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Y >> 杨修之死 >> 正文

 

张扬不张狂,独立不特立——《杨修之死》课堂教学实录

浙江省金华第四中学   张震雷

师:昨天,通过你们的老师已经布置了《杨修之死》这篇课文的预习。老师呢专门画了一幅“杨修绑赴刑场”的漫。请看屏幕:

师:杨修行将就刑,围观有一大群人,有的扼腕叹息:“哎……”,也有的幸灾乐祸:“哼!……”假如你是围观群众的一员,面对着此情此景,你会说点什么?请用这样的句式:

【幻灯片展示】

 

 

唉(嗨,哼……),杨修你太———!

生1:唉,杨修你太冤了!

师:哦,你是伸张正义,为杨修伸冤呐。

生2:唉,杨修你太自大了!你太恃才放旷了!

师:这位同学不错,将本文出现的一个成语也用上了,你能否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生2:依仗才华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生3:唉,杨修你太倒霉了!

师:你为什么这样说?

生3:杨修那么有才华,却被曹操所杀。

师:噢!你是说“贤才未遇明君”。

生4:嗨,杨修你太有才了!

师:哈哈,你把宋丹丹在春晚的经典台词也用上了。

师: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针对漫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确实杨修才华横溢,连曹操的得力干将夏侯惇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文中有一句话,是夏侯惇对杨修的高度评价,请找出来——

生5: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5:你真了解魏王的内心啊!

师:你能带着佩服的口吻读一下吗?

生5读——

师:请同桌评价一下,生5读得怎么样?

生6:还好,就是重音应落在“真知”上。

师:你也来读一遍。

生6读——

师: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像生6一般饱含深情、带着佩服读一遍这句话。

生齐读——

【幻灯片展示】

真知……

师:那么杨修的“真知”从文中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来?

生7: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便知道是花园修得太阔了。

师:曹操在门上写“活”字,别人知道意思吗?

生7:不知道。

师:从文中的哪个句子可以看出?

生7:人皆不晓其意。

师:喔,众人皆迷,惟修独知啊。

生8:曹操在酥盒上写了“一合酥”,杨修就明白丞相的意思是“一人一口酥”。

生9:曹操“梦中杀人”的真相被杨修看出来了。

师:嗯,曹操“梦中杀人”的真相被杨修参透,那么其他人知道吗?请用文中的语句加以印证。

生9: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

师:别人都信以为真,只有杨修像医院的X光、CT那样将曹操的五脏六腑照得一清二楚。

生10:杨修知道门吏阻止曹植出城,是操在测试儿子的才干,所以杨修教他“竟斩之可也”。

师:“竟斩之可也”可以看出杨修怎样的个性?

生10:处事果敢。

生11:第9段,曹操以“军国大事”试探两个儿子,杨修为曹植选好答案,做“答教十余条”。

师:嗯,老师看到一则材料,说的是杨修把曹操提问的顺序都料到了。真是“料事——

生凑和:“如神”

生12:关于鸡肋的问题,杨修是“见传‘鸡肋’二字”就知道丞相意欲退兵。

师:鸡肋和退兵有关系吗?

生12:把攻打的地方比作“鸡肋”,“鸡肋”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现在是“进不能胜,退恐人笑”,简直与“鸡肋”无异。

师:杨修是了解曹操的心事,你呢又悟透了杨修的心理,你真不简单!现在请让我们看大屏幕:

【幻灯片展示】

                                  破解门中“活”

                 破解一合酥

                 破解“鸡肋”口令

                 破译操梦中杀人真相

                 破译操试子才干

                 破译操问军国大事

             

师:杨修的“真知”体现在善于破解、破译上。杨修既能猜心事,又有洞悉才,处事果敢,料问如神。所以后人有诗赞曰:

【幻灯片展示】    

  笔下龙蛇走   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   捷对冠群英

师:难怪夏侯惇感慨——

生:“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师:“公真知魏王肺腑也”!然“公真知魏王肺腑”吗?

【幻灯片展示】

真知?

生13:杨修对曹操对他的忌讳一点也不知道。

师:何以见得?

生13:文中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师:“数”字应读“shuo”音,“多次、屡次”的意思。请同学们一起将这句话读一遍。

生齐读——

师:文中的哪些字眼可以看出杨修的“恃才放旷“呢?

生14:课文第2段开头第一句:“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这里的“便”字,可以看出。

师:“便”什么意思?

生14:“便”的意思是“就”,体现了杨修擅作主张。

生15:第5段,“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中的“竟”字。

生16:第7段,“修知其事,径来告操”中的“径”字。

师:“径”作何解?“其事”指的是什么事?

