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教学设计 山西省阳泉市李家庄中学 李艮忠 陈俊芳 姚桂平 【课题】 丑小鸭 【创意说明】 《丑小鸭》之所以最终变成白天鹅,缘于它心中那一份恒久的梦想。文章一直以它丰富多彩的语言、浓厚的诗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感受,让他们美美地读、自在地说、放情地议,教师适时引导,把学习引向深入,达到让学生汲取童话思想的精髓。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 板书课题。 作者简介(略)。 二、初读课文,述情节 1、速读课文,大致明白课文内容。 2、圈读关键词,简要复述童话情节: 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复述。 地点:养鸭场 沼泽地 农家小屋(老太婆家) 灌木林 农夫家 大花园 遭遇:众兄弟姐妹、母亲在外貌长相上嘲笑、嫌弃、赶、咒、啄、打、踢。野鸭、公雁、猎狗嘲笑、戏弄、嫌弃它的丑。老太婆、雄猫、母鸡利用它、鄙视它、限制它。所有的动物都瞧不起它。孩子们接近它、要抓住它,女人打它。遭遇呈逐步升级状;身体上的伤害、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打击、肉体精神双重摧残、险些丧命。此外,它还得忍受饥饿,逃避猎枪,防范严寒。 三、细读课文,说形象 1、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2、有表情朗读课文(或分角色朗读),重点理解丑小鸭形象,用“从这里,我看到了一只__________的丑小鸭”说话: 让学生自得地说,目的在于让他们从丑小鸭的性格特征:虽有自卑,但不自贱;虽屡遭厄运,但仍坚韧不拔;虽身处逆境,却从未放弃追求;它生活漂泊无依,理想却始终坚定不移,那就是追求快乐,渴望理想,崇尚自由,向往美丽。 拓展:在刻画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时,作者倾注了真挚的感情,或同情,或愤懑,或欣喜,他为什么会如此动情呢? 穿插安徒生的艺术人生的介绍,了解丑小鸭的命运正是作者经历的写照。 四、议读课文,谈意义 1、议论题一: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白天鹅? 谈谈童话的思想意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重点语句分析议论后作答。明确: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实际上经过了两个阶段,由被迫流浪到主动追求。在老太婆家,它找到了安身之所,但它并不满足,它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要到“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中去,这是它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在见到白天鹅后,它“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从此“再也忘不了”它们,这是他信念的形成期。经受了严冬的煎熬和考验,当他一见到久已渴望的天鹅,它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我要飞向他们”,就算“他们会把我弄死”,也“没有什么关系”,她不顾生死地飞向他们终于靠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实现了理想。 (可结合课后练习二进行) 关键句子: ⑴ 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⑵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⑶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⑷ 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2、议论题二:丑小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谈谈形象的现实意义: 让学生尽情地议,放胆地说,教师一定要珍视每位同学的感受,鼓励精彩发言。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作点发言记录: ⑴ 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⑵ 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⑶ 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五、拓展引申 在前进之路上,你是一只“丑小鸭”吗?要变成一只“白天鹅”,你还有哪些路要走? 1、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理一理童话中的其他人物形象,说说芸芸众生相,也用“从这里,我看到了 ”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当时以貌取人的荒唐世道和自以为是、粗俗可鄙的世人丑态,更进一步认识艺术形象。 六、课堂小结,提希望 【资料整合平台】 课文背景 创作于1844年的《丑小鸭》是安徒生在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写的。那时他有一个剧本《梨树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当时写的许多其他的作品一样,它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他在日记上说:“写这个故事多少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转一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丑小鸭”──事实上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但因为它生在一个鸭场里。鸭子觉得它与自己不同,就认为它很“丑”。它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鄙视,但它最后终于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成长为一只最美丽的白天鹅。作者把自己当时的全部感情都融注在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里,以求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丑小鸭,安徒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丑小鸭》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