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进行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充满个性的阅读中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的思想产生共鸣,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激情打开学生与文本的绿色对话空间,浓情营造师生之间充满灵性的对话磁场。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两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建议 1.可以从学生童年生活中不能忘怀的人或事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多读一点琦君写的文章,以便对她有较多的了解。 2.课文中的许多情景都可以形成生动的画面。如,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的情景,摇落桂花时那飘洒的阵阵桂花雨。这些情景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还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还可以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 3.可以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如联系古诗或者联系课外阅读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怀念;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学生搜集关于描写桂花的诗句。 2.如果有条件,可以观察桂花。
教学流程 一 欣赏桂花,揭示“桂花雨”。 (板书)桂花 同学们,见过桂花吗?说说你印象中的桂花? 现在就请同学们欣赏欣赏桂花。(课件出示桂花的图片或录像) 感觉如何? 历来的文人墨客对桂花非常喜爱,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你能说一说关于桂花的诗句吗?(学生交流) (教学预测:学生可能会说到以下诗句) 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唐.宋之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宋之问)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唐.张九龄)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宋.杨万里)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宋.朱熹) 清香不与群芳并。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古代的人喜欢桂花,现代的人也同样喜欢桂花。著名女作家琦君就深深地爱着这香气迷人的桂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桂花雨,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板书:雨) 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识桂花雨,品味桂花香。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3.指名分段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相机纠正错误。 注意多音字:浸 4.“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指名回答) 5.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测:桂花香 摇花乐) 6.文章多处说到了桂花的“香”,请你默读课文2-6自然段,划出来有关词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教学预测:学生可能会找出这些句子,根据学生说的顺序教师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理解: (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这就是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这里的花香太迷人了,闻久了,让人---(沉醉),让人--- 本文主要写的都是桂花,这里为什么要写树呢? (既起到衬托的作用,又赞美了桂花树的谦虚,不张扬)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①“浸”就是---(泡),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浸在哪里? ② 从“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香味浓 屋里、屋外,走到哪里都是桂花的香味) ③ 感情朗读。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① 桂花的花期不算太长,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 读读第6自然段,谈体会。(交流) ② 平日里喝着桂花泡的茶,沁人心脾。过年时品尝着桂花做的糕饼,唇齿留香。花是有季节的,但花的香气一年四季都弥久不散,令人陶醉。齐读第6自然段。
三 走进桂花雨,体验摇花乐。 桂花的香味令人难忘,但留给作者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摇花乐了。 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哪些句感受到作者摇桂花是很快乐的? (教学预测:学生可能会从下面几处交流) 1. 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⑴ 从哪些词体会到乐的? (总是缠着:天天缠,催) 你缠妈妈是怎么缠的?(指名做动作) (撒娇;拉着妈妈的衣袖左右晃) ⑵ 你会怎样缠着妈妈问? 出示句式: 我总是( 地 )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着急 不耐烦 …… ) ⑶ 感情朗读。 引读:“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自由读 想一想: 你从哪些词体会出了作者的快乐? 3.摇啊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这句写出了桂花什么特点?(多、密、香) 从哪感受到多、密?(纷纷、满头满身) (出示句子) 桂花落在头上,像 。 (戴了一条花头巾 妈妈抚摸我的头 插上了金黄的头花……) 桂花落在脖子里,像 。 (给我挠痒痒 戴了一条金黄的项链……) 桂花落满全身,我就像 。 (穿了一件花衣服 一个美丽的花仙子……) 我的快乐还表现在哪儿? (喊 两个感叹号) 这是在怎样的喊?(高兴、激动、兴高采烈、拍着手、蹦着跳着----) 请你这样喊一喊?(感情朗读)
四 对比桂花香, 感悟思乡情。 1.(过渡)家乡的桂花给作者带来了童年的快乐, 给全村人带来香甜的生活。桂花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我念中学时到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爱桂花的我总要给同样爱桂花的母亲捧上一大袋。可是母亲却说--- (指名说、出示句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讨论,这里的桂花香还是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出示句子: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交流体会) 3. 既然,杭州的桂花香,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母亲爱自己的家乡,也就喜欢自己家乡的桂花。) 有了这份浓浓的情,(出示课件) 这里的水再甜,也比不上 。 这里的 再 ,也比不上 。 同学们都说到母亲的心坎里去了。 正如歌里所唱的——(播放歌曲《故乡情》) 4.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母亲难忘家乡的桂花,我更难忘-------(引读第8自然段) 5.课堂小结 同学们,桂花雨是美的,是香的,小时侯,它带给我的是无穷的快乐,而如今我远离故乡,它带给我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再读课题。
五 走出桂花雨, 走近摇花人。 1.作者为什么深爱她的家乡,这和她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多媒体出示琦君资料: 琦君 1918年出生于浙江永嘉,现当代女作家。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她1949年离开家乡去了台湾,后又定居美国。 不管她身在何处,琦君这辈子最喜欢写的便是故乡那些人和事。这是在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烟愁》里的一段后记(课件出示 教师朗读):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在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在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听完这段话,再联系这篇课文你觉得琦君是个怎样的人? 2.如果大家想深入地了解琦君,建议大家课后去读读她的其他的怀乡思亲散文:《春酒》、《月光饼》、《水是故乡甜》、《杨梅》、《双 亲》、《母亲》、《第一次坐火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