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175年,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薄。后被曹操杀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4岁。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
杨修九岁时,有一个叫孔君平的人来拜见杨彪,杨修因父亲不在家中,忙砌茶让座,并端出水果招待子孔君平。孔君平拿起一颗杨梅玩笑地说:“杨梅,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杨修立即问孔君平:“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吗?”孔君平为杨修敏捷的才思目瞪口呆。
曹操建造花园时,动工前工匠们请曹操审阅花园工程的设计图纸,曹操看了什么也没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忙惊动去问杨修。杨修说:“丞相嫌园门设计的太大了,”工匠们按杨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曹操见改造后的园门,心里非常高兴,问工匠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意的,工匠们说多亏了杨主簿的指点。曹操口中称赞杨修,心里却嫉恨杨修的才华。
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阴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你先别讲出来,容我想想。”直到走过三十里路以后,曹操说:“我已明白那八个字的含意了,你说说你的理解,看我们是否所见略同。”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是受的意思,为辞。这八个字是‘绝妙好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曹操早恨杨修才高于已,今见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磊怒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杨修死时年仅45岁。
杨修一生著作颇丰,结集成册的两文稿已失,今公存作品数篇,其中有《答临淄候笺》、《节游赋》、《神女赋》、《孔雀赋》等。后人有诗赞杨修
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胸中绵帛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相关:《杨修之死》 作者:罗贯中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敦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敦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敦问其故。敦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竞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曹操在当时被称为袅雄,独霸北方,表面上官居丞相,实以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为了一统天下亲自率军在汉中攻蜀,作为谋士的杨修随军前往。结果曹军久攻不克,进退两难,只有退兵。杨修就是在曹军攻蜀未果后,被曹操借以煽动军心之罪名杀了。曹操平时不杀他,那是因为找不到借口,杀他难以服众,这次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机会,岂有轻易放弃之理。而杨修之所以被杀,完全是因为杨修爱在曹操面前卖弄自己的才华所至。曹操本是爱才之人,为何要杀杨修呢?这点要从曹操的个性谈起。曹操向来刚愎自用,而曹操本人也是一个颇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始终想在群臣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好带兵打仗,统一和治理国家。可杨修却数次在群臣面前卖弄才能,点破曹操的心思。这在曹操看来,让群臣认为杨修是一个比自己更出色的人才倒是其次,只是当别人都恭恭敬敬时,唯独杨修这样放肆,自己哪里还有一点“国君”的威严。正是由于杨修的胆大妄为才使曹操在群臣面前很失威信。曹操很讨厌他,不想重用于他。但曹操生性多疑,怕杨修的才能将来被别人所用,并来对付他,所以才会找借口杀他。更重要的是曹操如果要挽回自已的威信,就不得不杀杨修,否则曹操早晚会被势力派架空的。而杨修为什么要在曹操面前卖弄才能呢?原来,杨修只是曹操三子曹植的幕僚,在曹操面前并不得志。杨修是为了能引起曹操的重视,想被曹操重用,所以才会这样做的,没想到却起了恰得其反的效果。再则,杨修在曹植身边的存在,对于窥视帝位已久的曹操长子曹丕来说,始终是一个威胁。加上曹丕在曹操耳边的火上加油,杨修的处境就不言而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