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文化》课程结业论文
课程:《数学与文化》
题目:《对联中的数学》
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中本091班
姓名:黄婷婷
学号:09040105
指导教师:张维忠
成绩:
对联中的数学
黄婷婷
摘要: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项瑰宝,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将数学引入对联之中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那些构思奇特的对联,把数学和文学的魅力巧妙结合,趣味横生,令人叹为观止。
关键词:对联;数学;中国文化
对联是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朵艺术之花,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结婚有婚联,做寿有寿联,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贴上春联,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美好期盼。其实,对联中也有数学,数字对联使人耳目一新,更留下了许多充满趣味的故事。将数学引入对联中可以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仗难度等,在形式上不仅可以叠用相同自然数、嵌入连续自然数(倒序或顺序),插入术语等,而且加减乘除皆可入联,变化多样。欣赏这些联作,我们感受到数字在联句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不但增强了联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突出了音韵美,还充分利用联句对仗的特点,体现了遣词词造句的技巧性,使得对联的趣味性大大提升,佳作频出。
1数字入联
吕蒙正的怪联。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便写了一副怪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怪连贴出后,吸引了许多人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拍手称快。这幅对联全部由数字组成,初看平淡无奇,内有乾坤,对联运用了谐音手法,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八方桥上的名对。相传乾隆帝在游山玩水时即兴出下联:“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桥上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征上联。这个对联应对的难度很大,特别是反复使用数字。只见才子纪晓岚对道:“万岁爷,爷万岁,跪倒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对得天衣无缝,使得纪晓岚曾名噪一时。
数字联取胜。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再次赴考,却由于路途遥远错过了考试。主考官决定给他一个机会,便出题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联。秀才听后,就借机说明自己误考的原因:“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主考官暗暗称奇,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联。秀才便朗声说:“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这一年解元的桂冠,就这样被这位穷秀才夺走了。
以数道禅意。下联是庐山东林寺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这是现刻于庐山虎溪三笑亭里的一副对联,为清代唐英所作。上联叠用“三”字:“三教”指儒、道、佛三教;“三人”分别指儒家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佛家慧远法师。下联叠用“一字”:“一花”指菩提;“一世界”则来自佛教用语,佛家认为过去、现在、将来为一世,东西、南北、上下为一界;“一叶”指禅宗的一个宗派。此联为后人写儒陶渊明、慧远、陆修静三人谈儒论道流连忘返,而留下虎谈三笑的故事。此联以一对三,工整独到,语言简洁优美却意味深长,境界高远旷达,有巧夺天工之妙,脍炙人口。
简谱七音的妙用。独览梅花扫腊雪,细睨山势舞流溪。乍看之下,这副对联似乎和数字毫无联系,但是只要仔细读上几遍,你就会不禁失笑了。表面上上下两联都是描绘冬日的美景,实际上暗藏着谐音的妙趣。不难发现,“独览梅花扫腊雪”暗合声乐旋律Do,Re,Me, Fa, So, La, Ti,正好是简朴七音123467;而“细睨山势舞流溪”则对应数字1234567。这样贴切应景的对联中竟然还有音乐和数字的运用,不得不感叹作者独具匠心,使这副对联鹤立鸡群。
2术语入联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数学家华罗庚不仅数学造诣高,文采也十分出众。1953年,他随中国科学院出国考察,团长为钱三强,团员有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教授等十余人。途中闲暇,为增添旅行乐趣,华罗庚便出上联“三强韩赵魏”求对,但无人对出。他只好自对下联“九章勾股弦”。此联全用双关的修辞手法:“三强”有两层含义,表面上指的是战国时韩、赵、魏三大强国,同时又暗指在场的科学家钱三强;“九章”既指赵九章,又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全联数字相对,平仄相应,古今相连,总分结合。
我行我数。有一位中学生在新年到来之际给老师送去了这样一幅对联:“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