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M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正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设计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精英小学 李春燕     【说教材】

  我要说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冻死了。按这样的故事情节,本文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4)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小女孩的悲惨生活。第二段(5~12)讲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眼前产生四次幻景,表现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四次幻景,结构相似,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其中第四次是全文的高潮。第三段(第13~14节),讲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课文可以分3课时教学。


【说重难点】

  作者在这篇童话中,没有把要表达的意思全部直接描写出来,许多句子蕴含着深刻的含意,适合学生揣摩,因此我把指导学生读懂“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少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第二天早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等句子,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作为本文教学的重点,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课文第二大段是重点亦是难点。这部分作者不直接写小女孩如何饥饿、寒冷、孤独,而是通过小女孩的幻景来表现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将现实、幻觉、理想融为一体的写法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我把读懂每一次幻境含着的意思作为本文教学的难点。然而之所以产生这四次幻景的原因是小女孩现实生活中既冷又饿,还没有欢乐、无人疼爱。根据我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小女孩的现实生活的感受程度,直接决定着对下文的种种幻象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深度,所以我把课文第一部分的教学作为难点的突破口。


【说教学目标】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文章的特点,我为这篇课文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喷”,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会用“简直”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文中破折号的用法。

  3、理解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4、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起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


【说教法学法】

  “教师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人人参与到读书中,在读中理解,领悟,品味,积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并辅以“情境教学法”,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观看《卖火柴的小女孩》FLASH动,并以充满感情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既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又激发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安徒生。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育。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讨论,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通文章。


三、检查预习并理清课文的脉络

  本课有6个生字,还有1个多音字,由于我班的学生对生字的识字方法掌握得较牢固,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指名读和齐读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读音,并理解多音字“喷”。再引导学生认真地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讨论,再在集体学习中理清文章脉络──课文主要写了“卖火柴、擦火柴、悲惨地死去”三部分,降低了分段的难度。


四、学习第一段

  课文第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内容比较散。这一部分虽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学生对小女孩的现实生活的感受程度,直接决定着对下文的种种幻象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深度。因此,教学中我认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读自悟,为精读重点部分打好基础。

  1、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读懂了什么,用一个词概括出来?再归纳出“可怜”这个词。

  2、读议结合,精读理解:

    抓住“可怜”这一中心词,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段落说出是从哪些地方读懂这个小女孩的可怜?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1~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句子,并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后让学生选一两句话读一读或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师生共同归纳出小女孩的可怜体现在冷、饿、没有欢乐、无人疼爱四个方面 。

    再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说说又是从哪些语句读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例如:理解小女孩的可怜,我先引导学生抓住四句描写冷的句子,重点指导第二句“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这句话,作者在这篇童话中,没有把要表达的意思全部直接描写出来,句子蕴含着深刻的含意,我安排在课内指导学生读懂。这段话表明女孩家里非常穷,她自己根本没有鞋。在寒冬腊月,穿着一双大拖鞋,根本不能御寒,就连这样大的拖鞋还是她妈妈穿了很长时间的。)教学中我先扶学这一句,让学生先理解句子字面的意思,讲拖鞋大,再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最后通过朗读体会,总结学法。学生学到了学法,后面的句子就可以放手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女孩的可怜还体现在“饿”。这一方面比较好理解,我放手让学生理解。在理解“小女孩没有欢乐、无人疼爱”这一方面,我主要抓住重点句:“雪花落在她的金黄色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就这么一个美丽的女孩,却有家归不得:一是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二是“她不敢回家,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风可以“灌”进去。在这样的环境中,美丽纯真无辜的小女孩是难以生活下去的,学生理解了这个句子,就为下文理解小女孩悲惨地死去打下了伏笔。同时也落实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训练重点,突破了难点。

  3、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最后配上风声、音乐,努力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第一段,使学生再一次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充分表达出对小女孩的同情。

    标点符号“──”在课文第一段中连续出现三次,教学中不容忽视。我主要用大屏幕出示:“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里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突出事情发生在大年夜。“这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破折号在这里也起解释作用,说明拖鞋具体有多大。“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忘不了的原因。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破折号的用法。


