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这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小说。本单元是小说单元,着重培养学生欣赏现当代小说的能力,欣赏的重点是小说的主题、结构和人物性格及描写技巧。 鲁迅小说以扶植国民、疗救中华为目的,在上个世纪的烟火中完美地体现了政治和艺术的结合,因此要把握它们的主题就不得不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创作意图,并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进行具体的分析。落实到《药》这篇小说,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主题的深刻性。辛亥革命的志士被杀,他的血却成了愚昧国民用来医治痨病的药引;二是双线结构中的人物塑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华老栓盲目迷信人血馒头的愚昧,透过血淋淋的馒头我们看到的是在看客围观中的革命志士的无辜被害。 二、教学方向 据此,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探讨小说主题的深刻性。而要理解小说主题的深刻性,既要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又要联系作者的创作的意图,还要结合双线情节中人物的比照描写。 三、教法和学法指导 学生合作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适当点拨,指导总结; 四、教学过程 因此,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如下: (一)朗读 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对小说的感性认识。 (二)领会主题 这一阶段只是在学生感性认识上的初步鉴赏。 我想,任何原始的、最初的状态可能比较粗糙比较稚嫩但却是最新鲜最珍贵的思维火花,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开始。 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提问: “阅读完这篇课文大家觉得是悲剧还是喜剧?”明确:“悲剧。” “那么悲剧的‘悲’体现在哪儿呢?”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以人物为立足点按照不同人物就有不同主题说大胆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比方: “表现了华氏夫妇对儿子的爱,尽管可能是错爱”; “表现茶客们的冷漠,不仅不对夏瑜的死表示同情反而认为他宣传革命是‘发了疯了’”; “反映了夏瑜的善良和迂腐,竟劝起牢头阿义‘造反’”; “表现了康大叔的野蛮凶残,见钱眼开,发死人财”; …… 通过这种开放的自由的讨论发言,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发挥。 (三)教师总结。提供背景,启发学生通过课题《药》理解文章主题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出示本文的背景: 1、本文写于1919年4月25日,同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上,后收入《呐喊》文集中。 2、它是以1907年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的。 提问:那么这在课文中有反映吗? 生答:有,夏瑜就是秋瑾的化身。 学生虽然已有所认识但可能对这两者的联系还不是很明了,因而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适当提示:“夏”和“秋”都是季节名词;“瑜”和“瑾”都是美玉。鲁迅这样安排不能不说没有用意。 3、辛亥革命之前之后,资产阶级进行了无数次的武装革命,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使广大民众在思想上麻木、愚昧、不觉醒,民主革命得不到响应,革命总是陷于失败。在这样黑沉沉的暗夜中,鲁迅“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呐喊•自序》。秋瑾烈士的被害,鲁迅更感到“提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必要,鲁迅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创作了《药》。 总结:好,现在让我们来看到底鲁迅先生要通过《药》来反映什么问题呢?同学们来看这个标题:药 设计提问:“药”是什么?这个“药”和谁有最直接的关系? 生答:“药”就是人血馒头。华小栓。 教师点拨:不错。但是华小栓只是个被动的角色,他的意志是由一家之主华老栓决定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药”首先和华老栓华家有关。同学们再想想,这个人血馒头其实就是谁的化身呢? 生答:夏瑜。 教师:很好。这样“药”这个题目就和两个家庭联系起来了。华家和夏家。华老栓一心想治好小栓的痨病(肺结核),不惜掏出家底给小栓买来人血馒头,结果却治死了儿子(语速放慢,示意学生在课本上找出相关的描述)——在这个事件中,确实表现了华氏父母对儿子的亲子之爱,但是让我们震撼的仅仅是这个么? 指名持此观点的学生答:“好像不是。小栓的死更让我觉得震惊。而且我想如果早去看医生也许有得救。是他们的父母不懂,愚昧无知才导致了儿子的死亡。” 教师:请坐。答得非常好。这个“药”就是华家的不幸。我们再来看夏家这一支。夏瑜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者为革命也就是为民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他的鲜血却被革命救治的对象华老栓他们给吃了。这也是夏瑜的不幸。那么华家的不幸和夏家的不幸就是—— 生齐答:华夏的不幸! 教师:华夏就是中国,华夏的不幸就是中国的不幸!那么,我开头的问题“这个悲剧”到底是谁的悲剧就应该昭然若揭了。 生齐答:中国的悲剧! 以上是我对主题进行的相关引导。接下去是对主题的书面总结,由学生回答和我的板书集体完成。 华家不幸:群众的愚昧无知、冷漠 夏家不幸:革命者不被理解的孤独和悲哀 (可以提问:这些悲哀仅仅是他们个体的行为吗?下节课我们将就这个问题再做讨论) (四)布置作业: 1、以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为原型写一篇人物漫画 2、阅读鲁迅相关小说,如《阿Q正传》 (五)板书设计 华家不幸:群众愚昧无知、冷漠 夏家不幸:革命者的悲哀 五、结束语 接下去两节课将学习小说情节、感受人物形象。需要注意的是,鲁迅作品中一贯出现的“看客”的形象,将由此带领学生去品味鲁迅作品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主题和鲁迅作品的民族性。 好,我的课就说到这儿了。 敬请指正!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