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范进中举》教学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7页到129页的“探究·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对比、夸张的讽刺艺术;体会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与《孔乙己》比较,体会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积累语言材料,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要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欣赏人物,探究写法;积累语言,精品阅读。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精彩段落赏析的方法来阅读小说。与《孔乙己》1课比较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孔乙己》1课,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对人物的描写:多层次的细节描写、精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神态描写;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难点

高度夸张的讽刺艺术;作品语言属于古白话,有些词语或句子的用法与现在有所不同,使学生在理解文意上有1定的难度。

教学突破点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对语言的品析突破难点1;通过教师讲解以及查阅资料,解决难点2。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作者吴敬梓,以及《儒林外史》。教师制作有关本课内容的课件,包括课文录音、相关资料、练习题等。

学生准备

有关作者的资料,课前再阅读《孔乙己》。

教学步骤(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播放录音, 1、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精彩片断赏析 2、找出写得最精彩的段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赏析

3、分析人物形象 3、找出文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4、品析语言,探讨写法 4、认真揣摩小说语言的妙处,学习运用对比、夸张等进行讽刺的写法。

5、比较鉴赏,提高素养 5、跟《孔乙己》比较鉴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播放录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上1节,我们学习了《孔乙己》,这是1个充满笑声的悲剧,读书人孔乙己最终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那么,那些用读书这个敲门砖,敲开了仕途的大门,衣锦荣升的人又会怎么样呢?这1节我们再来学习1篇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小说《范进中举》。(板书课题)介绍《儒林外史》及其作者吴敬梓。

2、播放课文录音,讲清听读要求

3、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知识。

2、打开课本,翻到第117页,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划出文中生字词,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解决。

3、自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小说可分为两部分:中举前、中举后,两部分进行了对比描写。

2、精彩片断赏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这篇小说,你最喜欢哪个片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段落,并说出你喜欢它的理由。

2、教师小结:写的最精彩的要数第5节——范进喜极而疯了。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并体会。教师提示:人物描写穷形尽相

(1)多层次的细节描写

(2)侧面烘托:每1处衬笔都表现了中心人物

1、 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段落,全班共同交流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精读第5节。欣赏对人物的描写

(1)多层次的细节描写

写昏厥

写疯跑

写跌倒

写疯走上集

A、精彩的语言描写:两处“噫,好了,我中了!”反复中又有变化,冲动的劲儿又有不同,可见用词细心。

B、生动的动作(拍手)与神态(笑)的描写:“自己把两手拍了1下,笑了1声。”“拍着手大笑”漫式笔法“1脚揣在塘里……两手黄泥,淋淋漓漓1身的水” “拍着手笑着”

(2)分析侧面烘托的写法:分析老太太、报录人、众邻居的动作和表情对表现中心人物——范进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范进——中心人物,要求学生将其中举前跟中举后的地位、行为的描写找出来,加以对比。

课文刻范进这个为了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毒害。

2、胡屠户——重要人物

教师列出表格,学生对照分析

长相评价

身份评价

学问评价

称呼

神态

行动

中举前

中举后

3、张乡绅—次要人物,他结交新贵,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扩大自己权势。

4、众相邻—背景人物,通过对他们的对比描写,

让我们看到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冷酷无情!

1、找出文中对范进的描写,分析这个人物形象:中举前,地位卑微,受人歧视;中举后,心酸与高兴齐涌心头,以致发疯。清醒后唯独记得“中的是第7名”。

2、将胡屠户对范进前后态度变化的句子和情节找出来,完成表格,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胡屠户是作者着意刻的1个重要人物。他前后态度的变化,充分表现了他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3、找出文中描写张乡绅的句子,重点揣摩对他的语言描写。

4、比较众相邻对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重点研读对他们的动作描写。

4、品析语言,探讨写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本文通过人物的言词与事实之间的矛盾对比,来揭示人物丑恶的灵魂,达到讽刺的效果。

2、通过精彩的动作描写达到丰富的讽刺意味。

3、总结写作手法:①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刻人物的性格 ②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4、写作练习: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用上夸张、对比的写法,写1个人物片断。

