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广东版选修5《张中丞传后叙》


广东普宁市实验中学 李莫然

学习要求

语言知识: 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文学知识: 了解古代文学家韩愈

课文阅读分析:

认识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叙事与议论并重,从整体上把握前半议论与后半记叙之间的分工和内在联系;

理解课文前半部分议论是针对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批驳,识别批驳中所用论据的类别,说明批驳中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分别概括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简要分析文中三个正面人物的相互映衬作用,找出文中通过反面人我来衬托正面人物的地方。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

韩愈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有《昌黎先生文集》

题解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

张中丞,即张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未进士。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共同守护睢阳,被拜为御史中丞,故称其张中丞。

“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背景

唐隶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12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匕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扬 传颂。但当时一些坐观睢 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诋毁。张巡的友人李翰写了这篇补叙英雄事迹,批驳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反对藩镇作乱的散文名作。

语言知识点(一)

(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者:助词,附在别的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译“所要孝忠的是国家与君主罢了”。

(2)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宁能:怎么。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卒:副词,最终。译“怎么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呢”。

(3)此矢所以志也

所以:用来……的。志:通“识”作标记。译“这支箭就是用来作标记的”。

语言知识点(二)

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这句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译“怀疑他(许远)害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

(2)何为久读此: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宾语前置,应该是“为何久读此”。译“为什么总读这本书呢”。

(3)为所杀:

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动。译“被武人杀害”。

主题

本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国为民抗击安史叛军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批判了那些不顾国家人民安危,忌贤妒能,拥兵谋私的军阀,驳斥了那些小人造谣中伤的流言蜚语,抒发了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补叙了轶事,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

层次结构(一)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段(1):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第二段(2,3,4):驳斥小人的流言蜚语,歌颂张许二人的高贵品质和历史功勋。

第一层(2):驳斥“畏死辞服于赋”的错误论调。

三个事实论据:

1)“位本在巡上” 2)“苦守尺寸之心,食其所爱之肉” 3)“虽愚人变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远之畏死亦明矣”

层次结构(二)

第二层(3):批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两个比喻说理:

1)“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斋者”

2)“引绳而绝亡,其绝必有处”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与儿童之见无异”

第三层(4):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

首先:指出张许不知旁人会见死不救 其次:强调睢阳尚不能守,逃到他处又何用

然后:睢阳不能守率残余饿赢能突出重围? 接着: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最后:怒斥小人不追究拥兵坐观者,反责“二公以死守”的卑劣行为。

层次结构(三)

第三段(5),记叙南霁云的事迹

1层: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经过。 2层:南霁云与张巡壮烈就义的经过。

第四段(6):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1层:详叙张巡博学与英勇就义的事迹。 2层:简叙许远宽厚的为人。

3层:交代于嵩(讲述张、许轶事之人)之死。

艺术特色(一)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例如:“远虽村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耳”。这节文字主要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但也附带叙述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再如“这诚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与赋抗而不降乎?”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艺术特色(二)

2、描写人物,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丰富饱满。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霁云的刚烈英武,张巡的从容不乱。许远的宽厚谦逊,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若干精彩的场面描写,刻人物形象。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描写最脍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辞、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艺术特色(三)

2)从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

南霁云在贺兰宴会上的讲话:“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三个“食”字,顿为两层,显得强调有力,加上两个“虽……不……”句式连用,将南霁云时刻挂念着围城中父老和同伴们的心理,赤诚报国不图个人好处的品质,生动地刻了出来。

3)细节描写

“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激愤难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

艺术特色(四)

3、衬托手法塑造人物

如:

•南霁云的忠肝义胆,磊落胸怀和刚烈英武,以贺兰进明可耻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径作反衬。

•张巡就义时从容镇定,视死如归,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恸的表情来衬托的。“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的表现,衬托出南霁云拔刀断指行为的壮烈感人。

重难点问题及答案(一)

1、谈谈本文的议论与叙事并重的特色

本文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并重,前半部分侧重于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着重记叙了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张巡、许远的其他事迹。

2、本文前半部分是驳论,驳论时所用的论据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理作理论论据。(全文第三自然节)

对比论证,用“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作对比。(第四自然节)

重难点问题答案(二)

3、概述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张巡:具有从容镇定的气度,视死如归的品质,博闻强记的品格。

