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1.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A.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救国图存,变法自强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2.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国民政府发动了 A.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13.红军被迫长征到取得胜利,这一历程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②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4.结束了我国完全依赖进口纯碱的历史,使中国制碱工业跃居世界前列的是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 15.程功同学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 16.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 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17.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B. 列宁——颁布1936年苏联新宪法 C. 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 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8.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是 A. 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使资本主义进入电器时代 C. 摧毁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 19、右图主要反映的是第三次科学技 术革命中 A. 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成就 B. 原子能领域的成就 C.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成就 D. 空间技术领域的成就 50多年来,虽然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也没有改变。回答20—21题。 20. 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①三大战役的胜利 ②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 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1.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05年10月,《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发表。白皮书宣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回答22—23题。 2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局面出现在 A. 新中国成立时 B.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 C.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A. 是国家的根本的任务 B. 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C.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活动中,人们纷纷传唱那些在抗战时期曾鼓舞全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歌曲。回答24-25题。 24.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成为不朽民族战歌的是 A、《国际歌》 B.《十送红军》 C.《义勇军进行曲》 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5.今天我们中学生仍然高唱这首战歌有利于 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②唤起我们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 ③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④我们认识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截止到2005年,我国已经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回答26—27题。 26.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27.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我们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②大力加强对外经济合作 ③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优秀文化成果 ④在全体公民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1.读图,回答问题。(6分) (1)鸦片战争后,A地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此地是 ;与上述史实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是《 》(2分) (2)甲午中日战争后,B地区曾被作为割让的对象,此地区是 ;与上述史实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是《 》(2分) (3)上述两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科索沃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材料二:至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如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由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共同干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被迫终止对“南联盟”的空袭。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4分)
(3)根据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分)
33、融入情境探究问题(12分)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图一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
图一: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西北文化日报》 图二:1945年8月——10月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2分) (2)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4分),其落实情况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2分)8分
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建国初,党和政府采取重大措施,结束了农民遭受封建剥削的历史;1978年,安徽农民创造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作为政策在全国推广;农业科学家积极致力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其中一项享有国际盛誉的成果,使粮食大面积增产……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 材料二:目前,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比为1:3.22;农村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不到40%,远低于城市65.4%的水平;全国农村尚有年收入低于924元的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约7500万人……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五十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 请回答:
(1)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取得进步的过程中,材料一中的“重大措施”、“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享有国际盛誉的成果”各指什么?(6分)
(2)材料二映了什么问题?(2分)解决这个问题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3)请你谈谈怎样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4分)
2006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1-15:BBCCA 16-20:DBDCC 21-25:CDDCA 26-27:AB
主观题答案:
31.(6分) (1)广州 南京条约 (2)辽东半岛 马关条约 (3)《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仕会(或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或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32.(9分) (1)称霸世界。 (2)遏制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 (3)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3.(12分) (1)图一反映的是西安事变;图二反映的是重庆谈判。 (2)落实情况:抗日民族统—战线逐步建立,国共联合抗日(或全民族抗战局面逐步形成,国共联合抗日)。 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 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 (3)启示: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34.(14分) (1)开展土地改革;包产到户(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我国农村的发展仍然落后(或我国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 有利于我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或坚持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 业科技,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或实施科教兴农、科教兴国战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吸引各种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加大对农业的投人,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扶贫开发等。
2007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1. 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和全面加深的条约分别是
A. 《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C.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12. 提出 " 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 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13.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①广大人民的支持②国民政府的腐败 ③正确战略战术的运用④解放区在军事、经济上的优势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4. 关于近代开展新式教育的影响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巩固了清朝统治 B. 推动了社会进步 C. 培养了实用人才 D. 顺应了时代潮流
