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课外语段练习〗
1、确实
2、⑴ 越过。
⑵ 稍微。
⑶ 看。
⑷ 停止。
⑸ 更加。
⑹ 更加;越。
⑺ 果真。
⑻ 这;这个。
3、⑴ 那些石头疏密俯仰的样子,好像是聪明的人安排的一样。
⑵ 有人说:“小石城是造物主用来安慰那些德才兼备却辱没在这里的人。”
⑶ 这两种说法,我不相信。
4、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一样的,都是借描绘被遗弃在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泻怨愤抑郁的心情。但角度有所不同,《小石潭记》主要表现作者谪居生活中的孤寂悲凉的心境,《小石城山记》主要抒发作者有报国之才而不能施展又反遭辱没的不平之气。
小石潭记 1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9月9日 一、课程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二、教学策略:朗诵法、问答法、点拨法。 三、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2.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教 学 活 动 一、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导人。 2.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 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赏读课文 1.范读课文,然后要学生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学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提请教师解答。 2.指导学生理解文意。(见板书设计)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意,争取当堂背诵。 3.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赏读课文。 (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3)文中的“动”与“静”。 (4)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5)文中的“景”与“情”。 (6)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7)文中的写景短句。 (点拨内容见参考资料)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教师点拨下逐个解决问题,对文章进行具体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文章大意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课后体会要求学生反复朗诵课文,在读中正音,理解文意,争取当堂成诵。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赏读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和思想感情。
[NextPage]
小石潭记 2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9月10日 一、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造成作者忧伤苦闷的原因,对封建官场有一定认识。 二、教学策略:朗诵法、问答法、点拨法 三、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2.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教 学 活 动 赏读课文 (1)点拔: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点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点拨:①游鱼的“怡然不动”及“椒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②小溪。就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 来描写小溪。 (4)点拔: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 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5)点拨: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遇,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周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荚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6)点拨: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用了四十个字,就栩栩如生的描写出了潭中游鱼的美景。
【课后体会】要求学生反复朗诵课文,在读中正音,理解文意,争取当堂成诵。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赏读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和思想感情。
[NextPage]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 9.作业安排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1. 自我问答
1.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
2.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所带八年级(3)班语文,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较多,阅读的语感较好,积累的词语较多,所以学习本课较轻松,效果比较好。
3. 教学内容及教法分析
这篇课文内容并不多,但其中不少字和词不大好认,也不大好懂,因此,先要过文字关,理解各个字同、各个句子了含义,做到能够通泽全文。然后把重点放在对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的理解上,思考一下,是什么引起作者的忧伤之情,在文中哪些语句中得到体现。同时,还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本文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这种特写镜头与总写景相结合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4. 教学目标
1)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2)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5. 教学难点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