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花雨》教学杂谈
|
《桂花雨》教学杂谈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里庄中心小学 吴辉静】〖教学资源选择的有效性·人本资源的有效选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即一切与小学语文课程相关的资源,具体说就是小学语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可以说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顺利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详细列举了教科书之外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纸介质的书报杂志、影视、音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演讲、辩论、讨论、表演等形式,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以及日常生活、重要文件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即语文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课堂教学资源如此丰富多彩,究竟哪些资源可以进入我们的课堂,并能为教学服务,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呢? 教师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人格魅力等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丰厚的教学资源。这是一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染和浸润,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要用丰富的情感资源感染学生,只有自己先被感动,才能带着这份感动走向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好课文的情感。我曾听过陈跃红老师上的《桂花雨》一课,老师就将自己的情感发挥运用到了极至,学生受到老师的感染,把浅显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浓浓的乡情很深刻地感悟到位,学生的感情、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教师还要用丰富的语言资源启发引导学生,注重课堂评价激励、旁征博引、课文导语、过渡语、结束语的设计,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平常总说到:老师的导语过渡语设计的好,必能为教学效果增色。 学生的特长、生活经历、学习经验、优点等同样是一种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张扬创造机会和条件,发挥好学生身边的榜样应有的作用。例如我们教师就能常常利用学生的经验来帮助理解,用学生中的真实事例作比喻,常常能够使深刻的道理变的浅显。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长青小学 于 海】 〖当我面对学生的“发难”──小议班主任知识容量对学生的影响〗 现代社会与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有渊博的知识,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才能让学生由衷的佩服,敬慕和亲近。班主任的知识容量对学生来说,就象一块磁石,容量大,就会牢牢吸引住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及求知欲望,增加班级凝聚力;反之,一切可想而知。 记得一节语文课,我在讲课文《桂花雨》,正在滔滔不绝时,一名学生突然问我“桂花纷纷下落,真像下雨,为什么不说是下雪”我哑口无言,没想到学生会问出这样让我语塞的问题,思考片刻便含糊其辞地搪塞过去,转入下一话题。接下来的半节课,在我的余光中,我发现这个学生看我时,眼光中充满了疑问,根本无心再听课。在当天的日记中他写到:老师,你今天解释得不对,作者生活在沿海,季节中都多无雪,而桂花多长于南方,盛开在八月也无雪。作者是想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如果说成“桂花雪”会给人一种冬的萧瑟,而写成“桂花雨”却飘飘洒洒,暖人心田。看到这儿,我感到自惭形秽,现在的学生可不局限于只质疑课文的主要内容,他们的思维发散,想法千奇百怪,凡事喜欢追根究底,如果教师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也即将丧失。 为了尽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我虚心向领导,教师请教,备课,讲课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了拓宽知识面,我购买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刊物和儿童读物,了解学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学生的“发难”处理也较为应机,再也不会尴尬和含糊应对,终于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了磁石一样的魔力。 【江苏省江都市真武中心小学 徐乃华】 〖阅读教学自主质疑三部曲·课前质疑,促进理解〗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培养他们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一般中见特殊,特殊中见一般的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张显他们的个性呢? 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变被动式吸收为主动式探索,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好方法。预习课文,是学生了解课文的开端,对帮助学生学好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在每篇课文教学前,布置学生先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在文中做上记号或直接把问题写在预习本上。如教学《桂花雨》前,学生先自主质疑: 1、“口占一绝”,“即时”,“撮”是什么意思? 2、作者为什么最喜欢桂花? 3、为什么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桂花”。 4、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当然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提问题的水平也就不同。学生边提问教师边指导,结合教学需要筛选优质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讨论,尽可能地让学生有所争论,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促使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陡然高涨,教学变“要我知”为“我要知”,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更加主动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第二小学 韩雪萍】 〖快乐朗读·联想式朗读〗 语文教学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文实践,而朗读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读有哪些要求,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三点: 有时候现实生活会给学生很多的体验,如果把这些体验加到朗读中去,势必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省力不少。记得我在教授《桂花雨》时,在指导学生读“桂花开的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一句时,我让学生联想我们学生刚开不久的桂花,想象校园中桂花树带给他们的感受,学生自然而然就读出了“香味儿”来了。再如这课中的“……‘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一句,在指导学生读时,我先让学生回想是否也曾经说过相似的话,是在什么场景内说的,逐步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曾向父母撒娇的场景,等到学生读这句话时也很好的体会到了文中“我”的心情变化,读的相当出彩。 