15. 现在人们出行越来越便捷 , 主要得益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 , 正确的是
A. 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人类进入火车时代奠定了基础
B. 19 世纪传入中国的汽船是以电做动力的交通工具
C. 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为汽车的问世做出了重要贡献
D.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飞机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支持
16. 右图所示 ,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
速度在 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 , 其决定性因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 大机器生产的开始采用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7. 下列史实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是
A.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的形成 B. 俄国 1917 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 中国爆发五囚爱国运动 D.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18. 成功同学从印度、纳米比亚、古巴等国家的独立及发展史中提炼出下列学习主题, 其中最恰当的是
A.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9. 世界现代史上 , 人类社会在取得空前进步和巨大发展的同时 , 也经历了巨大的苦难。下列属于“苦难”的是
①纳粹政权屠杀犹太人 ②巴勒斯坦地区出现大量难民 ③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④北约轰炸南联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科技的发展。如实施 "863" 计划、设立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等。回答 20-21 题。
20. 实施 “ 863” 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 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 B. 增强国家竞争力
C. 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D. 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21. 设立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表明我们国家
①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②鼓励科技创新 ③把发展科技作为根本任务 ④鼓励知识分子先富起来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香港回归十年来 , 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回答 22-23 题。
22. 1997年7月1日O时 , 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在香港冉冉升起, 标志着
A. 香港社会制度的改变 B.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 香港经济特区成立 D. 民族区域自治在香港的实行
23. 香港的回归 ①使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 ②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③证明 " 一国两制 " 方针是正确的 ④使我国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从专制到民主 ,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回答 24-5 题。
24. 下列事件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是 ①《人权宣言》的颁布②宪章运动的开展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5. 依据宪法和选举法 , 涉及 9 亿选民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于2006年7月1日陆续展开。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有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②我国公民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④我国公民对政府有监督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006 年 , 中美关系发展平稳 , 合作增加。回答 26-27 题。
26. 1979 年中美建交
A. 结束了美苏争霸的局面 B. 促成中国重返联合国
C. 有利于实现双方共赢 D. 为中日建交奠定基础
27. 我国与美国合作增加 , 表明
A. 国际合作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B. 我国正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C. 国际合作己取代国际竞争 D. 中美两国有着完全相同的利益
31. 读图 , 回答问题。 (6 分〉
图一中国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图二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请回答:
(1) 图一 “ 胜利 ” 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 (2 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走向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 (2 分〉
(2)图一、图二 “ 胜利”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2 分〉
32.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10 分 )
材料一: 1929 年 , 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 , 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 1933 年开始 , 政府 一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加强了国家干预 , 使经济在 1933 年夏和 1934 年春开始小幅度 回升 , 1936 年和 1937 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 , 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材料二: 在斯大林经济体制下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巨大成就。 1940 年工业总产 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后来 , 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 , 虽历经几次改革 , 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到 20 世纪 80 年代 , 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 出现了危机。
材料三: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 , 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 , 经济建设取得过巨 大成就 , 但是后来社会经济却逐渐丧失了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20 世纪 90 年代后 , 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体制 ,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经济的复兴得益于什么改革 ? (2 分 )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中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 (1 分)并说明这种体制特征在中国是怎样改变的。 (3 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能为调整经济体制提供哪些借鉴 ? (4 分〉
33. 学以致用 , 探究问题。 (11 分〉
近代以来 , 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抗击。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黄继光、邱少云……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 , 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
(1)总结历史 , 完成表格。 (3 分〉
人物
|
主要事迹
|
共同意义
|
林则徐
|
|
|
左宗棠
|
收复新疆
|
黄继光
|
|
(2)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中国军队往往付出重大代价, 却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 (4 分〉
(3) 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请综合上述问题,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 (4 分〉
34. 阅读材料 ,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 分)
材料一: 2006 年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 20.94 万亿元 , 比上年增长 10.7%; 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759 元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587 元 , 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 10.40/0 和 7.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材料二: 2006 年 , 我国成功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 15 周 年纪念峰会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二大外交盛会 ; 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亚欧首脑会议 ; 我国经过多边斡旋促成了第五轮 " 朝核 " 六方会谈复会。这些活动加强了国际合作 , 推动了世界和平 , 促进了共同发展。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说说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6 分 )
(2) 材料二中,我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符合当今哪些国际潮流和我国的基本政策 ? (6 分 )
(3)“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世界和平” 对我国的发展有何作用 ? (2 分〉
2007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1-15:DCCAA 16-20:DADCB 21-25:DBCAC 26-27:CB
主观题答案:
31. (1)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2) 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包括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或二者是局部胜利与整体胜利的关系。
32. (1) 罗斯福新政。
