粤剧的面谱论述到其他地区、其他国家对面谱的使用。对有形面谱进行论述后,进而对无形面谱展

开论述,着力论述文明与面谱的关系,揭露文明人对落后民族的欺凌,揭露面谱对成年人乃至孩子的毒害,指出去除无形面谱的艰难,最后以“救救孩子”的呼声作结。文章有说服力,除见解鲜明、结构清晰、详略得当外,十分重要的在于材料比较充实。习作者既善于从生活中直接取材,如戏曲海报、小时候看粤剧,婆婆的言谈等生活中的材料,又注意从书报杂志中取材,如日本的传统剧,西洋的小丑,东南亚、中亚及非洲一些部落的庆典等,都是间接获取的材料。

由此可见,兴趣广泛对材料积累能起积极的作用。

开阔视野,广为采撷于漪教你写作文二开阔视野,广为采撷(1)

要语一束

头脑里“仓廪”充实,写的文章才会材料厚实,质地好。

“仓廪”靠坚持不懈地储存。一是生活素材的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对中学生来说,精读、博览尤为重要。

积累须眼勤、手勤,多看、多读、多记录,背诵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段落也是一种有效的积累手段。

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做读书笔记,可做卡片,可作索引,可剪贴,可自己创造好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要眉目清楚,讲究实用。

过一段时间,阅读积累的材料,既是吸收精神养料,也是一种乐趣。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往事依依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于漪《教作文》开阔视野,广为采撷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于漪《往事依依》课文阅读
    往事依依
    谆谆教诲——于漪老师的厚爱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苏教版《往事依依》导学
    ——《往事依依》教学实录
    六、往事依依(苏教版七年级上)
    春 教学目的
    往事依依、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往事依依》教案
    《往事依依》课文链接
    《往事依依》教案
    《往事依依》教案2
    从《往事依依》看于漪老师的读书观
    往事依依 于漪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例及设计说明
    往事依依    于漪
    《沁园春·雪》教学案例
    《往事依依》学案
    名师课堂——于漪老师《往事依依》教…
    于漪: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
    《往事依依》教 学 反 思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4
    《往事依依》中的古诗荟萃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往事依依》教学实录初一语文组   吕…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于漪:一个曾经的偶像
    往事依依-苏教版初一上学期语文教案
    我爱文学(综合实践活动)
    《往事依依》教案3
    漪:学生“读经”浅见
    于漪: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于漪:把人物写活
    往事依依
    于漪:钟情·倾心·精神家园
    于漪老师在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的讲…
    从国文教师讲课谈朗读教学——《往事…
    《往事依依》教案
    于漪的教学风格
    往事依依(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红烛精神 ——记于漪老师
    特级教师于漪谈语文教学改革
    从活处看,体验独特
    于漪:这是"自毁母语长城"
    和于漪老师一起学语文——《往事依依…
    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总体倾向管窥
    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
    于漪教学风格述评
    于漪: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
    往事依依
    于漪 《春》的教案
    于漪 一辈子学做教师———— 三问于…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往事依依》教学实录初一语文组   吕…
    《往事依依》教学实录4
    往事依依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
    往事依依
    文本的整体阅读——《往事依依》为例…
    往事依依—教学案例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次北固山下》乡愁情结(原创)
    往事依依
    往事依依 3
    《往事依依》学案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往事依依》教学实录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往 事 依 依·教学…
    于漪教案《卖油翁》
    往事依依  课堂实录
    于漪:母语是根,学好中文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习纲要
    《往事依依》教案
    教案:往事依依
    往事依依
    精美的文章 精致的课堂——我教《往事…
    往事依依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于漪:我们当年的语文课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