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创作风格。 2、体会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借鉴文章“融情于景,驭景以情”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又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愁”(板书),心上有秋便是愁。关于“秋’历代文人墨客也有一种传统的认识:言秋必愁。有诗为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 弃疾《丑奴儿》 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但也有例外: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通过景物描写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我们解读诗文的一把钥匙。 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通过故都景的描写,要抒发怎样的深情 1、提问:文章的哪些文字段是写秋景的?这些文字段描写了几幅故都秋景图,并作以概括。 明确:3—11自然段写秋景,写了小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2、提问:作者笔下的故都秋景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3、结构: 第一部分:(1—2)不远千里去北平赏秋 第二部分:(3——8)故都的秋味 第三部分:(9)文人与秋的关系 第四部分:(10——11)对故都的秋的眷恋 三 细读细品 1、读3-8段讨论:作者通过怎样的景物描写来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明确: 写秋院—— “听得到青天驯鸽子的飞声”写出了环境的宁静。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 蓝朵”写出了心的静。 “一椽破屋”“破腰壁”写出了环境的悲凉。 写秋槐——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 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柔软的触觉。”写出了环境的静,心的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还觉得有点落寞。”写出了环境的静,心的悲凉。 写秋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柳永有诗句“寒蝉凄切”这里用反衬的手法,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写出了故都秋的静和悲凉的特点。 写秋雨—— “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写出了环境的静,悲凉。 写秋果—— “像鸽蛋似的着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时候......”“淡绿微黄”,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 提问:分析了景物描写从中读到的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和故都的秋景一样也是“清,静,悲凉”的。在作者的笔下景中有情的悲凉,情中有景的落寞。的确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这也是这篇散文的魅力之所在。 提问:回头去看,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仿句练习)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 在——, 在—-, 在——, 在——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在秋雨的每一个雨滴里,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的确,郁达夫故都的秋景都是皇城根下,寻常巷陌中的家常小景。所以,只要用心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平凡的景物中读出一种真实的生活感受。 2、第9段,理解议论对描写秋景的作用 明确:本段对古今中外文人写秋的评述,意在说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是没有国别的。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见,作者眷恋的秋,是北方的秋,更确切的说,是中国北方的秋。这段议论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找出文中描写南方秋色的地方,体会作者写南方秋色的用意。 明确:课文第2、10段都写到了南方的秋。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也都表现了秋的味,秋的色,但作者认为它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并用一连串的比喻形象而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远不及北国之秋,作者写南方秋色是为了衬托故都之秋的美。 四、体味文章感情 (1)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2)提问:作者对故都的秋是什么样的感情?(喜爱和向往)那作者为什么不以明快的笔调来写故都的秋? 明确:这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郁达夫,3岁丧父,17岁随兄长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耻辱的十年。这也影响了他的个性。在个人性格反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学方面,他喜欢“静”的文学,写的也是“如水的文学”。 另外,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生活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只是故都赏景时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3)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故都秋景,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怀念与眷恋之情,又寄寓了作者深远的忧思与孤独的落寞之感。 (4)课堂小结: 课堂一开始我们便说了“心上有秋便是愁。”那现在看来愁不是来自秋本身,而是来自人的心。刘禹锡就说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其实,只要换一种心态,我们就会发现秋也有它美丽,成熟的一面。 五、作业 练习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