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 (驱使) 执策而临之 (鞭子) 策勋十二转 (记载) 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 故虽有名马 (即使)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转折连词,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顺承连词,来)
2、 翻译句子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③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④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⑧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四、再读课文,课文分析,推究文理。 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五、三读课文,品味意境。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3.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韩愈就是一匹千里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会,他怀才不遇,屡遭贬斥。他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主,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六、要求学生背诵全文。 七、文章的主旨: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之叹。 八、辩论:当今社会还需要“伯乐”吗?如果没有“伯乐”怎么办?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1.千里马和伯乐究竟谁更重要 2.如果你怀才不遇 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深刻嘲讽) 附: 文章结尾一句话值得注意:“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真不知马”是论证的中心。是谁不认识“千里马”呢?是他们(其)。“他们”又是“谁”,是当时的唐代统治者,是他们埋没人才、迫害人才。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第一个“其”字也可解释为被借用的“岂”,作“难道”讲。
韩愈所以能写出如此尖锐的杂文,是和他的亲身遭遇分不开的。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棗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