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江苏扬州中考题
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帝国是 A、夏 B、秦 C、汉 D、唐 8、下列四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商鞅——秦国变法B.玄奘——东渡日本C孔子——《道德经》D.司马光——《史记》 9、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 B.张骞 C.蔡伦 D.祖冲之 10、下列属于世界古代举世闻名的工程有①长城 ②大运河 ③三峡工程 ④金字塔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下列属于孟子言论的是 A.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2、下列不属于四大名著的是 A. 《聊斋志异》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1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社会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统治者奉行“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②士农工商是最主要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历史前进的积极推动者 ③乡村农民“男耕女织”,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④明清时的晋商和徽商为赢得尊重追求儒商风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005年临汾市初中毕业、升学历史试题
1.纸的发明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A.屈原 B.张衡 C.蔡伦 D.毕升 2.《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它以玄奘西游为原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玄奘历尽艰辛去的“西天”是指 A.天竺 B.大食 C.新罗 D.波斯 3.《历史地图册》上有这样一幅图(图片待传)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2005年山东济宁市中考历史试题
1、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图片待传) A. 高僧玄奘 B.鉴真和尚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2、 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3、 右图城市平面图反映的是 A.唐朝都城长安 B.北宋都城东京C.元朝都城大都 D.明朝都城北京 4、 根据第①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②组添一个词,使两组的关系相同 ①景帝——文景之治 ②( )——康乾盛世 A.乾隆帝 B.顺治帝 C.唐太宗 D.隋文帝
2005年山东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
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在 A.镐京 B.咸阳 C.长安 D.洛阳 2、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在 A.秦始皇时 B.汉高祖时 C.汉武帝时 D.唐太宗时 3、右图反映的生产工具是在我国哪一朝代发明的(图是曲辕犁)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4、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A.经济的繁荣 B.开放的对外政策 C.对外交通发达 D.唐朝文学艺术繁荣 5、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6、"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周。无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是对潍坊哪一手工艺品的赞美 A.风筝 B.年画 C.嵌银漆器 D.仿古铜器 7、在潍县,郑板桥最大的政绩是 A.书画创作 B.诗歌创作 C.救济灾民 D.压制豪强
2005年四川眉山市中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1、《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D统一货币、度量衡 2、春秋杰出的军事家孙武说: A“春秋无义战”B“苛政猛于虎”C“制天命而用之”D“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3、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速度很缓慢,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B地主与商人不愿投资手工业C清政府禁止海上贸易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2005年浙江富阳市各类高中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社会 18.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新疆,西亚,到大秦。这条丝绸之路开通于 A.战国时期 B.西汉 C、东汉 D.宋朝
湖南省郴州市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题
1、春秋末年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要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这位教育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2、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增强,历史上称为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开元盛世 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藏族 B.维吾尔族 C.回族 D.满族
随州市2005年高中(中专)招生、初中毕业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1、(2005,随州市)下列著名文物中,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是 A.全套编钟 B.雅典娜神像 C.铜奔马 D.秦陵兵马俑 泰州市二〇〇五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1.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重庆市2005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开元盛世”的情景。“开元盛世”局面出现在 (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下列唐朝僧人中,不畏艰险到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 A、鉴真 B、玄奘 C、一行 D、怀素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 ) A、《唐本草》 B、《千金方》 C、《金刚经》 D、《步辇图》 4、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被人们称为“诗仙”的 ( ) A、李白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韩愈 5、1259年,指挥蒙军围攻合州钓鱼城,中炮后死于温泉寺的蒙古大汗是 ( ) A、汪德臣 B、蒙哥 C、忽必烈 D、也速答儿 6、“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诗中的“一代英雄”是指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 ( ) A、郑成功 B、施琅 C、康熙帝 D、林则徐 2005年历史中考试题整理选择题部分(中国近代史) 2005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历 史(非课改毕业年级卷) 6、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 张义 B . 李辛 C. 王平 D. 赵洋 7、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现在被誉为东方明珠。你了解上海的历史吧,下列事件,哪些是在上海发生的? ①最早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一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签订《双十协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8、2004年,在“西柏坡精神巡回展”期间,人们怀着敬仰的精神追惜抚今,缅怀那一段光荣的历史,这对于全党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请你选出曾在西柏坡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是 A.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B.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C.召开中共八大 D.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05年荆州市中考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 1、康有为称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主要因为他 A.编著《海国图志》,介绍外国史地 B.发起"公车上书",鼓吹变法 C.译著《天演论》,系统介绍西学 D.创办《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 2、歌曲《国民革命歌》中唱道"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荆州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他们沿途可以参观 A.台儿庄战役旧址 B.中共一大会址 C.辽沈战役旧址 D.遵义会议会址 4、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百团大战后 D.中共七大召开后
2005年安徽中考历史试题(非课改区 开卷) 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记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裁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刘铭传 D、左宗棠
2005年河北省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17、清朝时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8、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19、下列史实也北洋军阀统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宁汉合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回答20~22题。 20、下列会议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②以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③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④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21、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七大的指导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 D、全面抗战路线的确定
