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雷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迈退休的老人,每天步行来到翠湖畔与海鸥做伴,喂养海鸥,和海鸥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依依不舍的为老人举行葬礼,让我们感受到动物的灵性,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根据本篇文章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以下学习目标和重点:
目标:
1、 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2、 抓重点句,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感受动物的灵性。
重点:
抓重点句,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感受动物的灵性。
为了顺利以上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课前我让学生课外查找有关海鸥老人的资料,并且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本堂课做好充分准备。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我设计了一下教学环节
一、 介绍海鸥老人。
二、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三、 研读第一部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四、 研读第二部分,感受海鸥对老人多情。
五、 总结全文谈感受。
课前我让学生查找有关海鸥老人的资料,让学生做好课文的预习和准备工作,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上课一开始我便出示一幅老人的雕像画询问学生:谁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再请学生介绍一下这位老人。通过学生的介绍和讲解,学生们便能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些了解,并且知道了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他们知道老人死后,海鸥们为他送行,当地人为这位老人立像,一定非常震惊,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也为学习本课打下了情感的基调。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我让学生先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我们可以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默读是他们已经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并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概括能力。而本篇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晰,因此学生完成起来并不是十分困难。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很容易就能理清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老人每天喂养海鸥,与海鸥做伴;第二部分是老人去世后,海鸥为老人举行葬礼。
文章脉络理清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围绕这个问题,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阅读,能够自主体会文中的词句,感受老人的特点。目的明确,也就越高。通过学生的研读,他们能从“褪色”、“蓝布包”、“步行”等词,了解到这是一位极其简朴的老人。从“背已经驼了”想象到他年迈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老师出示有关老人的生活资料,让学生了解:老人已经退休,靠的是每个月二三十元的退休金维持生计,在自己生活如此拮据的情况下仍坚持购买食物,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路喂养海鸥,此时你感受到什么?
此时的材料无疑又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冲击。学生的心灵是无比单纯而感性的。他们很难想象:一位生活这样拮据的老人会这样做,他们更难想象这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此时他们的内心必定因此而震惊。同时亦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爱是多么伟大与无私。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品读课文,重点研读老人喂养海鸥的部分,全出血老人与海鸥动作的词,讨论交流,这些动词写出了什么。
学习课文我们应抓住重点段落,学习句子我们应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这部分的动词将老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动词学生同时也能感受到老人喂海鸥动作熟练,以及海鸥与海鸥配合默契。紧紧围绕老人与海鸥和谐相处进行质疑:还有哪些地方能够体会老人与海鸥相处融洽,学生很快能从老人能够叫出海鸥的名字感受得到。
海鸥能与老人和谐相处和老人每天来喂养海鸥,与海鸥做伴是密不可分的,这一部分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
研读第二部分,退回海鸥对老人的情。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一部分哪些地方使我们感受到了海鸥对老人的情:
研读句子:
句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句②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句③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xuán)涡(wō)中脱出身来。
这里,海鸥们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通过这一部分学习,学老师无需做多大讲解,因为学生们早已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了深情厚谊。一次这个问题并不难。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感受海鸥的灵性。当老人每天都来照顾它们时,它们对老人产生了感激之情,当老人去世时,它们是多么的不舍,它们为老人举行葬礼,为老人送西行,正是这些海鸥们悲痛的表现。
此时,当学生们被海鸥的不舍与悲痛深深感染,教师可就势要求学生与海鸥一起为老人送行,最后回味感受:
如果,你是其中一只海鸥,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市民,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有哪些话想说,请你拿出笔把它写下来。
本篇课文教学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阅读为依托,是情文感相交织的一次教学。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老 人
喂 送
爱 情
养 行
海 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