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复述课文内容并排演课本剧。 3、欣赏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二、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来。 相应对策:通过听读、示范朗读、课本剧表演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以读、演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并自主地进行文言知识的总结归纳。 三、教学方法: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4、劝说练习实践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课文情节。 一、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及语言特点。课前教师布置,由学生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展示。 二、录音朗读,学生听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读。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情节及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三、学生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先自己疏通文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解疑,归纳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四、总结字词句: 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 ,意动用法) 4、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 , 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 (于此 兼词)6、既东封郑: (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8、阙秦以利晋: (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 驻军 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 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 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 在夜里,连夜 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 结盟 名词作动词 句式: 1.何厌之有? 译:有什么满足呢?(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 智=明智 2. 秦伯说,与郑人盟。 悦=高兴 3.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供=供给、提供 4 无能为也已 矣=了 5.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欠缺=损害 7.何厌之有 餍=满足 8.焉用亡郑而陪邻 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 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如果 连词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 1.若 你 代词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 像 动词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2. 知 知道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 失其所与,不知 3. 能 才能 名词 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 动词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陈说 动词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4、说 杂说 名词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 秦伯说 推脱 动词 不辞劳苦 5辞 告别 动词 停数日,辞去。 推辞 动词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边远的地方 名词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鄙 边境 名词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