生16:“径”就是“直接”,“其事”是指“曹丕用大簏装吴质进内府”之事。“径”可以看出杨修做事率,根本不考虑后果。

生17:第6段,“惟修知其意,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一句中“指而叹”。

师:很好,我们读书要善于从字缝中去读,确实,刚才同学们所谈到的“便、竟、径、指而叹” 这些字眼体现了杨修的放旷。同时,我们读书还要从不经意处去读。文中杨修的语言共出现了5次。罗贯中老先生在写作时注意到了用词的简练,做到“惜墨如金”,把杨修说话时的神情动作都省略了。请看屏幕……

【幻灯片展示】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

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

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_________ 曰:

“‘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

丞相嫌园门阔耳。”……

师:现在我们想把文章拍成电视小剧,如果让你当导演,请你给杨修的扮演者指导一下说话时的神情动作,来体现杨修的“放旷”。

师:你姓什么?

生18:我姓张。

师:张导,你将如何指导你的“演员”?

生18:让杨修的扮演者两手背腰,矫首昂视,捋捋胡子,大笑曰……这样就更能体现杨修的恃才放旷。

生19:杨修的扮演者应该迈着方步,环顾四周,在其他人面前来回地踱。

师:老师想献丑一下,将这段文字读一读。请大家体会杨修的“放旷”(师读)。

师:咱们班谁的表演才能最好?

生:李某。

师:李某请,请你和老师PK一下。声情并茂并加上动作来朗读这段文字,好吗?

生20读——

师:你读得真好,今后当演员肯定很棒,大家给他来个热烈的掌声

师:正当杨修洋洋自得,被旁人誉为“真知魏王肺腑”之时,想不到死神却悄悄地向他走来,请看屏幕:

【幻灯片展示】

 

杨修的表现

曹操的态度

破解门内“活”

 

分食“合”中酥

 

道破梦中杀人真相

 

密告簏里藏人事件

 

教授曹植斩杀门吏

 

预设答条蒙欺孟德

 

破解口令,擅自行动

 

 

师:杨修的恃才放旷招来曹操怎样的态度?我们用开火车的方式来完成表格:

生21:破解门内“活”——心甚忌之。

生22:分食“合”中酥——而心恶之。

生23:道破梦中杀人——愈恶之。

生24:密告簏里藏人事件——愈恶之。

生25:教授曹植斩杀门吏——大怒,亦不喜植。

生26:预设答条蒙欺孟德——大怒,已有杀修之心。

生27:破解口令,擅自行动——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师:杨修曾慨叹曹操的近侍是“梦中人”,想不到他自己也成了“梦中人”。表面上杨修是“真知魏王肺腑也”,实际上是“真不知魏王肺腑也”。恃才放旷的杨修碰到阴险狡诈的曹操,等待他的只有断头台。关于杨修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请看屏幕:

【幻灯片展示】

“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

                                  ——明  李贽

“太祖(曹操)既虑始终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袁绍)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 陈寿《三国志》

“祢衡之死,是因为他太不了解人;杨修之死,则因为他太了解人。而且,他们又都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人与人之间究竟应如何相处。”  —— 易中天《品人录》                                                                      

师:假如你是才华横溢的杨修,如何与曹操相处,才能做到相安无事,真正体现“大智慧”?

【幻灯片展示】

真知!

生28:对自己的言行收敛一点。

生29:要学会拍马屁。

师:你可要小心哦,当心马屁拍到马蹄上。当然我们千万不能把尊敬师长混同为拍马屁,“尊重”与“拍马屁”是两码事。

生30:做人要谦逊一些,不要太张扬。

师:这不是和我们现在的“张扬个性”相矛盾吗?

生30:我说的是在曹操这样的上司面前不能太张扬,因为曹操生性多疑忌才。

师:老师很喜欢你刚才所说的“太”字。不要“太”张扬,因为张扬过了头就成了“张——”

部分学生激动地喊:张狂!

(师板书:张扬不张狂!)

师:老师前两天就此写过一篇启示小短文,挂在我的博客上,下面我想链接我的博客,请咱们班的朗读高手来朗读这段文字。

【博文展示】

张  扬  但  不  张 

——《杨修之死》给予的启示

                    张震雷

读罢《杨修之死》,心情很是凝重——满腹才华的杨修因为个性张狂而招致杀身之祸。

假如当初杨修内敛一点,也许命运就将改变。

确实,我们需要个性张扬!张扬,是内心激情火焰的喷发,是智慧灵动的舒张,……没有张扬,就感受不到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气概,就欣赏不到关羽单刀赴会的超人胆识。人又不能太张扬!张扬过了头就成了张狂。张狂是要有代价的。杨修之死正应验了“丧身二字傻与狂”。所以,我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必须控制好尺度—— 张扬而不张狂。

张扬引导成功,张狂导致失败。个性要张扬,做人不张狂!

