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逻辑、感情色彩的整体把握和深入体会是对补充类考题进行正确应答的基础。 4.转换类:以辽宁卷23题为例: 原题: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你对这幅漫画的感想(30字以内)要求:思想健康、表意明确,语句连贯得体。(摘自《工人日报》 卢军作) 解析: 图文转换不同于句式转换等传统转换类试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的创新题型,较传统的句式转换更为生动、开放,转换的对象是信息类型,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在增强自由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应答的难度。图文转换有两类:一种是图表与文字的转换,一种是图画与文字间的转换。 图画作为源信息提供的是\"形象\"。要求考生必须把握好\"形象思维\",正确、准确地理解形象的内涵。例题中的漫画层次分明,从上至下三个层面,最上层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身后紧跟着小心翼翼妈妈,中间一层是长大了的儿童,身后变成亦步亦趋的父母,最下一层前面的孩子已经长成青年,并从一个变成了两个相恋的人,身后跟随的竟是四位放心不下的老人。漫画形象地表达了\"孩子成长\"和\"父母牵挂\"的主题,只要观察仔细,看懂漫画并不难,重要的是从画面的诸多形象信息中提炼出正确有价值的关键信息。拟写标题实质上就是对漫画主题的提炼,可直接、也可含蓄,可严肃、也可诙谐。参考答案:《可怜天下父母心》、《成长的背后》。由此引发的感想和体会则可以从积极和消极等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本题重在谈感受.有的考题则要求用文字介绍图画的客观信息,应答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正确理解考题的要求。 图表作为源信息仍然具有文字特征,但提供的信息更加精练,一目了然。从图表到纯文字的转换主要方法是理清各信息间的层次和逻辑关系,抓住主线,遵循从源信息到文字表达间所需经历的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基本流程,注意结果与源信息的一致性和同一性,即信息转换过程中整体趋向、观点态度、陈述对象、表达角度的一致和全面。 传统的句式转换是根据需要将同样的信息(文字信息)变换形式进行表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转换前后主体表达和分解表达的关系,原则是新的表达方式不能改变原有的句意,原句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不能遗漏。 5.应用类:以福建卷18题为例: 原题:今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到福建祭祖,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辞(不得出现与考生真实身份有关的人名、市县名以及山水地理名等信息,不超过60字) 解析:连战回大陆访问、祭祖,是当时的社会热点,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学生积累的相关信息相对丰富,不至于\"无米下锅\"。但考题在文体选择、内容繁简、表达身份,感情色彩等方面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应答时需要对欢迎辞的文体特点和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从称谓、表达内容到最后的祝颂,这些主体的结构要健全,并注意题中要求的\"以福建学子的身份\"来表达,感情真切自然,不能夸张矫情,也不能平白生硬,而且要作到简洁得体,不能肆意发挥铺张,不得要领。表达的关键是对连战先生访问大陆和回乡祭祖的\"欢迎\"与\"祝愿\",以及对两岸团圆的\"期盼\"。参考答案:尊敬的连战先生,我们福建学子热忱欢迎你回乡祭祖,愿您的\"寻根之旅\"顺利、圆满和愉快,期盼您和家人常回家看看。 从传统的欢迎辞到新颖的广告语,从常见的问候语到特定场合的\"串词\",应用类的考题充分展现出其突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考查的是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恰当表达以及语言的综合能力,近两年成为热门题型。这类考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内容上往往选择当时的社会热点或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实际应用,形式丰富多样,并设置特定的表达环境,有明确的文体、身份、角度和字数上的要求。 应用类考题多数为日常应用文体的写作,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注重了解、熟悉常见应用文体的特点和结构,并乐于观察,善于积累,勤于实践。此外在考试中还应注意题外要求,如例题中对考生身份、居所等信息的保密限制。 语言运用题的发展变化以及所展现的活力和魅力,不仅仅是语文高考的可喜进步和重要变革,它还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语文,要真正学好语文就必须立足生活,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丰富阅历、汲取养分。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考试大纲》关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复习中也曾经提出:\"语文基础既是技艺之学,也是积累之学,是检测学生真正语文水平的根本\",所以这一知识板块的复习,必须重在挖掘以往知识库存并伴随着持续的大量的课外积累,即\'功夫在课外\'的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方法点拨〕 (一)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较选项,作出选择;主观题,依据上下文,作出回答。③仿写句子,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的特点,和句子形式的特点,要看清题干中的特殊要求。④变换句子,要借助句子相互变换的方法。 选用连贯句式的规则:用作衔接的语句,不论是冠于句首、嵌于句中,还是缀于句末,都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整个长句或句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二)仿用句式题的解题方法: 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内容上,仿句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句式上,要与例句相同;结构上,要与例句一致;写法上,要善于联想、想像。总之,应做到“形似而意谐”,形神兼备。 2.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意与原句句意一致。 ②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有时,原句在标点中也有暗示,如分号表示要写并列关系的复句,冒号表示要总括。 ③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仿句要与之相同。 ④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3.组织好语言。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字数与例句一致,不应有太大的出入,注意上下文的照应,做到和谐一致。 (三)变换句式的解题方法: 1.认真审视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的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变换句式打下基础。 3.依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的结构。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就得将主动者与被动者的位置互换,表主动与被动关系的介词“把”“被”互换。再如长句换短句,最基本的就是使长句附加成分“消肿”,其方法有三:可以把长句附加语独立出来,单独成句;也可以利用复指来排列,重新组句;变换时,有时还应添加必要的句子成分或关联词语,有时还应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使前后呼应。 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专题训练〕 1、从句式选用看,下列句子横线上所填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雨声渐渐停止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阴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牙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__________。 A.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B.难道苦雨孤灯之后,不能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吗? C. 我想,苦雨孤灯之后,肯定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D.苦雨孤灯之后,我多么希望有一幅清美的图画啊! 2、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18岁生日那天,又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__________________。 A.不能不说是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一件事。 B.不能说不是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C.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D.不能不让人说是一件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3、按要求改写下面划线的句子。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伊拉克当地时间2月22日,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突袭检查了一家位于巴格达北部的萨默德-2导弹工厂,并查封了那里的所有导弹、部件和生产设备。并将根据联合国监核会的指令销毁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