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国外 >> 钓鱼的启示 >> 正文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2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主线明晰,教材处理合理科学。这是一篇寓理于事的记叙文,以“我钓到大鲈鱼——父亲坚决放鱼——从中得到启发”为线索展开推进,在设计中围绕“我为什么不愿把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放?”为主问展开教学,具体分解为“为什么不愿放?”——“为什么坚持放?”——“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为主线,将文路、教路与学路三者统一。同时注意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事到理的顺序来推进。

 

第一课时:完成“不放鱼的理由”、“坚持放鱼,父亲会是怎么想的”,认识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对于“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深刻道理暂不触及。

第二课时:探寻在“钓”与“放”过程中“我”的心路历程,父亲由“得意”——“盯”——“不容争辩”的内心变化,进而品悟文章主题,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这样将由直观的“事”到“人”,再由活生生的“人”及深奥的“理”,就较好地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在教学展开中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如:理解“啊,好大的一条鱼!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鲈鱼。”老师以自己的钓鱼经历去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而深入地去阅读文章,探寻“我”惊讶表现背后深层的含义,真正体会鱼之“大”。又如:课文没有明写父亲教导孩子的情节。老师就引导学生充分自主阅读8-9自然段基础上,展开情境对话,而且一反常规让学生演父亲,老师演“我”。不但激发了学生表现的欲望,也调动了读书的主动性,使学生学得更加积极投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情境表演中感悟父亲的情怀,避免了说教。

   当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还是比较多的。首先,在研读“为什么不愿放时”,处理不够灵活。预设中将“钓鱼的细节”与“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的理解联系起来。即:学生说到“鱼大”时引导从哪里看出来?生必然会读到“啊,好大的鱼……”;再引导质疑,从这句话一定能看出鱼大吗?如果“我”是个新手,第一次钓到鱼呢;引导读钓鱼的细节,一是读懂我是个钓鱼“高手”,在“高手”眼里大得吃惊的鱼,必然是真正的大鱼;一是品味钓鱼过程的不易,“不仅是技术活,也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实践下来感觉这样的处理,教师牵引痕迹过重,不如简单处理——学生说到“大”,就引导抓住“啊,好大的鱼……!”读出鱼大;说到钓鱼“很不容易”,引导读悟钓鱼的细节,相机点拨从中也可看出“我”是个“高手”,进一步说明鱼大,顺势再读“啊,好大的鱼!我……!”一句。使对鱼“大”的品悟更加丰满,教学流程的推进也更为自然流畅!

其次,按照由“事”到“人”再及“理”的教学线索应该没有问题,但具体操作时“事”和“人”不应机械地割裂开,事情的推进和人物心理的演变,本来是融为一体的,人为地分开,最终造成第一轮阅读不够深入丰满,第二轮阅读又显与第一轮的重复。如果,在品悟“鱼大”,钓之“不易”的基础上顺势引导:“此时‘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而‘得意’?”(“得意”的理由有哪些?)→读出“我”的这份得意。这样,层层深入,每一环节教学更显丰满,而环节流程进一步精简,必然使教学推进更加紧凑。

第三,就整堂课而言,教师“控制”的痕迹明显,尚未做到放手。主要体现在各环节推进上,教师“教路”主宰一切,学生“学路”被严重弱化。如何让教学的推进,由学生的主动“探究”来引导,而非教师的预设来主宰?这是一个需要很好研究的课题。此外,这种“控制”还表现在第八、九自然段的学习上。教学中的安排:学生自读体会→师生情境对话→再次读两段话。其实像这样两段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话,除了让学生自读自悟,必须提供小组内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学习收获有个展示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

 

孙双金老师曾说:钻研教材,要在“深入”上下功夫;处理教材,要在“浅出”上做文章。总结本课教学,自己在教材的研读与把握上有了一定的深度,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点。但如何在处理教材时做到“浅出”,要走的路还很长。所谓“浅出”,即在教材处理上“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或许,这正是我们听许多名家大师上课娓娓道来,徐徐推进中,彰显沉稳大气;稍加点拨,令学生豁然开朗,体现举重若轻,四量拨千斤的精妙;润物无声,在时时处处、点点滴滴中闪耀教育的智慧之原因所在吧。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钓鱼的启示,林润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2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读《钓鱼的启示》有感
    《钓鱼的启示》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
    《钓鱼的启示》课堂教学实录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教案4
    《钓鱼的启示》教案2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案
    《钓鱼的启示》重点难点
    教案共享 钓鱼的启示
    读《钓鱼的启示》一文有感
    第九册 13、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3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相关链接
    《钓鱼的启示》电子课本
    《钓鱼的启示》教材插图
    《钓鱼的启示》课文简说
    《钓鱼的启示》词句解析
    《钓鱼的启示》课堂实录及反思
    语文教案  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 说课稿
    《钓鱼的启示》教案3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4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5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6
    《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2
    《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课堂实录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4
    《钓鱼的启示》片断赏析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评《钓鱼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3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说课稿
    《钓鱼的启示》教案与说课稿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2
    以读激情,以读悟情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课文题解
    《钓鱼的启示》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
    《钓鱼的启示》近义词反义词
    《钓鱼的启示》内容讲解
    《钓鱼的启示》中心思想
    《钓鱼的启示》写作特点
    《钓鱼的启示》结构分析
    《钓鱼的启示》词句积累
    《钓鱼的启示》课后题解
    作文:《钓鱼的启示》有感
    作文:读《钓鱼的启示》有感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目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试谈阅读教学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片断赏析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课堂作业设计
    《钓鱼的启示》学案设计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钓鱼的启示》教学杂谈
    《钓鱼的启示》给我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钓鱼的启示》教学建议
    《钓鱼的启示》参考图片
     以“问题”为核心的立体探究──《钓…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后记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
    《钓鱼的启示》收获
    《钓鱼的启示》片断赏析
    听王渊老师《钓鱼的启示》有感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片段与评析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课堂实录和评析
    课就应该这样上──贺成金执教《钓鱼…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以读促情 “读占鳌头”──《钓鱼的启…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