 

生31朗读该段文字。

师:这位同学的朗读水平真高,读得真好。你的朗读使老师的小文章增色不少,谢谢你。老师将文章挂上博客后已有许多跟帖,其中有位博友的跟帖我很欣赏(滚动博友跟帖内容):张扬不张狂,独立不特立。是啊,我们做人应该张扬个性,但不能张狂;人格应该独立,但不能特立独行。

(师板书:独立不特立)

师:假如杨修身边有刚才发言的那几位同学做他的朋友,有张老师做他的朋友,经常在他的身边提醒,也许杨修就不至于才活到34岁就命丧九泉。可怜、可悲、可叹啊!他死后葬在华山脚下的河湾村附近,请看屏幕:

 

师:华山脚下仅存墓碑一块,墓碑上刻的内容也只有:“汉主簿杨修之墓”七个字。千古风流人物,死后葬身荒山野岭凄凉地,古今行人少问津,不免让我们产生无限的伤感。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自选角度在杨修的墓碑上写点东西,可以是墓志铭,可以是挽联,还可以是打油诗……

(学生为墓碑写文字)

生32:可怜可怜……可悲可悲……可叹可叹……

师:你是一咏三叹。

生33:才华横溢做主薄,恃才放旷保命难。

师:你有杨修之才,短短时间就拟了一幅对联,而且包含了两个成语。

生34:假如看透不说透,怎会无端断了头?

师:不错不错,启迪后人要多用眼少用嘴。

生35:为人不可恃才放旷,做事定须三思后行。

师:你从为人和做事两个方面警戒后人,很有哲理啊。

师:这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老师心情很是凝重,我在准备这堂课的时候,常情不能自已。思考了很多,比如“假如宽容和谦逊握手那该有多好”,比如“杨修遇到刘备又会如何?”……老师把在备课中的思索感悟形成了文字,并作了配乐朗诵。现在我想把她献给同学们——

【幻灯片展示】(一段已经配好音乐的朗读文字随朗读的速度自动缓缓上移)

曾经的风流才子,当年的刀下冤魂,小说中的杨修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索……

 厚重的书卷一页一页地翻过去,鲜活的人物一个一个地走过场,是非功过、善恶得失、进退荣辱,成败臧否,聚讼纷纭,我们为杨修恃才放旷遭身死而扼腕,为曹操奸诈狡猾灭人才而悲愤。

杨修悲剧性的命运,昭示了性格即命运的真知,斯人已逝,作为生者,我们可以选择才华毕露、放旷直言的张扬个性,我们也不应该回避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看着那些渐行渐远的先人们,我们不妨让“才”与“智”握手,让我们的生命更行更远,成为重持久又重进取的大写的“人”。

音乐声止,宣布下课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杨修之死,罗贯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张扬不张狂,独立不特立——《杨修之死》课堂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杨修之死》教学实录2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原文和译文
    <<杨修之死>>的背景
    《杨修之死》说课稿3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3
    也说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说课稿
    《杨修之死》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竞赛式教学…
    《杨修之死》自学评估
    杨修之死阅读与写作练习
    《杨修之死》同步练习(2)
    课文杨修之死研讨
    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从“杨修…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1
    《杨修之死》说课稿4
    《杨修之死》教学体会
    《杨修之死》课文赏析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杨修之死》说课设计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点评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2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
    《杨修之死》原文及译文
    《杨修之死》教学实录
    免费《杨修之死》说课稿
    《杨修之死》说课稿2
    《杨修之死》有关资料
    免费《杨修之死》教案
    《杨修之死》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同步练习
    也说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中心思想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
    罗贯中小说人物化身另有其人 “罗学…
    反读三国:罗贯中的深意
    关羽斩罗贯中
    《杨修之死》的线索
    曹操梦中杀人
    罗贯中故里
    《杨修之死》研讨与练习说明
    《杨修之死》教学建议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参考图片
    《杨修之死》疑难解析
    《杨修之死》整体把握
    《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杨修之死》电子教材
    从《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杨修之死与中国历史潜规则
    曹操杀人手段多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自夸者不长
    罗贯中简介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有关资料
    曹操借刀杀祢衡
    怎样评价曹操其人和小说中曹操的形象
    诗宗曹操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该死的杨修
    杨修之死的原由探考
    《杨修之死》难句解析
    《杨修之死》词语解释
    《杨修之死》多音字辨析
    《杨修之死》形似字辨析
    《杨修之死》生字注音
    杰出的古典小说大家罗贯中
    《杨修之死》参考资料
    曹操诈病
    《杨修之死》通假字
    《杨修之死》学法建议
    《杨修之死》内容提要
    《杨修之死》学法指导
    《杨修之死》素质教育新学案
    许家沟惊现斗板图案隐含“罗贯中”
    《杨修之死》写作特点
    《杨修之死》写作特色
    《杨修之死》课文分析
    《杨修之死》研读赏析
    《杨修之死》问题探究
    有关杨修
    语文教学不能缺失“灵魂”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从“杨修…
    《杨修之死》同步训练
    《杨修之死》强化练习
    读《杨修之死》有感
    读《杨修之死》有感
    《杨修之死》主题思想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课堂实录
    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语文教学──《…
    《杨修之死》结构分析
    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执教《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中的情感效应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元末明初人罗贯中不是小说作家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 学会生存──《杨修之死》…
    厚积而薄发──以《杨修之死》语文教…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课文赏析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问题研究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学习指导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同步训练
    《杨修之死》教学杂谈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说课设计
    《杨修之死》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重难点讲解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杨修之死》的反思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吗
    《杨修之死》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杨修之死》教学把握三“美”
    《杨修之死》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从《杨修之死》看曹操的帝王之术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