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满井是明代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每逢早春二月,是郊游的好去处。作者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二十二日游满井,写了这篇《满井游记》。文章紧扣景物的季节特征,细腻描写满井的初春景色,不多几句话,便勾画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学习这篇文章的方法主要是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以下几步去做。 1.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如:蹇(jiǎn)靧(hu)等。 2.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如: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指点迷津】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生能阅读较浅易的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主要是积累,“滴水穿石”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本文的重点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第一步教师可以举出以下的例子让学生归纳加点词的意义。 第一组① 局促一室之内 ② 髻鬟之始惊 ③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④ 吾欲之南海何如? 第二组⑤ 曝沙之鸟,悠然自得 ⑥ 然徒步则汗流浃背 ⑦ 吴广以为然 提问学生回答后老师作总结: “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1)当助词,可译为“的”,也可不译如①②;(2)当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也何代物,如③;(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④。 “然”的用法主要也有三种:(1)用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如例⑤;(2)用在词头或句首,表示转折,如⑥;(3)“正确,对”的意思,如⑦。 第二步,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教师作总结、归纳、理解掌握比喻的用法和作用。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第一段的中心句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中心句是:“余寒犹厉”。 内容:用冻风、飞沙、烘托、反衬,带出燕地特征“寒”。 作用:欲扬先抑,为下文记游作准备。 2.作者从哪几个层次来写“余寒犹厉”? 分四层来写: (1)燕地的气候特点。 (2)具体景象。飞沙、走砾。 (3)矛盾心情。 (4)无奈结局。 3.第二段怎样表达记游的次序? (1)克明所游之地。 (2)以堤柳、润土、旷野衬托心胸的舒畅。 (3)早晨之景,先写水的形(冰),再写水色,然后写山,写柳、麦田,最后写人。 (4)从感觉与燕地春天的特点。 4.第二段和第一段的关系是怎么样? 第一段是第二段的陪衬。作者的意图是:以城中的“余寒犹厉”反衬效外的春意盎然,以“局促一室之内”的寂寞心情反衬郊游时“若脱笼之鹄”的开阔胸襟,同时在反衬中又自然得出了“城居者不知春”的结论。 5.如果为第二层划分层次,可以分为几层?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廿二日天稍和——至满井),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行人物及出游路线。 第二层(高柳夹堤——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 第三层(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现作者的欢快心情。 6.如果把第二层再分为两个小层次,该怎么办?两层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两层间构成怎样的关系? 讨论并归纳。 第一小层(高柳夹堤——若脱笼之鹄),写满井春色的全景轮廊。 第二小层(于时冰皮始解——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依次描绘各种景物细节。 两个小层次构成了先总写、后分写的关系。 7.可否把第二段的第三层删去?为什么?这一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并归纳:“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 小结(讲述为主): 1.