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昨天参加教师继续教育考试,作文部分是这样一段话:“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的第一首诗,妈***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作为教师,你面对这件事有哪些想法?要求以此内容为主题给“孩子”的父母写一封信,谈谈教师的观点”。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小学语文第11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作者七八岁时写的第一首诗得到了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赞美使孩子得意洋洋,而父亲的评价却让他痛哭不矣。我们且不管作者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是如何把许多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比作两股不断地向他吹来的风,还是把这两个极端的断言理解为共同的“爱”。我们现在只就这两种态度谈谈我们的想法。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孩子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情感也不比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情感。因此,首先我想,老师遇到这类事情时可以说“精彩极了”,先给学生以赞美和鼓励,然后(也是关键)就具体内容提出建议,指导修改,使学生在希望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便是赞美。尤其对于孩子,大人的赞美是他们坚持下去的最好动力,事实上文章的作者也正是因为母亲一如既往的鼓励,才一直坚持写作,最终取得成功的。有人也曾说过,孩子是在赞美中不断完善而成长起来的。关于这种观点,我在《赞美你的学生吧,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语言》一文中提到过。有关教育理论也提到过: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危害更大,也许这就是现在提倡的赏识教育吧。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决不能像父亲那样说“糟糕透了”。
第一、教师持这种态度不符合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这种彻底的否定很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而使学生丧失信心,一个不自信的人将会一事无成。
作为当代教师,尤其要注意依法执教,要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要讲究方法、艺术,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品德、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使之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