【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许丽燕】 〖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习作资源·利用文本与生活的相似点进行习作〗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关于写作又再次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两者相整合,重视习作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应该说,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精选之作,如何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空白点,拓展延伸点,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是形成习作训练资源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习作实践,在阅读中发展习作,在习作中促进对阅读的深化理解,实现两者的双赢,十分必要。 教材中还有许多课文描写了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场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产生情感和体验上的共鸣,学生也可将文本中的阐述回归到自己生活的真实中来,尝试写作。如《桂花雨》《赶海》为我们深情地描述了他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课后也试着写一写自己的童年生活,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江苏省姜堰市罡杨中心学校 王 鹏】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初探〗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学习”的理念,随着这样理念的提出,教育各界都在不断的摸索实践。我校是地处里下河地区的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这几年一直致力于“自主学习”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作为一名新生力量也积极投入其中。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动的行为或倾向,并具备了与之相应的一定能力。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的压力产生于内在需求的冲动,即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责任感的驱动,而不是外在的压迫或急功近利的行为。因此,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数和通过考试,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和锻炼培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要充分发掘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包括:报刊,书籍,网络等各方面。由于本人对网络的偏爱,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查找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料。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技术发展不是很好的学校,这种做法却遇到了不少困难,通过过实践我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措施。 在解决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计算机后,我本来以为让他们其查找资料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于是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桂花雨》之前,我布置他们去找一找桂花的资料,最好能找到图片,以及一些与桂花有关的歌曲,故事等。可是等上课交流时,我发现能找到资料的寥寥无几。我问身边的几个学生,是不是由于偷懒而没有去查学生们立刻反驳,不是偷懒,而是不会!就连那几个查到的人,也是在家长帮助下才完成的。经过了解才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搜索引擎,根本就不知道“百度”是什么。 为了教会他们使用搜索引擎,我请计算机老师在计算机课上进行了搜索引擎用法的讲解,同时教他们选择关键字。通过搜索引擎所找到的资料并不一定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要教他们学会选择,根据搜索引擎所提供的注解,先对网站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然后再进入,养成上网的好习惯。另外,我还介绍了一些儿童网站给他们,如中国少年雏鹰网,小精灵儿童网站等。让他们在上面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四川省阆中市望垭镇中心学校 涂 平 周 玲】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效策略·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能使语文教学的方式丰富活跃起来,并在多样化的实践中取得令人欣喜的效果。《课标》中指出:“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课程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言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不断丰富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呢? 语言是说出来的,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产生的。语文学习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会有话可说。语文课程资源要拓展到儿童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空间,通过儿童的生活来对儿童进行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 1、抓住学生平时生活: 在本学期教学中,我注意挖掘儿童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例如:四年级上学期我们班六项评比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初我布置了一篇作文《班级荣誉谁来争取》,在写作文之前我先进行分组讨论、汇报、写作,选几篇典型的在班上进行学习、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受到了热爱集体的教育,而且全员参与,主动积极,真是活生生的语文资源。 2、抓住学生已有的经验: 我们班50几位学生,外地生很多,来自于邻县各地,其成长环境各不相同,我便抓住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例如:教《桂花雨》,本地区没有“桂花”,学生对“桂花雨”就更是不理解了。课前我作了一番调查,班上有两位同学老家种有桂花,一位同学整个村庄都是桂花,对桂花非常熟悉,在课堂上我先请这位同学上台讲讲他们家乡的桂花,把知道的都给同学们说说,这样增强了趣味性和真实性,由书本的知识变为某些同学的经验之谈,同学不明白的还纷纷向这位同学提问:为什么称桂花雨呢?桂花有哪些作用?桂花真的会十里飘香吗?等问题。这样,在这位同学的答问过程中,很多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 姚华芳】 〖也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充分的课前准备,有助于课上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师生双方活动的基础。俗话说:“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这句话指出了充分准备的必要性。