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则深入江出,在记叙上则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 2.袁宏道反对复古,并努力实践,他写文章强调“性情”,强调自然,天真、趣味。他主张自然地流露个性,语言流利净洁。这篇游记,就是他的这种主张的实践范例。他的缺点是题材狭窄,往往只是写些风景名胜之类,因而成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3.我国游记的传统写法,在末尾写出作记的原故,同游者姓名,游览的时间。本文选入课本时,末了几句话删掉了。删文大意是作学务这种闲官,没有什么心中牵挂的事,游满井仅仅是开始而已。于此可见袁宏道为人的闲适之致。 【妙文赏析】 (文一) 今天天气好呵! 叶圣陶 “自由谈”,这是一个幻影似的名词。从前秦始皇的时代,两个人在路上碰见了,停了步谈一句两句话,就犯死罪,谈的什么话是不问的。后来虽然没有这样干脆简单的法令,但是一方面有示范作式的教条,教训人谈话应该怎样谈;另一方面又有多少多少条的律文,禁止人谈话不许怎样谈。在这双方夹迫之下,哪里还有“自由谈”? 我们听到的一些谈论,看到的一些文字,都是苟存在这双方夹迫的狭缝里的。不触着这一边,也不冒犯那一边,才是说出来写下来,给我们听到看到。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谈论就只好咽下肚去,让他烂掉;文字呢,劈版,收毁。禁止投递,他的灾难何止一端。于是我们就无缘听到看到了。 环境如此,人就变行异样地机警圆滑。怎样才能在双方夹迫的狭缝里转侧自如,成为立言持论的人的必修科目。对于这科目修习得太到家了,有时竟会起一种幻觉,把自己所处的狭缝收缩得更狭一点。试举一个例子。近来北平有许多学者主张定北平为文化城,撤除军备,免遭日本飞机大炮的蹂躏;但是在他们的意见书里,却只含糊地指称“敌人”,绝对不见“日本”二字。他们大概这样想:若在这“未雨绸缪”的意见书里交代明白,说为的是日本,未免太使日本难堪了。 想谈张君,恐怕张君生心,不谈。想谈李君,恐怕李君动怒,不谈。谈谈甲事乙事吧,又恐怕和甲事乙事有关的赵君王君不高兴,也只好不谈。于是谈天气。但是说天气不好,也许会冒犯了这冥漠无言的大自然,忽地来一阵烈风暴雨,吹痛了头脑,沾湿了衣裳:这还是不行。“推车着壁”,只有说天气好是惟一妥当的办法。所以,两个人遇见了,往往异口同声地说:“今天天气好呵!”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主要作品有《倪焕之》《隔膜》《稻草人》《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等。 赏析: 杂文之称得上杂文,有时是可以凭感觉断定的。好的杂文,读过之后,会从舌尖到舌根都咂得出辛味来。 譬如叶圣陶先生的这篇《今天天气好呵!》是发在《申报》“自由谈”栏的杂文,作者于是巧妙地先拿了这“自由谈”三字起论。 古时的中国有没有“自由谈”呢?没有。“自由谈”是要犯死罪的。那人们该如何谈话呢?自有教条来教训你怎么谈,更有律文限定你不许怎么谈,何来“自由谈”!这一讽刺就够辛辣的了,矛头直指几千年的旧法统。那么到了作者所处的当时——20世纪30年代,就可以“自由谈”了么?就更不能“自由谈”了。因为民族压迫的袭的,使“自己所处的狭缝收缩得更狭一点”。这一讽刺就更为辛辣——矛头直指了当时已占领东北又一心要吞并华北的日本帝国主义分子。 杂文的辛辣不同于一般政论文的辛辣。杂文的辛辣从讽刺来,或更确切地说,从“美刺”来,如同蔷薇的刺,玫瑰的刺,仙人掌的刺,不仅辛辣,而且麻辣,辣得深长隽永,直辣到人心里去。 《“今天天气好呵!”》一文,对旧道统、旧礼教和民族的敌人是“直刺”,而对被这种恶势力钳住了口、“口将言嗫嚅”、惯于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国人,就是一种“美刺”了。麻酥酥地讽刺了这种不敢抗争、不敢直言的民族劣根性。 杂文的“美刺”,不大好培养,但必须培养。杂文的辣味不大好烹制,但必须精心烹制。 (文二) 生命的金字塔 我们仰望祖国的万里长城或埃及的金字塔,不仅会产生一种思古的幽情,而且会被它雄伟的气魄,伟大的神圣的形象所激动,所震荡,顿时赞叹之,敬仰之,神往之,这就是所谓的崇高的审美感受。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也会见到一种生命的金字塔,也会产生同样的崇高感。例如,我们在参观鲁迅的塑像或鉴赏鲁迅的著作时,就会产生一种高山仰止,赞叹敬佩之情,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这是因为对象 ( 鲁迅 ) 激发起我们勇敢、意志和智慧,使我们感到精神奋发,仿佛洗掉了自己身上庸俗、鄙吝、卑琐的尘土,进入了一种高尚的境界。我们对于人生美的追求,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生命金字塔的神往和追求,就是在自己的心灵建造生命的金字塔的尝试和努力。 那么,是不是只有那些伟人、名人才能建造自己生命的金字塔呢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