1、以张乡绅为例:中举后,张乡绅又送房子又送银。那么,当初范进“家里饿了两3天”,“抱着鸡”“寻人买”时,他这位“至亲骨肉般”的世兄弟又到哪里去了呢?言词与事实1相对比,丑恶的灵魂就昭然若揭了。

2、胡屠户为例: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3、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通过讨论、交流,明确本文的写作手法。

4、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写作,然后全班交流,评出优秀者。

5、比较鉴赏,提高素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将本课与《孔乙己》比较鉴赏,教师提出鉴赏要点。

A、 疯颠的举人与落魄的童生

B、 市侩的狂迷与主顾的凉薄

C、 夸张的变形与白描的勾勒

2、教师小结:通过比较鉴赏,更深1层的领略到两位文学大师在创作题材、主题基本相同的作品时,所表现出的各有千秋的艺术美。文学是1种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尽情领略并欣赏这种美。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两课在人物描写、写作手法上的异同点。

2、得出结论:A、范进与孔乙己,同为热衷功名的知识分子,而孔乙己麻木迂腐,但不乏正直善良;范进则显得萎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范进“丑”,孔乙己“悲”。B、两位作家,都怀着1腔忧愤,奋笔抨击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C、“诙谐”“讽刺”的文笔,是两文所共有的,吴敬梓惯用夸张变形的笔法,而鲁迅运用令人叹服的白描功夫。

6、本课小结:

这篇小说围绕范进中举这1事件,用夸张和对比的写法,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灵魂毒害以及在人与人关系上产生的恶劣影响,对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种种丑恶现象作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本课总结:

本文选自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阅读本文,要注意跟《孔乙己》这1课比较阅读,欣赏文中精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以及夸张讽刺手法的运用。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夸张手法:范进中举惊喜得发了疯这1情节,用的是夸张的手法,但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真实可信的。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2、对比手法:主要运用于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作者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练习设计:

A、随堂练习设计:

1、在( )内填上适当的字,并说说这些字用得好在哪里。

1 、屠户横披了衣服,(挺、鼓、腆)着肚子去了。

2 、范进抱着鸡,手里插着标,1步1(跌、歇、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3、弟有空房1所,就在东门大街上,3进3间,虽不(漂亮、华贵、轩敞),也还干净,就(给、送、借)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看望、请教、留心)些。

4、 屠户把银子(拿、捏、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伸、舒、张)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范进道:“……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收、缩、放)了回去,往腰里 (揣、塞、放)……

2、阅读下列段落,回答问题。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1遍,又念1遍,自己把两手拍了1下,笑了1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1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1跳。走出大门不多路,1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1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1直走到集上去了。

1、本段刻人物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范进喜极发疯时,进行了多层次的细节描写,试分析1下________________。

B、个性练习设计:

1、 孔乙己和范进都惹人发笑,这两种笑有什么不同?试说说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异同之处。

2、 学习本文精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写1篇读书笔记。

附答案

A、随堂练习设计:1、1、腆2、踱3、轩敞、送、请教4、攥、舒、缩、揣

2、1、动作、语言、神态2、写昏厥、写疯跑、写跌倒、写疯走上集。

B、个性练习设计:1、言之有理即可。2、略。

教学探讨与反思: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2课,学生已经了解了小说反映生活的方式、小说的特点,以及阅读小说的1些方法,并且本课与第1课《孔乙己》在题材和主题方面都有相同之处,所以可让学生把两课比较学习,从而提高鉴赏小说的水平。而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依然是学生学习的1个重点,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补充资料:

1、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3回,原题是《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作者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自称秦淮寓客,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生于豪门巨族,却厌恶科举,不慕荣利。他的1生,经历了由富裕而贫穷的过程。他受尽冷遇,体察到炎凉世态,看到官吏徇私舞弊,土豪劣绅横行乡里,膏粱纨绔平庸无能,举子利欲熏心,他便在《儒林外史》中对此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

《儒林外史》是1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这部书由许多故事连缀而成。贯穿全书的主题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2、老太太也是文中的1个人物,那么,随着范进的高中,她老人家也应该尽享荣华富贵了吧?让我们来阅读后面的文字,来“关心”1下她的命运,继续欣赏吴敬梓的讽刺艺术。

