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第三中学 吴州丽 【教学依据】 《皇帝的新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光着身子游行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课文具体描述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示。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习这篇童话故事,我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师在阅读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就《皇帝的新装》的故事而言,学生是很感兴趣的,但是要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学习、分析本文,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及写作意图,则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可以有效地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培养,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一次洗礼。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现实社会中的诚信缺失现象,考虑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反思自身,屏弃虚伪,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另外,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把课本编成课本剧,以演戏的方式重新认识本篇课文,也是实现本文教学目的的一个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能品析人物形象,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猜故事──说人物──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人性中“虚伪”这一弱点,并通过情景体验,引导学生努力战胜这一弱点,做一个纯洁无邪的人,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大家有没有读过安徒生的童话?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另一篇作品。写一位皇帝喜爱新装成癖,竟至演出一场令人捧腹的闹剧。这篇童话的名字就叫做《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以巧妙的构思,夸张的情节,嘲讽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皇帝和大臣的形象。认真阅读这篇童话,让我们在笑声中得到启示。请大家先把语文课本放到抽屉里。 二、猜想故事 师:先请课代表起来把课文朗读一遍,注意在她朗读的过程中请大家不仅要注意听,还要注意情节发展,读到一定的地方,课代表会停下来,而请大家试着想像,看看下一个情节会发生什么? (读到“为了穿得漂亮”时停) 师:好的,读到这里的时候,说皇帝“为了穿得漂亮”,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为漂亮会做到什么程度? 生1:他每次穿衣服的时候都要在镜子前面照很长很长时间,生怕哪里没弄好,影响美观。 生2:如果他的衣服哪里穿的不太合适,影响了整体效果,不如他的心意,他就会对大臣以及裁缝师大发雷霆。 生3:他每次穿好衣服后都会在镜子旁边找很久,迟迟舍不得上朝,简直成痴了!(生大笑) 生4:他为了新衣服,不惜代价,不顾国事。希望自己穿的是国家中最最漂亮的。 师:很好,想不到同学们的想象能力有这么丰富,好的,我们继续往下猜读,希望待会儿能听到同学们更精彩的发言。 (课代表继续往下读,读到“来了两个骗子”时停) 师:这时候,皇宫来了两个骗子,大家想象一下,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 生5:他们会先夸奖皇帝一番。 师:怎么样夸奖? 生5:他们会说皇帝你的身材真好啊,而且我们织的布是天底下最好看的布,你穿上用我们布做的衣服将是天底下最英俊的皇帝。(生大笑) 师:(笑)想象力真丰富,很好。还有别的吗? 生6:他们会吹捧他们的布。 师:如何吹捧? 生6:我们的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非常非常的华丽,没有什么词汇能来形容它,简直无与伦比,只有世界上最聪明、最美丽的人,才配穿上它。 师:(笑)布陷阱了!…… (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时停) 师:好,布块织好了,皇帝就派了“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 可以想像一下,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有怎样的表现? 生7:那个大臣先想“天啊,我难道是愚蠢的吗?我怎么什么都看不到?”然后他还不停的眨眼睛和揉眼睛,以确定自己有没有看错。 生8:那个大臣为了不让别人看出来自己看不到就把眼睛故意瞅的很近,然后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并不存在的布,以赞叹的不可思议的语调说着:“噢,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布,皇帝穿上这样的布做出来的衣服真的不知道有多么的好看啊,你们继续织吧,让皇帝能够尽早的穿上这件新衣,皇帝肯定别提有多高兴了。”然后笑嘻嘻的走了。 师:嗯,你的语言想象的很到位。 三、品味人物性格 (以猜读想像为契机,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评价故事中的人物。) 师:下面,我请同学们来评评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学生有的翻书,有的沉思,慢慢地有些同学举起了手。) 生9:这是一个愚蠢之极的皇帝,他手下的大臣阿谀奉承,丑态百出。 生10:这个皇帝太爱慕虚荣了,所以才被骗。 生11:这是一个昏庸的、不可救药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 生12:这是一个虚伪的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当他意识到百姓讲的话是真实的时候,他还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更是可笑。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皇帝的性格特点:虚伪、愚蠢、爱慕虚荣、昏庸、不称职的皇帝。这是皇帝,那骗子呢? 