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N >> 拿来主义 >> 正文

 

《拿来主义》说课稿及其原文

拿来主义》说课稿及其原文

大家晚上好!我所说课的内容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就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所撰写的一篇杂文,鲁迅的杂文具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并且善于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学生学习本文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而且可以学习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以及议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

二、教学目标:

议论文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对学生在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如下要求:学生能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在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能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在写作方面能写一般的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且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于是根据新课程 “三个纬度”标准,结合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和本文的特点,以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和课文的脉络。

2了解、学习文章中的论证方法,提高分析议论文、提取论点论据的能力。

3)分析课文语言特点,体会鲁迅先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语言特色。

4)理解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主张的深刻内涵,学会用“拿来主义”的态度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高一学生对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逻辑技巧的掌握相对欠缺,以及鲁迅先生所写杂文的特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文的特点,因此:掌握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内涵、体会语言的犀利和幽默的特点,以及掌握比喻论证和因果论证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而难点是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和各种比喻的深刻寓意。

四、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情景引导法、讲授法、提问教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点拨法,从而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在学法上,贯彻原则是“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包括小组讨论法、朗读法,以课前预习、课堂探讨、课后练习贯穿本科的学习中。

此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课将分两个课时进行。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解作家和创作的背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理解文章思路和结构层次,并分析课文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    导入。

先是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从而引出他另一文体议论文的学习,激发学习相对枯燥议论文的兴趣,随之进入内容学习。

接着是创作背景介绍,课前已先让学生预习本课文,因此此环节让学生介绍,老师补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时代背景的认识,从而利于更好得掌握本文的内涵。

2.背景介绍。

由于学生们在小学、初中阶段都对鲁迅及其作品有所学习,然而这又是他们第一接触杂文,并且文章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性,因此,在背景介绍中,我只是简单的介绍了鲁迅,而比较具体的讲解这篇杂文的创作背景。

3.检查预习。

背景介绍完毕是预习检查,主要针对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利于更好得读懂鲁迅先生犀利的语言特色。

4.感知全文。

扫清字词之后,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课文的整体结构。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先学生再次快速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脉络和段落划分。

5.然后,重点分析第一部分的内容,通过问题讨论,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我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1.文题“拿来主义”的内容是什么?2.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而“原因”又是什么呢,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第一问由全体学生回答,第二问由讨论的小组成员代表回答,老师点播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而让学生体会第一部分的论证方法。

6.最后是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作业主要是要求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的第二第三部分,划重点难点语句,思考其中的深意。

第二课时

第二课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主要通过讨论,学习第二、三部分(第510自然段)的内容,进一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学会以准确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并且掌握比喻论证和因果论证的方法,以及体会语言艺术特色。

1.检查复习

请学生们主动上台发言,表达自己对“拿来主义”的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体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进入第二第三部分的学习。

2.课文讲解

在第八、九自然段我将屏幕上显示三个思考题:1.对待文化遗产有哪几种态度、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采用什么论证方法;2.“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2.“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 姨太太”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哪一部分?   

第一问主要让学生针对文本来回答,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述能力,继而引出比喻论证的知识点的讲解,突破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第二问主要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讽刺幽默的语言特色,从而理解“拿来主义”的深刻内涵;第三问将采用提问法,重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巩固比喻论证这一论证方法,深刻体会鲁迅先生对“文化遗产继承”的态度。

   接着是第三部分的讲解,此处由学生来总结对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从而学会用“拿来主义”的态度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3.总结和作业布置

再次明确本节课的重点,要求掌握议论文相应的论证方法,以及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特色,作业是“仿照《拿来主义》的比喻论证和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试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写作中深刻领会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板书将在我的授课过程中呈现,力求简洁明了。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6),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2〕。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3〕,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4〕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5〕。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7)。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六月四日
  注释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七日《中华日报·动向》,署名霍冲。
  〔2〕“发扬国光”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四年间,美术家徐悲鸿、刘海粟曾分别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中国美术展览或个人美术作品展览。“发扬国光”是一九三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大晚报》报道这些消息时的用语。
  〔3〕“象征主义”一九三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大晚报》报道:“苏俄艺术界向分写实与象征两派,现写实主义已渐没落,而象征主义则经朝野一致提倡,引成欣欣向荣之概。自彼邦艺术家见我国之书作品深合象征派后,即忆及中国戏剧亦必采取象征主义。因拟……邀中国戏曲名家梅兰芳等前往奏艺。”鲁迅曾在《花边文学·谁在没落》一文中批评《大晚报》的这种歪曲报道。
  〔4〕尼采(F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的鼓吹者。这里所述尼采的话,见于他的《札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
  〔5〕一九三三年六月四日,国民党政府和美国在华盛顿签订五千万美元的“棉麦借款”,购买美国的小麦、面粉和棉花。这里指的可能是这一类事。 
  (6) 指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巴黎举办的中国古典艺术展览

  (7)这里是讽刺作乐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等人
  文章《拿来主义》:
  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拿来主义》说课稿及其原文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
    【知识点三:鲁迅代表作赏析】 —— …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阅读
    拿来主义 鲁迅
    鲁迅的《拿来主义》真涉及到如何对待…
    《拿来主义》教学中的一个问题
    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评课稿
    《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拿来主义》说课稿3
    《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说课稿4
    说课指导: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简析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2
    《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2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4
    《拿 来 主 义》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2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拿来主义》备课札记
    立象藏理趣 妙语讽世情——《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说课稿2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3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1[于漪设计]
    高一语文 --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5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反思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创新教学设计:小标点 …
    不是主义的主义——重读鲁迅《拿来主…
    拿来主义教案
    语文教案-《拿来主义》微型教案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与反思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6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学资源
    【有关"拿来主义" 的教学设计】
    【有关"拿来主义" 的课后练习】
    【有关"拿来主义" 的阶段测试】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读李玉山…
    《拿来主义》 教案4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多亏了那突然…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排除法巧理思路——《拿来主义》教学…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3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
    优秀教参之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
    初三政治教学中要学会运用拿来主义
    ·三教《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案和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拿 来 主 义》教 学 实 录
    《拿来主义》(第三课时)课堂实录及…
    拿来主义 教案示例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案6
    人教必修4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3
    《拿来主义》教案3
    《拿来主义》微型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2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创新教案
    “拿来主义”启示——《数学广角——…
    《拿来主义》片段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