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的时候,主要是和学生们一起处理了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了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第二课时的学习是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 复习导入,前情铺垫。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3课,哪位同学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补充在课堂练习上)
2、反馈情况,区别:钓 钩。巩固记忆方法。(还有两位同学出错了)
3、师: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请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出示:课堂练习第二题,指名做。)
4、我们跟随作者一起体验了放掉大鲈鱼的那份无奈和沮丧。三十四年后,作者再来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却是另外的一种心情了,谁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5、 生读书,评价。
6、、师:在这部分内容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一遍,画出这些句子,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7、生自主学习,师巡视。相机找同学把自己找出的句子板书在黑板上。(没有多媒体,也不方便挂小黑板,只能如此了)
二、重点句子理解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你有问题吗?
生:“鱼“为什么加引号?
生:诱惑人的“鱼“指什么?
师:谁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生:因为不是真正的鱼,所以加引号。
生:可能是指金钱财富等一些好东西。
师: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诱惑人的鱼”可能指生活中的那些事情呢?
生:买东西的时候别人多给的钱,还下还是留着;
生:过马路的时候,红灯亮了,没有警察在,走还是停;
……
[有的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提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说的这些事例是不是太烦琐?淡化了课文的内在意义,应该具体结合着钓鱼这件事来谈道德实践。]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会经常遇到这样的诱惑,道理我们都懂,怎么做我们也明白,但是当让我们放弃一些个人利益,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就很难了。由此,作者说:(指黑板引读)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1、师:“是”是什么?“非”有是什么呢?
生:是指正确和错误。
生:是指好的和坏的。
2、师:谁来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道德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对和错的问题,但是真正做起来却非常难。
3、师:我们就“钓鱼”这件事情来说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生:放掉鱼是正确的“是”,留下鱼是错误的“非”。
4、这里的是非简单吗?做起来难在哪里?我们一起联系课文内容,来说一说。(读课堂练习三题,体会情感)
5、作者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好不容易钓到了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没有被人看到,也不会受到别人的责备,他怎么舍得把鱼放回湖中呢?面对孩子委屈的泪水和乞求的目光,爸爸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我来做孩子,你们来做爸爸,咱们把当时的情形再现一下?
师:爸爸,我喜欢这条鲈鱼,我们把它留下来,好不好?
生:不行,还没有到鲈鱼捕捞开放日呢!
师:求求你了,爸爸!再有两个小时就到时间了。我们等明天早晨再拿回去?没有人会知道的!
生:不行,这样做是违反法规的。都和你似的,鲈鱼会灭绝的。
师:我不管,反正没有人看到,我就把它留下来,反正我喜欢它。
生:不管有没有人看到,我们都要遵守规定啊!
师:你真是个严格的爸爸啊,说的真好“不管有没有人看到,我们都要遵守规定。”请同学们用“不管……都……”来说个句子。
生:不管有没有人看到,我们都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生:不管家长在不在家,我们都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
……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本课的原文中就有这样一句话“虽无人知道,但天知,地知,我们的良心知道!”由作者小时侯放掉鲈鱼的经历,我们由衷地体验到:(再次引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师:作者年少的时候在爸爸的严格要求下放掉了鲈鱼,可是他却得到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2、生: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师:后来作者多次遇到了和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时,他是怎么做的?
生:选择了正确的做法。
生|:抵制了诱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当我一次次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师:正是因为这样“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现在已经是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了”。可以说当年他掉大鲈鱼是因为父亲的威严,而现在他所做出的选择却是出自他的自觉行为了,因为:(指板书引读)他已经在从小受到的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 总结升华
1、师;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件小事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的人,必将走向成功。如果你是文章的作者,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
生……
2、师: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像文章的作者一样,成就优秀的自己。老师送给同学们两句话,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法·孟德斯鸠
无论别人在跟前还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希腊·毕达哥拉斯
3、师:让我们一起努力,天天向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把你对于道德的理解写下来,成为我们自己的名言。
生写
4、生:道德是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中·李成龙
生:道德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中·章贵荣
……
附:
课堂练习
一、补充课题:
第十三课
二、根据“我”的心情变化,填空: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 。爸爸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时, ,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 。事情过去了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
三、读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写出“我”不想放掉鲈鱼的理由。
1、 过了好长时间,鱼杆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 )
2、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
3、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
四、读一读: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时候做些什么。 ——法 孟德斯鸠
无论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希腊 毕达哥拉斯
五、写一写(我的名言):
本课时的设计思路是对课文内容的前情铺垫(课堂练习二)后,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备课过程中,一切觉得水到渠成,内容一步步推进,在学生读,说,议,写的过程中,理解重点句子含义,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把对道德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认知用以指导自己行为。可是在实际上课过程中,由于前面朗读讨论用时间较多,导致整个课堂前松后紧,并且这节课上下来,自己觉得课堂比较散,缺乏主线。自己再回过头来找原因,也并未找到……
请在线的朋友们给予指导了,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