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钟尽舜
片断一: 师: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妈妈认为“精彩极了”,爸爸却说“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孩子分别会是怎样的感受呢?(自读课文1—14自然段,用笔勾画巴迪的感受。注意抓住巴迪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体会他的感受) 生汇报感受。 生:巴迪听到妈妈的赞扬,非常得意。 师:你能把他当时得意、自豪的心情读出来吗? 生自读,齐读。 生:巴迪听到爸爸的批评,非常失望、伤心。 师:我们一起把他失望、伤心的语气读出来好吗?
片断2: 师:面对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的第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截然不同。孩子们,你们认为是妈妈的赞扬鼓励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是爸爸的批评警告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出示辩论题)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课外收集的资料及生活实际展开辩论。 生1:我认为妈妈的赞扬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平时,我的父母就经常批评我,认为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这使我做事很没信心。 生2:我不这样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始终生活在蜜罐里,他就会非常骄傲、不思进取。现在许多的“小太阳”、“小皇帝”们就是没有受过什么批评,我在电视上就看到这样报道:有的小孩因受不了父母、老师的批评而离家出走。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怎么受过打击,才会这么脆弱。 生3:我认为赞扬更好,你看,巴迪受到爸爸的批评多伤心呀。 生4:我认为批评更好,如果不是爸爸的批评、警告,巴迪当时会认为自己的诗写得完善无缺,就不会再继续努力。长大了他也不会成为作家,我们也不可能读到他的这篇文章了。 生5:我认为批评更好。我可以用我收集的资料来证明,美国大富豪比尔?盖茨小时候父亲对他要求就非常严格,经常批评、警告他,后来他不断努力成为了电脑大王。 生6:我认为批评和表扬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批评能提醒孩子不要骄傲,而表扬能使孩子更有自信。所以,我认为没有辩论的必要。
[同伴互助研讨]:本课能让学生抓住巴迪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来感受巴迪面对不同评价的不同感受,并在读中感悟,这一点处理较好,但读得不够,读的形式也不多样,老师还可以范读去引导学生。板书设计很有特点,能用天平称,简笔画直观地让学生领悟鼓励和警告同等重要的道理。师生的交流对话较为充分,课堂中体现了民主的氛围。让争辩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辩论中体会两种评价的不同作用及意义,这一设计较新颖,但我们认为辩论这种形式对学习本文没有多大意义,表面上热闹,但参与面不广,只是少数优生在发表看法,而且结合生活实际及收集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显得脱离了文本,学生不会抓住本文巴迪长大后对两种评价的重新感悟去理解、体会两种评价的不同作用。反而抛开文本,争得面红耳赤,为辩论而辩论,没有达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我建议让学生自由讨论对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再品读有关句段,读议结合,使学生在对话中相互启发,逐渐领悟父母的真正用意,充分感悟父母的爱。如果要辩论,可否放在课文学完后,进行拓展延伸。 [周晓琴、罗贵玲评析] 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次方案实施教学片断 1、 生生对话,2、 互相启发,3、 领悟两种评价的用意。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到了两种评价带给巴迪的不同感受,对巴迪父母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 (小组交流,汇报看法) 生甲:从母亲的评价中,巴迪感到了一种鼓励,感受到了一种爱。 生乙:父亲的评价是实话实说,是一种严厉的爱。 生丙:我认为母亲的评价太夸张,会使巴迪产生骄傲情绪。父亲的评价太苛刻;巴迪七八岁就能写诗已经很不错了。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太不尽人情了。 师:文中两种评价竞然引起了我们不同评价。究竞谁对谁非呢?请大家再认真读读文中关于写父母评价的句子,想想父母评价的真正用意。 (学生再读文,讨论父母的真正用意) 评析:怎样看待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是本文的重难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焦点,每人对父母的评价看法是不同的,在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看法时,出现了不同看法,老师及时抓住这一争论点,引导学生再品读有关句段,读议结合,激烈讨论,使学生在对话中相互启发;逐渐领悟到父母两种评价的真正用意,充分感悟父母的爱。
