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怀疑和批判虽立足于现实,但其指向依然是一个未来的世界。 舒婷则是一个有着鲜明的女性意识的情感型的诗人,她的诗歌的精神原动力是建立在理想主义的未来意识之上的。她著名的诗句是:“理想使痛苦光辉” , 她说:“我已经意识到、被迫意识到,只有我的理想才是我的‘上帝\',它仲裁一切”“我曾经渴望全心 昄 依,渴望着一生听人指引……我的痛苦,来自我的理想,我的追求……/这就是我的十字架。”
小结小结:1977年5月,舒婷写成名篇《这也是一切 》,以应合北岛之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切》。诗作中,北岛的黑暗和决绝与舒婷的宽容博大形成巨大的反差,成为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绝佳课题。
【探究作业】 一、欣赏几首朦胧诗,体会其特点(顾城写的)
1.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朦胧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钦赞。作者用意象、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的一束白光。我们可以体会到,在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谬现实中扭曲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出顽强求索的精神。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是一种错觉。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一种深意:人与自然(云象征自然)是和谐的,人与人是隔膜的。作者渴望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熟读课文并背诵这首诗歌
【板书设计】
第一节:大树、风暴、种子、土壤 意象 第二节:火焰、星星、歌声
北岛《一切》 “一切都是”……(绝对) 凸现了虚无、毁灭、破碎的荒原景象 北岛是一个孤独、激愤的时代觉醒者
比较
舒婷《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都是……(辩证) 希望在这片荒原上耸立起一座未来希望的高峰,让四周的原野和群山都聚拢而来。 舒婷是一个有着鲜明的女性意识的情感型的诗人。 附: 舒婷的 《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风暴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断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暗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只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在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北岛的《一切》这首诗: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有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公开课上完了,阅读着一张张课堂教学评价表上的称赞之辞,疲惫的心生出一丝丝喜悦之情。但点滴喜悦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遗憾。
在《“磨课”记》里,我详细地诉说了磨课的艰辛。正如张运群老师所说:“三易教案的艰辛,一波三折的疲惫,磨时间,磨教材,磨思考,磨期待,磨身心……磨得一惊一乍,磨得头晕眼花,磨得精疲力尽。教材随着“磨”熟悉起来,意志随着“磨”坚强起来,思维随着“磨”锋利起来,专业随着“磨”提高起来。”
为什么别人没“磨”多久就能轻松上课,而自己要千磨百磨才能上阵,且下来还遗憾多多呢?
答案不难寻到:一是肚里无才,二是脑中无智。
这里的“才”主要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大家知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艺理论、写作学等,是评价一个语文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但我的专业知识太贫乏,连什么是新诗也不清楚,也许是忘了。以至在研究文本之前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去读关于新诗的四本书:《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转型论》(吴尚华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诗歌讲稿》(韩作荣著 昆仑出版社)、《<能歌善舞的文字>----金波儿童诗评论集》(金波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张桃洲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并上网查找有关朦胧诗的创作资料及舒婷北岛梁小斌的个人资料。等到积累了这么多的知识之后才敢去研读两首诗,能不累吗?
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自然也就没有高超的教学技能。我发现,一个上课精彩的语文教师,他一定特别注重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做到对现行各种版本教材的编写体例、意图、内容及其练习设计,了如指掌。能够独立准确的把握各篇课文的构思、表现手法、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较高的文章分析能力和文学作品的鉴赏理解能力。但我连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都不具备。至今,我对北岛《一切》中的最后两句“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仍不能很好解释。记得孙绍振老师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中有这样一段话:数理化英语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