许远:具有宽厚谦和、为国让贤的崇高品质。

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4、分析本文的细节描写在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本文采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描写,张巡的超人记忆力和就义时的动作、语言描写,都是最精彩的片断。

字词句理解(一)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的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文学分析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广东版选修5《张中丞传后叙》,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窗》教学设想&教学实录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古诗四首》《父母的心》《口技》《…
    致橡树
    《养成自律习惯》教案
    <<古诗四首>>教学设计,B《父母的…
    邓稼先
    《雷雨》的第三课时
    《秋水》教学设计
    失街亭第一课时
    锦瑟
    林黛玉进贾府第二课时
    失街亭
    粤教版选修9《幸福从细小处开始》教学…
    广东版选修9《项羽本纪》教案
    广东版《一个学派的诞生》
    广东版选修9《马钧传》教学设计
    广东版选修5《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广东版选修5《陈情表》
    广东版选修5《等待戈多(节选)》
    善良
    西安这座城
    广东版《宝玉挨打》
    土地的誓言
    《包拯》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
    阿房宫赋
    咬文嚼字
    答司马谏议书
    我爱这土地
    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战争治国篇)
    文言文复习对比阅读复习资料(战争治…
    想和做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想
    星星变奏曲
    蝶恋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黔之驴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
    《巴东三峡》教案
    《小石潭记》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
    召公谏厉王弭谤
    游恒山记
    黄河活动课
    《旅鼠之谜》教案
    《巴东三峡》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石潭记》
    散文阅读教案二
    《春》
    土地的誓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未选择的路
    云南的歌会
    对比阅读教学法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失街亭
    《细柳营》
    《声声慢》教学简录
    大自然的语言
    《声声慢》教学简录
    《雪》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以及如何规范…
    《失街亭》
    土地的誓言
    《我爱我家》语文综合性学习
    写人作文指导
    满井游记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诗词曲五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奥德赛
    乡土情结
    前方
    江南的冬景
    杜牧《早雁》教案
    旅鼠之谜
    庄周买水
    哦,香雪
    《综合性学习》专题复习教学案
    鸟啼
    我与地坛
    《呱……呱……》
    《雷电颂》实用教案
    《小男孩》教学设计
    春酒
    想象与联想
    雷雨
    《为世界工作》
    《长亭送别》教案备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
    失街亭第二课时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善待家园
    给我的孩子们
    《细节,让你的文章丰厚动人》教学设…
    《动物情结——动物王国心动的思考》…
    短文两篇(日、月)
    咏史诗三首

    初中语文起始课——怎样学好初中语文
    词七首
    散文诗的赏读 (八年级下二单元总结)
    语文版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生动的人物描写
    国宝——大熊猫
    《陋室铭》教案
    《雪》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案
    “怎样阅读课外文言文”教案
    景泰蓝的制作
    白色鸟
    陌上桑
    《世说新语-人琴俱亡》
    泪珠与珍珠   简案
    甜甜的泥土
    满井游记
    项羽本纪
    《白杨礼赞 》教学设计
    威尼斯商人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失街亭
    黎明的通知
    悼念一棵枫树
    《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二课时
    游褒禅山记
    《我若为王》课堂教学实录
    关于戏剧教学
    泊秦淮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
    苏轼词二首之
    黔之驴
    庄周买水
    《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学习活动设计
    将学生的耳朵和心灵唤醒
    念奴娇·赤壁怀古
    将学生的耳朵和心灵唤醒
    罗密欧与朱丽叶
    云南的歌会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写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虞美人
    写出人物的个性
    记叙的顺序
    愚公移山
    拿来主义
    生物入侵者
    大自然的语言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送别》诗鉴赏教案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诗词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渔家…
    诗歌鉴赏复习之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托物言志诗的鉴赏
    写出人物的个性
    黔之驴
    童趣
    热爱生命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送行
    五柳先生传
    组歌(节选)  纪伯伦
    巍巍中山陵
    《长相思》教学实录
    《美猴王》教学案例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
    《组歌》教案
    归去来兮辞
    《人间词话》八则(高中第五册读本篇…
    松鼠(第一课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设计
    《荒岛余生》教案
    《荒岛余生》多角度教案
    《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
    斑羚飞渡
    假如我会克隆——《口语交际》教学设…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