(2) 特征: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改变 : 1978 年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 年代后期,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90 年代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步完善。
(3) 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具体国情出发; 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 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
33. (1) 林则徐 : 鸦片战争爆发后,在广东积极防御英军;( 若答虎门销烟也可〉
黄继光 :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 舍身堵枪口 :
共同意义 : 捍卫了国家主权或维护了民族尊严。
(2) 社会制度落后;国力衰弱; 装备落后;政府当局腐败等。
(3) 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走科技强军之路,不断壮大国防力量;继承发扬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光荣传统等。
34. (1)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 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③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或大力发展教育 , 促进科技创新 ) 。
⑤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创业等。
(2 ) 国际潮流 :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 经济全球化趋势 ;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基本政策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 ①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②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③有利于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加快我国的发展步伐。
200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1. 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12.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
A. 乘飞机 B. 发电报 C. 乘火车 D. 乘轮船
13.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 摆脱了民族危机 B. 走上了资本主要道路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
14. 右图是一枚左上角破损的纪念邮票,据图中信息判断,这枚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人民军队创建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5.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 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7. 下列主张能够体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A. 神权至上 B. 个性解放 C. 三权分立 D. 和平发展
18.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位次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在欧洲所占位次
|
|
2
|
1
|
在世界所占位次
|
5
|
3
|
2
|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19.“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该内容出自
A.《九国公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是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回答20—21题:
20.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
A.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B.“两弹”的成功研制
C.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 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21.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 ①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 ③是国际合作的结果 ④表明我国自全创新能力的增强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各地陆续免费开放了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回答22-23题:
22. 右图最适合陈列在
A.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B. 西柏坡纪念馆
C. 平津战役纪念馆 D. 抗美援朝纪念馆
23.向社会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有利于
①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③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④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在中央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贵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回答24—25题:
24. 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5.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
A. 民族区域自治 B. 西部大开发
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D.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民生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回答26—27题:
26. 下列史实对解决民生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罗斯福新政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④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7. 我国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①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③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1.读图,回答问题:(6分)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2分)分析这一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2)在这一趋势中,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了复辟王朝,确立了统治。为巩固统治,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文件,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材料二: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行了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了力量,并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利。
材料三: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为争取普选权掀起了宪章运动。尽管当时宪章运动没有取得成功,但后来英国资产阶级为避免社会动荡,实行了一些改良,工人获得了包括普选权在内的部分民主权利,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律文件”指的是什么?(2分)
(2)据上述材料,指出英国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方式巩固统治的?(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巩固对当时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3分)
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2分)
20世纪上半期,在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两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分别领导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这两位伟人是谁?(2分)
(2)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不同,分别是什么?(4分)
(3)这两次革命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6分)
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三十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经济快速,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请回答:
(1)三十年前,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国内外有利因素主要有哪些?(6分)
(2)分析材料一,从中得出什么重要结论?(2分)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4分)
200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1-15:CBCBD 16-20:ABBCA 21-25:DDBBA 26-27:BD
主观题答案:
31.(1)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的推动(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冷战的结束。 (2)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32.(1)《权利法案》(2)立法;发展生产;改良制度。(3)揭开了欧美社会巨变的序幕(或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开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先河;对外殖民扩张,给遭受侵略的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对外侵略扩张,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33.(1)孙中山 毛泽东(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革命纲领不彻底;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中外反动势力强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彻底的革命纲领;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国民党统治腐朽。
