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三峡》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导入 (大屏幕出示三峡简图) 师:长江之水自西向东奔流不息,三峡是万里长江最雄伟最壮丽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200多公里 ,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今天我们随作家刘大杰一同走进《巴东三峡》,去领略那里的雄伟与秀丽,感受那里的激动与惊险,探求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板书课题与作者)。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浏览顺序写景,在写景的过程中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板书:景 情) 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欣赏三峡风光 2、作者笔下的三峡 3 了解作者的游踪,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用横线标出 (2)作者是如何游三峡的?(顺流还是逆流) 三 、探究理解文章内涵 (一)出示表格问题 把握游踪,体会各峡的景物特色,并找出运用了哪 些诗,谚语、 典故,同时思考作者在浏览三峡的过程中思想感情是怎么样的? 1、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2、师引导:各峡景物特点 作者写三峡几处景点,主要抓住三峡的什么特点的?生:山险水急(板书) 师:在细读描写三峡山水的句子,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三峡山水特点的?(生找相关句子) 总结:作者从西陵峡写起,写了西陵峡的山险水急,渐次写牛肝马肺峡的可怕,写巫峡山高、江水的曲折与 澎湃的浪滩,极状了三峡山险水急之势。 3、作者在描写哪 一景点时引用了一些典故? 学生汇报 4、作者在逆流观三峡的过程中,思想是如何变化的? 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汇报 师:作者思想变化说明什么? 生:是随山形水势的变化,烘托了三峡的险峻。 (二)作者游三峡的心情我们已有所了解,那么作者真正的“情”寄托在哪里呢? 师:(结合大屏幕),作者在极状三峡山险水急的自然景物特点时,还写了一些人文景观,引用了一些典故,提到了昭君幼居,刘备托孤。其实三峡里的人文景观很多 ,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两个典故呢?这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呢? (1)了解这两个历史故事(学生讲述) (2)讨论问题:(大屏幕) a这两个历史事件在当时起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这两个人物的认识 b作者为什么把这两个人物写在三峡的景物当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汇报,师点拨 由逆流而观写三峡引出,什么叫逆历史潮流而动?
《巴东三峡》 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我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唱和( ) 夔门( ) 浣妆( ) 解析:“和”“浣”都是易读错的字。要加强记忆。 答案:hè kuí huàn 2.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袅袅不断的青烟,悠悠的钟声,好像自己是在西湖或是在扬州,先前紧张的情绪,现在突然变得很轻松很悠闲了。 B.在三峡中,又以巫峡山最高,江最曲折,滩流最急,形势最有变化。 C.他们行船的人有一句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那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D.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解析:比喻句中常有“像”“好像”“像……一样”等比喻词。但带有“像”字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需要作具体的分析。A项便不是比喻句。 答案:A 3.下面几个句子是从课文中摘录出来的,请你补充出横线上所需要的词语。 (1)不到一刻钟,山就高起来,__________不断,一直到重庆。 (2)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渺小,自然界是过于__________的。 (3)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__________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