师: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你如何评价骗子? 生13:因为皇帝极其喜爱新装,所以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用织新衣来骗他,可见骗子的狡猾。 生14:老师,我对骗子的看法和大家的看法有点不同,我觉得这个皇帝整天只关心新衣服,不理朝政,骗子这么骗他,可能是希望皇帝能吸取教训,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生15:骗子骗皇帝,以毒攻毒,好! 生16:骗子如果是坏的,那就应该把他们绳之以法,而课文结尾却没有这样写,可见作者也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生17:骗子不值得肯定,从主观上说他们行骗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课文当中对骗子的细致描写中就可以看出。 师:看来这个问题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很好,其实我们在讨论人物性格的时候就应该学会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对文章要有个性化的理解。 四、畅谈心得感受 师:在这群被骗的人中,你对谁最感兴趣,找出你认为最能吸引你的情节,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他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人? 生18:我对文中的老大臣感兴趣,他是皇帝心目中最诚实,有理智的,最称职的。可他看不见布料却谎称这布料“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而且他的表情动作都很滑稽可笑,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可什么也没看见,后来他干脆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从中我看到了老大臣的愚蠢,自欺欺人,也替皇帝可怜,原来他认为最优秀的大臣这么虚伪。 师:你的话真是一针见血,既指出了老大臣的缺点也批评了皇帝,真是一箭双雕啊!还有谁补充的。 生19:我同意他的看法,但我要补充一点,有一处情节很可笑,那是老大臣听骗子描绘布料,他注意地听着,以便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 师:你读得很仔细,这处确实很吸引人。 生20:老师,我觉得关于老大臣的情节都相当精彩,我想用朗读来表示对文章的喜欢。(学生这时响起掌声,表示对这位女学生的支持。她读得很投入,很有感情,她是我们班朗读水平最好的一位) 生21:其实,我觉得皇帝最滑稽,他被骗子利用了也不知道,愚蠢至极,都说瞎子撞了墙也知道转回身,可皇帝却要一头硬撞进去,自己看不见布料,而且还有胆量穿上不存在的新衣云游行,当孩子说他没穿衣服,他还将游行进行到底,还摆出一副骄傲的样子,不仅让百姓看见他赤裸裸的身子,还让他们看见赤裸裸胺脏的灵魂。(学生鼓掌) 师:(笑)熟语用的不错!分析得很深刻,很有见解。 生22:那些随从大臣们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漫画,你瞧,他们将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在拾衣裙,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这些内臣矫饰的动作让我们看到的是愚蠢的一面,是长年生活在皇上身边惺惺作态的人群,是阿谀奉承的虚伪人! 师:你骂得很好,骂出了同学们的心声。可为什么小孩子没有成为被骗一员,反而说出了实话? 生23:因为小孩很天真,很无邪。 生24:因为小孩什么都不懂,没有什么顾忌。 生25:因为小孩很勇敢,无私心,纯真。 师:(笑)看来大家都读懂了,读出了文章的精髓与自己的见解。 五、拓展延伸 师:如果你是《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你会怎样? 生26:如果我当时在场,那我肯定不敢说,因为那明摆着是要杀头的吗!识时务者为俊杰。(生笑) 生27:我不怕死,我会大胆地说出来!因为做人要诚实。(生笑) 生28:我一定会说出来!我很傻的,忍不住。(生笑) 生29:我不知道自己会怎样,很希望是那个小男孩,不过通常,通常…… 师:会如何?保持沉默? 生29:对!因为在大多数意见一致的情况下,我不会说出相反意见。 师:的确,人类具有一种先天性的趋同心理,往往不怕自己错了,只是深深的害怕只有自己错了,也就是孤独的错。 师: 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有时还要付出代价,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同学们!你们做得到吗? 生:(齐声)能!…… 【课后反思】 我在处理本课教材中,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标中提倡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关系。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老师与文本,老师与学生这样互动的局面,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文体地位,教师不要将自己的见解或教参的解读强加到学生身上,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在这堂课中,我只有设计几大的问题,当问题的设计是贴近学生的,让他们每个人有话可说,有题可做,注重题目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化,还提倡学生多角度阅读,有创意地阅读。如每个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作了评价,而且从对主题的认识来看更是改变了以往就是揭露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一面,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解读,而且学生是从不同角度地分析,有的抓住上层人物,有的抓住百姓,有的从正面,有的从反而,有的从正反对比着来分析主题,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可喜阅读效果。在这堂课中,我提倡的是返朴归真的阅读文本,从头至尾我没有将个人的阅读体验强加到教学中,也没有将作者写本文时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生怕这些会左右了学生的思考与体验,于是才有了多种见解的存在。这正是课标中所提倡的阅读是一个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而没有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解读,真正体现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