    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3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著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1连3日。 
 到第4日上,老太太起来吃过点心,走到第3进房子内,见范进的娘子胡氏,家常戴著银丝髻;此时是10月中旬,天气尚暖,穿著天青缎套,官绿的缎裾;督率著家人、媳妇、丫鬟,洗碗盏杯箸。老太太看了,说道:“你们嫂嫂姑娘们要仔细些,这都是别人家的东西,不要弄坏了。”家人媳妇道:“老太太,那里是别人的,都是你老人家的。”老太太笑道:“我家怎的有这些东西?”丫鬟和媳妇1齐都说道:“怎么不是?岂但这个东西是,连我们这些人和这房子都是你老太太家的!”老太太听了,把细磁碗盏和银镶的杯箸,逐件看了1遍,哈哈大笑道:“这都是我的了!”大笑1声,往后便跌倒;忽然痰涌上来,不省1事。只因这1番,有分教:‘会试举人,变作秋风之客;多事贡生,长为兴讼之人。’ 
 话说老太太见这些家伙什物都是自己的,不觉欢喜,痰迷心窍,昏绝于地。家人媳妇和丫鬟娘子都慌了,快请老爷进来──范举人3步作1步走来看时,连叫母亲不应,忙将老太太抬放床上,请了医生来。医生说:“老太太这病是中了脏,不可治了!”连请了几个医生,都是如此说。范举人越发慌了,夫妻两个,守著哭泣,1面准备后事。挨到黄昏时候,老太太奄奄1息,归天去了,合家忙了1夜。 
摘自《儒林外史》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范进中举,吴敬梓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范进中举》教学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之比较赏析
    “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课文《范…
    范进中举原文欣赏
    《范进中举》实验课教案
    课文范进中举研讨
    《范进中举》赏析2
    《范进中举》赏析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范进中举》同步练习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详案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赏析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赏析
    《范进中举》说课稿2
    范进中举(京剧剧本)
    《范进中举》说课稿4
    《范进中举》研读赏析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说课教案
    范进中举素质教育
    《范进中举》说课稿3
    巧用对比 凸显主旨——《范进中举》中…
    《范进中举》剧本
    《范进中举》说课稿1
    《范进中举》教案
    《范进中举》习题精选
    《范进中举》胡屠户的“四骂”
    《范进中举》探究活动
    《范进中举》主题思想
    《范进中举》课文题解
    《范进中举》生字注音
    《儒林外史》成书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谈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原生态
    《范进中举》课文分析
    《范进中举》提问设计的“选点”
    《范进中举》研讨与练习说明
    《范进中举》人物描写
    《范进中举》多音字辨析
    《范进中举》课文评点
    《范进中举》学习思路
    《范进中举》重难点讲解
    《范进中举》教学建议
    《范进中举》有关资料
    《范进中举》参考图片
    《范进中举》语言描写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异曲同工
    范进是广东人吗
    关于《儒林外史》
    从《范进中举》谈明清科举制度名称
    吴敬梓的恋乡情结
    论《儒林外史》及其作者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
    《范进中举》课本剧
    《范进中举》形似字辨析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难句解析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精讲
    《范进中举》词义辨析
    《范进中举》学法建议
    《范进中举》课文解析
    《范进中举》语法修辞
    《范进中举》电子教材
    《范进中举》词语解释
    《范进中举》整体把握
    浅议《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知识归纳
    谈谈《范进中举》中的张乡绅
    《范进中举》课文背景知识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写作特点
    对《范进中举》主题的新解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范进中举后的概况
    《范进中举》作品的战斗精神与现实主…
    《范进中举》问题探究
    吴敬梓的生平与著作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
    《范进中举》结构分析
    《范进中举》教学建议
    《范进中举》课文导读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中心思想
    《范进中举》研读赏析
    《范进中举》典型例题
    《范进中举》写作特色
    《范进中举》语法修辞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分析
    《范进中举》浅析
    《范进中举》疑难解析
    吴敬梓父子至性诗
    《杨修之死》同步训练
    《范进中举》同步训练
    《范进中举》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学法指导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问题研究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新课标背景下创新教学浅尝──《范进…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强化练习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含读”出意味──由《范进中举》说…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一节出乎意料的探究课──探究式教学…
    《范进中举》教学实录
    《范进中举》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
    《范进中举》教学杂谈
    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我的教学故…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