4、 实话实说,5、 重点感悟,6、 加深体验。 师:现在我们进入实话实说环节。老师有个问题想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在生活中,你更喜欢赞扬还是批评。 生1:我更喜欢别人的赞扬,听到赞扬我会更加有信心。 生2:我也喜欢听赞扬,批评虽然是对我好,但听起来没有赞扬那么使人舒畅。 生3:我有时喜欢赞扬,有时喜欢听比较委婉的批评。 ┄┄┄┄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听赞扬的评价;这不奇怪,坦诚地说:老师也很喜欢听别人的赞扬。当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赞扬,同事的肯定时,我的心情就特别好,干起事来特别有劲。爱听赞扬是多数人的共性。但人的成长过程中仅仅有一种评价行不行?请自读15—16段,去探究这个问题。 (在控究过程中,老师及时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段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在交流中,逐渐认识别人的成长需要鼓励和警告这两种力量来平衡。)
三、联系生活,师生对话,升华认识。 师:巴迪是幸运的,他有慈祥的母亲随时给他鼓励,又有严厉的父亲随时给他警告。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人和他一样幸运,随时生活在警告和赞扬中,但成功的却是少数,电视、报刊中还经常报道:某某同学因不能承受师长的批评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难道巴迪的成功仅仅归功于他的父母吗? (生自读最后一段,自读自悟,勾画重点词句,谈体会) 生1:巴迪的成功不仅归功于父母,更重要的是他能正确理解父母评价的真正用意。 生2:巴迪认识到父亲的批评是为了提醒她、警告他,母亲的表扬是为了赞扬他、鼓励他,父母都是爱他。巴迪能正确对待父母的评价,并以之为动力而不断努力,才取得了成功。 ┄┄┄ 师:让我们一起把巴迪成年后对父母评价的深深感悟记在心里吧,(配《爱的谐奏曲》,感情朗读,背诵最后一段。) 师:通过学习理解本文,老师发现孩子们似乎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让我们静下心,闭上眼,回顾一下过去你的师长对你的评价,你是否会有新的感悟。
生1`:学了这篇课文,我重新理解了父母对我的评价,我要感谢父母对我的批评。 生2:过去妈妈批评我,我总不高兴,还和他对嘴,认为她不爱我,现在我知道了,妈妈是为我好。 生3:有一次,教师批评我没认真听讲,在讲话,其实我讲的是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当时我很委屈,现在我们明白了,老师是提醒我要遵守纪律,不随意讲话,目的是为我好。 师:教师通过阅读,也有许多感悟,想听听老师的感受吗?老师想了许多,想到了父母、儿子,更多是想到了我们六?三班的孩子们,为了你们更加健康的成长,毕业时能笑到最后,老师还必须倾注更多的爱,应适时地给你们鼓励、警告,你们需要什么时候给你鼓励或警告? 生:当我学习退步时,需要老师给我批评。 生:当我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去做一件事情时,请老师给我鼓励 ………… 师:老师把自己的感悟用格言的形式写出来,作为礼物送给你们。(齐读,仿照老师的样子,把自己的体会写在老师送的书签上。)
(评析:《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是学生的文本,师生间的对话过程,文本的解读是通过体验而不是通过分析来感悟文本意义。为了升华认识,我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提出探究问题,学生自读自悟最后一段,再一次与文本对话,逐渐认识到巴迪的成功还在于他能正确认识正确对待不同的评价。使学生能成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最后,老师民主平等的对话环境中,与学生一起回顾评价,反思认识,重新感悟身边的爱,师生间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对话中,互相分享了彼此的思考和感悟,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组员评析]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前次执教中的不足克服得较好,优点也体现得更好,教师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巴迪父母对他的评价部分,通过品词析句,分角色朗读,读出巴迪在两种评价中的不同感受,实现了生与文本的对话,使学生明确当初的不同感受与他后来成功,以及他的感悟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实话实说,谈谈自己对这两种评价的看法,以及自己更喜欢哪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的认识得以丰富;后引导学生回顾,反思父母、师长对自己的评价,将感受创编成名言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且学生在反思中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使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做到既学语文,又学做人。板书设计也很有特色,形象简明,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不足的是学生书读得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