五、学习第二、三段

  课文第二段,作者不直接写小女孩如何饥饿、寒冷、孤独……而是通过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眼前产生一次次幻景,表现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第一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在当时的社会里,小女孩得不到温暖、食物、欢乐和爱抚,只能通过幻想。有了前面的基础,加上这四次幻景,结构相似,在教学中我先扶后放,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读自悟,穿插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有感情朗读等完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文章结尾,作者也是别具匠心。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与反思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比较阅读
    《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
    《皇帝的新装》课标解读
    《皇帝的新装》课文导读
    《皇帝的新装》课文简析
    《皇帝的新装》学法导引
    《皇帝的新装》课文结构分析
    《皇帝的新装》课文背景知识
    《皇帝的新装》课文写作特色
    《皇帝的新装》素质教育新学案
    童话欣赏:《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练习说明
    《皇帝的新装》教学建议
    《皇帝的新装》课本剧剧本
    《皇帝的新装》所依据的西班牙民间故…
    论童话
    《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
    《皇帝的新装》比较阅读
    《皇帝的新装》字词综合运用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
    《皇帝的新装》人物描写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3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
    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4
    【英文赏析】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问题研究
    【原文欣赏】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2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3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4
    《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5
    《皇帝的新装》主题新解:人性的悲哀
    《皇帝的新装》重难点突破
    《皇帝的新装》课本剧欣赏
    课文皇帝的新装研讨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2
    《皇帝的新装》心理描写
    皇帝的新装教案(新课标)
    《皇帝的新装》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2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思想内容
    《皇帝的新装》审美鉴赏──亦真亦幻…
    《皇帝的新装》写作亮点
    《皇帝的新装》的艺术特色
    《皇帝的新装》问题探究
    《皇帝的新装》动作描写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童话的特点与作用
    《皇帝的新装》教案设计
    富翁
    丑小鸭
    拇指姑娘
    《皇帝的新装》电子教材
    《皇帝的新装》整体把握
    《皇帝的新装》典题例析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解读:一篇庄严的成人…
    《皇帝的新装》学法指导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衣》续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预案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课内语段阅读题训练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同步达纲练习
    《皇帝的新装》基础知识训练
    《皇帝的新装》课外语段阅读题训练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课时训练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一本不说话的书
    《丑小鸭》一课教学反思──谈如何应…
    《丑小鸭》电子教材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杂谈
    《丑小鸭》教学设计
    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丑小…
    《丑小鸭》说课稿
    《安徒生自传》:童话背后的苦难
    思辩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探究美…
    不懈追求──“丑小鸭”走向“白天鹅…
    《丑小鸭》教学反思
    推陈出新 老课新教──《丑小鸭》教…
    对平等和尊严的追求──人教版七年级…
    《丑小鸭》研讨与练习说明
    《丑小鸭》教学建议
    《丑小鸭》有关资料
    《丑小鸭》问题研究
    《丑小鸭》参考图片
    安徒生之为安徒生
    《丑小鸭》词义辨析
    “我”看《丑小鸭》──《丑小鸭》课…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
    安徒生的童话
    丹麦给安徒生过生日
    从天鹅的蛋里出生──发现孩子内心美…
    安徒生的生平和创作
    丑小鸭的天鹅梦 勇敢者的交响曲──…
    童话及特点
    《丑小鸭》学法指导
    《丑小鸭》素质教育新学案
    《丑小鸭》写作背景
    《丑小鸭》课文背景知识
    《丑小鸭》生字注音
    关于《丑小鸭》主题的探讨
    《丑小鸭》研讨赏析
    快乐王子
    《丑小鸭》难句解析
    《丑小鸭》多角度教学设计
    《丑小鸭》写作特点
    《丑小鸭》写作特色
    《丑小鸭》中心思想
    《丑小鸭》结构分析
    《丑小鸭》疑难解析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课文评点
    《丑小鸭》反思体验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新编《丑小鸭的故事》
    青蛙王子
    《丑小鸭》形近字辨析
    叶君健与安徒生童话
    《丑小鸭》问题探究
    《丑小鸭》多角度教学设计
    《丑小鸭》习题精选
    《丑小鸭》同步练习
    《丑小鸭》同步练习
    《丑小鸭》同步轻松练习
    《丑小鸭》同步达纲练习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词语解释
    丑小鸭的梦想──改写《丑小鸭》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多音字辨析
    《丑小鸭》教学反思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整体把握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