2005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历史(非课改区) 4、近代史上规定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5、中法战争中,率军民奋勇抗击法军进犯台湾的清朝督办台湾军务大臣是 A、冯子材 B、左宝贵 C、刘铭传 D、邓世昌 6、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自由”、“平等”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以制夷” 7、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有外国军队 8、某同学如果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长沙 9、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0、从右图中你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不包括 A、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B、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井冈山会师 1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镇南关大捷 2005年湖北恩施州中考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试题(非课改区) 9、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0、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1、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到大陆访问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谈,并发布了新闻公报。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创办 12、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东北易帜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D、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 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八一宣言”发表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一二•九”运动爆发 D、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非课改实验区使用) 8、它曾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它曾经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它成了中华民族屈辱的标记。这里的“它”是 A、云冈石窟 B、承德避暑山庄 C、故宫 D、圆明园 9、以下报刊中,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的是 A、《新青年》B、《民报》 C、《申报》 D、《国闻报》 10、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11、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直捣南京,结束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05年湖北武汉市中考题(非课改区) 16、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7、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 A、重庆谈判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2005年黔南州非课改实验区高中、中专、中师招生统一考试政治•历史综合科试卷 1、下列关于《南京条约》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白银2100万两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品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揭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鸦片战争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 A、西安事变之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2005年山东省临沂中考试题(非教改实验区)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回答15-17题。 1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八国联军侵化战争 D、抗日战争 16、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化战争 A、都开始于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 B、都曾大肆屠杀中国居民 C、都由于国内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D、都使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四川资阳中考题(历史部分) 4、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领导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儿庄,歼敌2万,取得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将领是 A 林彪 B 李宗仁 C 张学良 D 傅作义 5、下列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中,与工作重心转移有关的是 ①中共“八七”会议 ②中共“八大” ③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⑤中共“十五大”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湖北省黄冈市2005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非课改区) 1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打开中国市场 B、维护鸦片贸易 C、割占中国领土 D、打击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12、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 A、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1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组织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成立保国会 D、创办《万国公报》 14、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A、武昌、南京 B、天津、北京 C、延安、遵义 D、上海、广州 15、今年是新文化运动90周年纪念,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查阅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下列刊物中,他们首选的应该是: ①《青年杂志》 ②《民报》 ③《新青年》 ④《每周评论》 ⑤《新华日报》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16、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湖北省十堰市2005年县(市)高中(中专)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C.英国为了割占香港岛 D.英国为了挽回鸦片销毁的损失 2、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跨越60年的握手。想一想,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曾在哪里举行会谈 A.延安 B.南京 C.北平 D.重庆
黔西南州非课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2、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①民族 ②民主 ③民权 ④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重庆谈判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国民党公布同共合作宣言
枣庄200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9.假如你班要进行一次“红色旅游”,请选择一条与长征路线一致的旅游路线(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①大渡河 ②金沙江 ③遵义 ④吴起镇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④①
2005年河北省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9、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10、为反对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个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本野蛮暴行的是 A、难忘九一八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染台儿庄
2005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历史(实验区) 3、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它月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4、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 5、下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6、小林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一群游行的人手举的旗帜和横幅上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标语。你认为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7、河南省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右图“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A、武汉 B、广州 C、 上海 D、南京 8、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国 民党主席连战,这是时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那么,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握手后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赢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B、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政府 C、签订了《双十协定》 D、确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 2005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课改实验区用) 17、近几个月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A 英法联军 B 俄国侵略军 C 八国联军 D 日本侵略军 18、“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9、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有直接关系的是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辛亥革命 D 红军长征 20、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之一。他去世后,中共中央在唁电中称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两个事件是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②东北易帜③西安事变④重庆谈判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