所谓准备,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 1、教师的准备: 教师的准备主要从备课入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认真研究教材、钻研教法、了解学生,合理制定好三维教学目标。对于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要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加强研究,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上《桂花雨》一课时从作者背景、写作的年代到课文内容都作了认真地研究,可以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这节课上,学生发言踊跃,学得相当地投入,气氛相当的活跃。 2、学生的准备: 学生的准备主要是预习,学生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课上才能有的放矢地学习,在预习中可以解决的问题,课上一带而过;预习中的难点,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学,这样师生双方的效率都提高了,学习才能更具实效性。如在学《桂花雨》一文时,先请学生实地去观察桂花的形态,闻闻桂花的香味,然后再预习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上课的时候,学生都有争对性的学习了。从学习结束反馈的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当高。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邓春晓】 〖关于读写结合的几点思考·探讨对教材的取舍〗 读写结合本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但有人认为它过时了而去追逐更新的教学名词,其实是对读写结合认识上的肤浅和片面,导致操作上的机械和茫然,因此呈现在课堂上的往往是一种较低层次的读写结合。 如学习《桂花雨》一课,我问学生课文X自然段是否可以不要,把一、三自然段连起来:“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这样还更通畅。有学生赞成,有学生反对。我让他们再读课文,首先明白二自然段写的是在众多的树和花中,就因为桂花的香,作者喜欢那笨笨的、不起眼的桂花树。突出了桂花的香。再联系后文“好香的雨啊”体会到作者之所以写二自然段是因为—提起故乡的桂花盛开,她就想到了桂花迷人的香,童年的欢乐也正是在桂花香中酿出来的,以至于那笨笨的树,也成了她心中永久的绿荫自然地流泻于笔端。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铜山镇焦山小学 曹 平】 〖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教学尝试·再想象中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而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去感悟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想象是一种创造。语言描述的形象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验对语言的感悟,因此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闭目想象,睁大灵动的眼睛,到语言文字中去观察、去倾听、去触摸、去感知、去领悟。 如在教学《桂花雨》一文时,其中“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是全文的重心,也充分体现作者摇桂花时的快乐。为了让学生体验”摇花乐“,教学时,我先放作者摇桂花的课件,再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描写摇花乐的有关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课件中的画面想象桂花落下的情景,并用手去接一接、闻一闻,再说一说生活中和作者相似的经历,最后再读一读从而感受作者摇桂花时快乐的心情,并和作者分享这份快乐。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司徒街小学 高建花】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不再沉闷·同样的教法,不同的问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闲暇之时,与孩子们聊聊,我们常情不自禁地感叹道:“现在的孩子不得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是,我们的课堂却越来越沉闷,一上课,不少老师便怨声载道:“现在的孩子怎么年级越高,越是不肯发言呀,真拿他们没办法。”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相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发和利用。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20世纪初的很多权威学者也说过:兴趣是个水闸门;兴趣是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兴趣是儿童成长的“指示器”。语文课本中同类的文章很多,甚至有不少文章前后几小节的谋篇布局完全一致。对于这样的课文,即使前后采取同样的教法,也要避免相同的问法,这样才能给更多的学生一新鲜感,让他们保持继续学习的兴趣。 《桂花雨》一文以“桂花香”为线索,记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家乡美好生活深深地眷恋之情。全文只有短短数百字,却无处不浸透着浓浓的桂花香,无处不洋溢着“我”童年的摇花乐,无处不渗透着作者深深的思乡情。教学本文就可以从这三方面着手来设计问题。 课文第二小节“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几十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描写了桂花之香,可以紧扣花香来设计问题: 1、自由朗读,说说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2、说说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花香,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3、怎样的朗读才能充分体现这浓浓的桂花香? (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练习相互点评,然后再指名展示朗读,并请全班同学一起来点评。) 课文第三小节“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的摇。”直接描了作者少时的摇花乐。我采用了同样的教法,但问法不同: 1、自由朗读,圈画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 2、交流后提问: 抓住这几个动词,练习朗读。 3、指名展示朗读,并进行点评。 4、说说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在之前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较深刻,且由于受到前一部分学习的影响,学生认为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老师一定会问这样的问题,他们早就等待着回答这个问题了,这时学生回答的欲望是最强烈的,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多会积极地举起小手。 课堂教学少不了提问,我们的教案确实是由一个个问题组成的,但不管什么课,提问应该尽可能少而精,而且即使几段内容选用相同的教法,教师的问题或教学环节也要尽可能避免雷同,否则学者对下面的学习没有了新鲜感和兴趣,课堂也就变得渐渐沉闷起来。学生是爱表现的,尤其是当他对一个问题早已作好了回答的准备时,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和教学环节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并想方设法调动或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桂花雨,琦君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桂花雨》教学杂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桂花雨》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
下一篇文章: 《桂花雨》备课思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