34.(1)国内: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文革”结束后,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们思想的解放;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 国际: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结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或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原因:①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③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完善是很重要具体制度(或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④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⑤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或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④树立全球观念和平等、参与、竞争、开放的意识。⑤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200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1.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12.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曰,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3.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
A B C D
14.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15.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16.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17.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引爆了巴尔干“火药桶”。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说明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暗杀是反侵略斗争的惟一手段
C.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萨拉热窝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关系
18.由下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19.发动战争者通常是被谴责的对象,但在下列人物中却存在例外,他是
A.远征俄国的拿破仑 B.侵略孟加拉的克莱武
C.发动埃及独立战争的纳赛尔 D.挑起科索沃战争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回答20-21题。
20.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1.“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指
A.科教兴国之路 B.共同富裕的道路 C.可持续发展之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回答22-23题。
22.2009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右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A.34 B.50 C.55 D.60
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规定了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50年前的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回答24-25题。
24.1959年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把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配给农奴。这一决议的实施
A.使广大农奴成为土地的主人 B.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表明西藏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 D.为一五计划开始执行奠定了基础
25.民主改革50年来
①西藏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②西藏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
③西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④西藏实现了全面小康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08年12月15日,备受海内外瞩目的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舷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回答26-27题。
26.下列史实有利于推进两岸实现“三通”的是
①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③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④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⑨
27.两岸“三通”的实现
①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②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③表明两岸完成了统一 ④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重大进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1.读图,回答问题。(6分)
图一 穿行在青藏线上的火车 图二 停靠在石家庄国际机场的飞机
请回答:
(1)图一、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分别起源于哪位发明家的什么发明成果?(4分)
(2)图中的交通工具与传统的人力、畜力交通工具相比,具有什么优势?(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为摆脱大萧条,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年6月,66个国家的代表聚在英国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通过协商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由于英美等主要大国矛盾重重,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最后不欢而散。
材料二:1933年伦敦经济会议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促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在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雄厚的英、法、美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捐弃前嫌,于l936年秋分别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请回答:
(1)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表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无法解决当时面临的经济问题。这一“国际关系体系”指的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德日意三国、英法美三国在经济上重新组合的共同原因。(2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德日意三国、英法美三国最终演变为哪两大政治军事集团?(2分)这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1分)
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还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伴随着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各式各样的“主义”(包括机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改良主义等)蜂拥而来,各种研究新思潮的团体、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新方案、新主张不断提出。
—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找出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对当时的局势有哪些认识。(4分)
(2)五四运动中,哪个阶级担当了主力角色?(1分)结合材料二并用史实说明,五四运动后思想解放对这个阶级的发展起到的作用。(2分)
(3)五四运动前后,推动思想解放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和问题涉及的,你认为还有哪些?(4分) .
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这一主题展开了探究。
★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达到50%。
★中国明确承诺,将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中非务实合作。
★截至2009年2月底,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2721人次。目前,我军共有1949名官兵在联合国的9个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之一。
|
【主题探究】综合以上材料,你怎样看待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2分)
【历史回眸】请说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历史性变化”相关的三个外交方面的史实。(6分)
【顺应潮流】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国际背景、国内条件分别有哪些?(6分)
200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1-15:CBBAC 16-20:ACDCB 21-25:DCCAC 26-27:DA
主观题答案:
31.(1)史蒂芬孙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莱特兄弟的飞机。
(2)便捷、承载量大、舒适(或运输效率高、舒适)。
32.(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2)共同的利益。
(3)轴心国集团(或三国轴心或法西斯同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轴心国集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33.(1)认识到外国列强自私、崇尚军国主义,是大骗子(或认识到外国列强的本质);对北洋政府失望(或认识到北洋政府腐朽无能、卖国的本质);认识到对群众的宣传、发动不够;认识到必须起来斗争等。
(2)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或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或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推动)等。
34.主题探究: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或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树立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历史回眸: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l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l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l979年中美建交;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顺应潮流: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不断增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或坚持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