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经济学校 陈一凡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梗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复述课文。 2、领会作品的感情倾向,发表自己的评价。 3、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分析杨修和曹操的性格。 【教学难点】 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简介作品及作者:《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重点叙述了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的历史故事。塑造了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周瑜、黄盖、夏侯惇等众多人物形象,其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流传广远。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的思想感情。 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 2、请学生说出其中熟悉的情节以及作者: 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赔了夫人又折兵”、“千里走单骑”、“三顾草庐”、“火烧赤壁”、“舌战群儒”、等等。 3、介绍有关杨修的资料: 杨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博学多才,思维敏捷。 二、新课学习 1、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⑴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庖官( ) 恃才放旷( ) 诈败( ) 食讫( ) 麾军( ) 夏侯惇( ) 潛害( ) 绰刀( ) ⑵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① 适庖官进鸡汤( ) ② 数犯曹操之忌( ) ③ 人皆不晓其意( ) ④ 不如其意( ) ⑤ 植然其言( ) ⑥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 ⑶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第 回,作者 ,名本,号 , (朝代)小说家。 ⑷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 ①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② (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③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④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2、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思考问题:杨修因何事而被杀? (教师补充)政治原因:杨修已深深地巻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宫廷斗争之中,他竭力辅佐曹植争做曹操的接班人,反动曹丕继位。在曹操选定曹丕继位后,为免却国家将来出现争夺帝位的内乱,杀杨修是必然的事。 3、了解杨修的性格特点: 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则可) ⑴ 杨修该死吗?如果你是曹操,会不会杀杨修?为什么? ⑵ 杨修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难道他没有意识到他这样做会招来杀身之祸吗?那他为什么还这样做? ⑶ 杨修之死这件事给我们在待人处世方面怎样的启示?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 4、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侧重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 请根据课文的描写,说说曹操的性格特点。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杨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⑵ 请根据《世说新语•容止》中的描写,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参考)曹操:阴险奸诈、虚伪残暴、心狠手辣、妒贤嫉能 ⑶ 比较:历史上的曹操与小说中的曹操。 ① 读一读曹操的两首诗: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②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非常重视人才,胸襟广阔。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起到一定的作用。他领导的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用多的战役。他善诗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后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帝。 ⑷ 讨论: 你想如果曹操还活着,看了《三国演义》,他会对罗贯中说一句什么话? 三、小结 1、透过具体事件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会辨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 四、作业 阅读《三国演义》与杨修有关的章回(第六十回和第七十一回),探讨杨修如果生活在今天会有怎样的结局,写一个150字左右的段落,谈谈你的看法。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杨修之死,罗贯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杨修之死》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